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美学”既是最古老的中国美学主流,也是最新颖的全球美学新潮。“生活美学热”不仅出现在东方,它已经成为新世纪以来金球范围内兴起的世界美学主潮。如此一来,中国美学传统与西方最前沿的美学理论,形成了异曲同工之妙,而且也形成了一种互动关联。“生活美学”对于西方美学而言也是一个最新的思潮,他们并没有这种将生活审美化的悠久传统,尽管他们的艺术传统非常久远。我们现在常说的“艺术”实际是来自文艺复兴的西方概念,乃是西方现代性的产物,中国人接受艺术的概念不过一百多年的历史。中国古代有诗、画、舞、乐和建筑的分类传统,但是从没有一个大的总体艺术概念将之统合起来。应该说,中国古人强调生活美化的传统,才是更为悠久的传统,各个艺术的门类都被包孕在生活之内。
书法就是最显明的例证,书法在古代从来没被视为艺术的一个门类,而是与生活直接贯通起来的。近代开始,书画才成为艺术皇冠上的明珠,因为自西方引入艺术概念之后,东方人很自然地就把文人书法置于艺术的顶端。然而,直到明代才出现“书家”这种身份,从王羲之、颜真卿到怀素的时代,都没有把书法视为纯粹的艺术门类,他们的作品也不是正襟危坐在那里进行创作,而就是包孕在日常生活实用化的信札、便贴、序言、手稿、祭文等等之中。我们发现,书法其实作为文人的日课,日常书写才是其根基,书法从古至今都没有脱离生活,道理很简单,书法之“书”不过就是写汉字,写出了一定的法度并变得美代才使得书成为“法”。
“生活美学”在中国,具有世界其他文明难以企及的广度与深度,它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第一就是“生理的”生活美学,这是关乎广义之“性”的,如饮食、饮茶等等,饮茶在东方传统当中不折不扣成了“生活的艺术”,所以才有“茶道”的艺术。第二乃是“情感的”生活美学,这是关乎广议之“情”的,交往之乐趣就属此类,如闲居、交游、雅集、人物品藻等等,这些在中国古典文化当中都被赋予了“审美化”的性质。第三则是“文化的”生活美学,这是关乎广义之“文”的。在文化当中,艺术就成为精髓,如中国传统的诗、书、画、印、琴、曲;但是文化在古代中国亦很重要,园林苗圃之美,博弈等游艺之美,游山玩水之美都是如此。
“生活美学”乃是根源于中国本土既植根于生活又超逾于审美的悠久传统,这是一种生意盎然的“活的传统”,它可以为世界提供一种东方“生活美学”的最佳范本。
(摘编自刘悦笛《生活美学:闻释美好生活之道》)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尽管西方的艺术传统很久远,但中国古人强调生活美化的传统,比西方更为悠久。 |
B.中国人接受“艺术”这个概念的时间很短,在这之前中国人的生活中是没有艺术的。 |
C.书法在古代并没被视为艺术的一个门类,只是文人的日课,从来都没有脱离生活。 |
D.“文化的”生活美学体现为广义的“文”,可通俗地理解为艺术是精髓,文化也很重要 |
A.文章用总分总的结构,论证了“生活美学”是源于中国本土生活的美学传统的。 |
B.文章第二段采用了举例的论证手法,用具体的实例论证了第一段提出的观点。 |
C.文章第三段是从三个层面,来论证“生活美学”在中国所具有的广度与深度的。 |
D.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就是证明中国“生活美学”优于西方,是全球的最佳范本。 |
A.“生活美学热”让最古老的中国美学传统与西方最前沿的美学理论形成了互动关联。 |
B.从王羲之、颜真卿到怀素,虽没把书法视为纯粹的艺术,但都有“书家”这种身份。 |
C.饮茶在东方传统当中从“生理的”解渴需要,发展到“生活的艺术”,形成了“茶道”。 |
D.“生活美学”在中国是生意盎然的“活的传统”,既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又不断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