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木错是第三纪末和第四纪初,喜马拉雅运动引起的地壳凹陷而形成的巨大湖盆,纳木错面积1940平方千米,最深处超过了120米,湖面海拔4718米,是西藏自治区最大的内陆湖,中国第二大咸水湖。纳木错南面和东面是高峻的冈底斯山脉和念青唐古拉山脉,北面是起伏较小的藏北高原,整个区域是封闭性较好的内流区域,湖区多年平均降水量410毫米。据计算,进入湖泊的冰川融水为1.24亿立方米/年,降水径流为13.34亿立方米/年,湖泊的换水周期长达31.15年。下图示意纳木错位置及水系分布。
材料一 四川若尔盖湿地草原位于青藏高原东缘,是世界最大的高原泥炭沼泽型湿地,黄河流经这里后流量增加30%,被中外专家誉为“中国西部高原之肾”。但近几十年,若尔盖湿地草原的沙化程度触目惊心。 沙漠侵吞了若尔盖草原上大量的草场,严重制约了畜牧业的发展。
材料二 下图为若尔盖湿地草原位置图和景观图。
兴凯湖——曾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在1861年中俄勘界后变成了中俄界湖。该湖由大、小兴凯湖组成,两湖由一条长约90公里、最宽处约1公里的天然沙坝隔开,沙坝两侧湖面呈现惊涛拍岸和风平浪静不同的景观。湖水从东北面松阿察河溢出,即为乌苏里江西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