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我国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的形成原因是( )
①深居内陆,距海洋远 ②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③高大山地阻挡,使水汽难以到达 ④纬度位置偏高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20-01-04 09:07:0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限制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
A.光照
B.水分
C.坡度
D.温度
【小题3】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 )
A.甲地区植被退化
B.乙地区沙化
C.丙地区荒漠化
D.丁地区植被改善
同类题2
农牧交错带是我国的生态屏障,也是生态集中表现的地带。下图为清代鄂尔多斯地区农耕推进的界限和幅度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影响图示农耕推进幅度地区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植被
B.水分
C.地形
D.土壤
【小题2】清代鄂尔多斯地区农耕推进会导致( )
A.河套平原水土流失加剧
B.长城西北草地面积扩大
C.河套平原土地盐碱化加重
D.长城东南森林面积增加
同类题3
读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图为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本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
。
(2)图中B是
高原,河西走廊是著名的灌溉农业区,它的灌溉水源主要来自__________。
(3)该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针对该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进行治理?
同类题4
读“我国部分地区自然带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从甲地到乙地再到丙地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 )
A.整体性特征
B.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小题2】目前,丙地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酸雨
C.荒漠化
D.大气污染
【小题3】为了避免该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西北地区愈演愈烈,下列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是( )
A.大量引水灌溉,扩大绿洲农业的种植面积
B.向西北地区大量移民,加快城市化进程
C.采取多种途径解决当地群众能源问题,防止过度樵采
D.超载放牧,增加牧民收入
同类题5
读“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与绿洲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总趋势看,该地区河流自________向_________流。
(2)为什么该地区的河流多是呈平行状分布且流程短小?
(3)在西汉时期,该地区成为一片富庶的人口密集之地的原因是什么?
(4)唐宋以后,该地区古绿洲为什么退化而被废弃?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荒漠化
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
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