(材料一)
2018年5月11日,公众号“二更食堂”以舆论热点21岁女孩深夜乘网约车遇害事件为素材,撰写并发布文章《托你们的福,那个杀害空姐的司机,正躺在家数钱》,文中多处用语不当,粗鄙、露骨消费死者,引发用户声讨。随后,“二更食堂”负责人被约谈,公众号被封号七天,再接着,二更创始人深夜致歉和反省。
当前,越来越多的人借自媒体平台发声,这更多的是商业机构运营下、流量经济导向下的变现需求,将重点完全放在了如何博眼球吸引用户关注上,不惜违背内容为王的价值取向,挑战良知底线,以谋取利益。自媒体领域呈现的很多问题具有普遍性,如果不能从根本上对自媒体平台实现有效监管,难保不再出现什么“三更厨房”“四更餐厅”。
(摘编自新华网评汪欣《自媒体“蹭”热点不能丧失良知》)
(材料二)
所有的新闻资讯平台都包含不同的资讯种类,可以让用户能专注于某一领域,在垂直领域获取更多的内容。而不同种类的阅读量更多的取决于用户的兴趣,调查显示,多数用户经常关注实时头条新闻,这部分内容往往具备一定的舆论性和趣味性。而在垂直领域,娱乐、时政、时尚和财经也是用户经常关注的内容。多元化、碎片化、互动性已成为新闻资讯的发展趋势。多数用户表示只有内容丰富,符合自己信息获取意愿才会花更多时间浏览。此外,智能推荐和搜索功能也是衡量资讯平台优质程度的关键,智能推荐根据用户的浏览习惯推荐符合用户不同口味的资讯,而搜索功能则方便用户对精准内容的摄取。
(摘编自《速途研究院:2017年新闻资讯类APP研究报告》)
(材料三)
媒体技能的“去专业化”,新闻发布渠道的“去中心化”,催生了“人人皆媒体、人人皆记者”的现象,而这些自媒体人扮演着重要的信息整合、评论表达角色,在舆论生成和引导中具有很大的话语权,但由于情绪化的表达或批判,也容易加剧公众情绪的非理性。“标题党”现象屡见不鲜,部分时政新闻报道也出现了明显的娱乐化现象,特朗普访华期间,网上恶搞的表情包不断、国家领导人与夫人穿着情侣装甜蜜牵手等“花边新闻”被强势推荐。对此,新闻工作者应保持反思,在满足受众喜好的同时注重信息质量,把握速度和深度的关系、形式和内容的平衡。
融合化、智媒化的语境下,中国新闻业既紧跟潮流,贴合受众需求、创新新闻产品,不断深化媒体转型改革,又面临着新型盈利模式的艰难探索、平台媒体整体崛起导致的专业媒体影响力衰减、社交媒体谣言传播的阻击难度加大等挑战。
2017年6月1日,《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正式施行,其对新闻信息服务平台进行了统一的规范和管理。2016年11月发布的《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也对直播服务提供者、发布者提出了更高的资质要求。总体上,国家对互联网平台上的内容管理正在不断强化和规范化,新媒体催生的新闻业也在朝着更加合法、规范的方向发展。
(摘编自张志安、李霭莹《2017年中国新闻业年度发展报告》)
【小题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二更食堂”事件告诉我们,自媒体“蹭”热点不能丧失良知,应注意信息质量和价值导向。 |
B.所有新闻资讯平台都会有至少两种信息种类,且不管是什么种类资讯,其受关注程度往往要看用户的阅读兴趣。 |
C.具有一定舆论性和趣味性的头条新闻备受关注,而与娱乐功能无关的时政新闻也有较多人关注。 |
D.“人人皆媒体、人人皆记者”的自媒体时代,容易因为情绪化的表达或批判加剧公众情绪的非理性。 |
A.不同的资讯是否受关注更多靠用户的阅读兴趣,只要能满足用户的兴趣关注点,平台便能长远发展。 |
B.调查显示,头条娱乐新闻受更多关注,而汽车、房产等资讯则逊色许多,可见用户对此类单一乏味的资讯不太感兴趣。 |
C.中国新闻业面临着技能不专业、发布渠道无中心、话语权受挑战的多重困境,只有紧跟潮流,贴合受众需求、创新新闻产品,才能闯出新天。 |
D.总体上,国家用出台相关规定等方式加强对互联网平台、内容的管理规范,新媒体催生的新闻业在朝着合法、规范的方向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