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传统手艺及其价值,正在被人们认识,其独特的技艺和工艺价值,也正在成为地方文化的象征而被人们关注。在许多地方,传统手艺正在成为一种人文资源,被用来建构全球一体化语境中的民族政治和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同时也被激活成当地文化和经济的新的建构方式。这无疑是一种文化的转型,也是一种生态学意义上的保护方法。民族传统手艺生态化保护所要思考的核心问题,是要想办法让其“活”在当下。
留住手艺,就是留住文化记忆。为了留住文化记忆,就要进行本真性传承。在当代语境中,传统手艺并非只是传统农耕文化遗留下来的“古俗”或“遗物”,它容纳了丰富的历史社会信息,表达了一方水土的集体情感和意志,具有情感交流与生活交际的价值。存活于乡土社区的传统手艺,其价值和意义是在乡土语境中生成和实现的。由于全球化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无论是其技艺传承还是生产规模,都不可逆转地在现代社会走向衰落。生态化保护的首要任务不在于其产品,而是要确保其核心技艺不再失传,它涉及技艺本身的传承与记录、传承人的保护和手艺生态语境的恢复三个方面。
留住手艺,只有本真性保护是不够的,赋予传统手艺以生命,让其“活”在当下,尚需很好地开发与利用。衍生性生产就是在充分尊重传统手艺形式、内涵和基本元素的前提下,通过题材的转换、内容的变化、功能的放大或用途的改变,赋予其新的内涵和形式。仅就功能而言,既可从物用形态向精神形态衍生,也可从物用形态向文化形态衍生。如景德镇陶瓷工艺的现代转型衍生出的美术陶瓷,使现代景德镇陶瓷发展出了对审美性、艺术性、文化性的追求。再如,传统的刺绣枕片、石雕木雕等非常实用的产品,已纷纷被移植到显示古老文明和民俗的装饰之中。从生态学角度看,这种衍生性生产不仅保护了传统手艺,而且还通过挖掘产品的文化内涵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增强了传统手艺“自我造血”的能力,赋予了手艺与时俱进的品格。
生态化保护还需让传统手艺创意性发展。文化生态论认为,文化传统只有在发展中才能真正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传统手艺的传承也需要创意性发展,它不是新与旧的简单更迭,而是传统智慧与当代生活的有机融合,需要更多汲取传统手艺的理念和经验,形成面向生活的应用和表达。传统手艺及其对物的循环再造、对生态自然的依存,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低碳、环保、循环经济的理念本质上具有一致性。在当代,一批有眼光的设计师走出工作室,走进田间地头,与传统手艺人有效合作,取得了可贵的创意。以此创意生活,不仅可以继承和延续传统,而且彰显了一种具有积极的时代性的生活态度。
(摘编自王祖龙《生态化保护:让民族传统手艺“活”在当下》)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代表着民族政治、文化主体意识的传统手艺,正成为地方上文化和经济新的建构方式。 |
B.为了留住本真的文化记忆,必须确保乡土社区的传统农耕生态语境得到完整保存。 |
C.对传统手艺产品进行衍生性生产,要注重发掘其精神文化价值,并赋予现代追求。 |
D.将传统智慧和当代生活有机融合,才能保护和传承文化传统并彰显积极的生活态度。 |
A.文章首段提出论点,统摄全篇,结尾处回扣观点,全篇构成“总一分一总”的结构。 |
B.文章围绕传统手艺的留传,逐层深入地探讨了其生态化保护的理念和可行性办法。 |
C.文章直面乡土传统手艺在当代语境下必然衰落的现实,明确提出生态化保护的观点。 |
D.文章列举多项传统手艺推陈出新的成功实例,有力证明了留住传统手艺大有可为。 |
A.如果民族传统手艺能成为地方文化的象征并得到人们关注,就有可能避免走向衰落。 |
B.寄望于将民族传统手艺完整保存于博物馆,并不能实现对其真正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
C.传统手艺的技艺、传承人和生态语境都获得保护,就能实现传统手艺的生态化保护。 |
D.继承延续民族传统手艺,使其创意性发展,能够让其在当代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