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也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小题1】选出下列句中“西”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东望夏口,西望武昌B.东犬西吠
C.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D.骊山北构而西折
【小题2】下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余既为此志 七月既望
B.呱呱而泣  某所,而母立于玆
C.鸡栖于厅  室西连于中闺
D.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小题3】翻译句子
(1)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2)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1-12 04:11:2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二. 文言文阅读
先妣事略
归有光
先妣周孺人①,弘治元年二月十一日生。年十六来归。逾年生女淑静。淑静者,大姊也。期而生有光。又期而生女、子,殇一人,期而不育者一人。又逾年生有尚,妊十二月。逾年生淑顺,一岁又生有功。
有功之生也,孺人比乳他子加健。然数颦蹙顾诸婢曰:“吾为多子苦。”老妪以杯水盛二螺进,曰:“饮此后,妊不数矣。”孺人举之尽,喑不能言。
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孺人卒。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伤哉!于是家人延画工画,出二子。命之曰:“鼻以上画有光,鼻以下画大姊。”以二子肖母也。
孺人讳桂。外曾祖讳明;外祖讳行,太学生;母何氏。世居吴家桥②,去县城东南三十里,由千墩浦而南直桥,并小港以东,居人环聚,尽周氏也。外祖与其三兄皆以资雄,敦尚简直,与人姁姁说村中语,见子弟甥侄无不爱。
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棉。入城,则缉,灯火荧荧,每至夜分。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暴阶下。室靡弃物,家无闲人。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洒然。遇童仆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铒,率人人得食。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
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
孺人死十一年,大姊归王三接,孺人所许聘者也。十二年,有光补学官弟子。十六年而有妇,孺人所聘者也。期而抱女,抚爱之,益念孺人。中夜与其妇泣,追惟一二,仿佛如昨,馀则茫然矣。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痛哉!
【注】①孺人:明代七品官之妻的封号。  ②吴家桥:作者外祖家。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喑不能言 哑声
B.于是家人延画工画 延请
C.率人人得食    率领
D.手中纫缀不辍  停止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以二子肖母也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B.慈父见背     还望见谅
C.然数颦蹙顾诸婢曰 顾视无可置者
D.乃劳苦若不谋夕 世乃有无母之人
【小题3】将《陈情表》与《项脊轩志》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2)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小题4】把上面文言文《先妣事略》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遇童仆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墙往往而是 是:这样
B.凡再变矣   再:两次
C.乳二世     乳:用乳汁喂养
D.大母过余曰 过:经过
【小题2】下面对选文画线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爨,炊也, 本意为烧火做饭。异爨,各自起灶做饭,借指分家。
B.先,在文中是对死者的尊称。先大母即去世的母亲,先妣即去世的祖母。
C.“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中的“束发”,古代指男孩子15岁左右。
D.“象笏”,象牙手板。在明代象笏为一品到五品官员上朝所持,用以指画或记事。
【小题3】下面对选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段文字主要写了三件事,一是大家庭的离析和破落,二是母亲对子女无微不至的关怀,三是祖母对作者的牵挂、赞许和期盼。
B.本段文字主要采用即事抒情的方式,以感情为线索,串联生活琐事,抒发了物在人亡的感慨以及对祖母、母亲的深切怀念。
C.本段文字通过对语言、动作的刻画来追忆母亲和祖母,运用了直接描写的手法,尤其是其中的细节描写感人至深。
D.作者善于撷取生活中的平凡场景,用平实、朴素和淡雅的笔触,以委婉动人的语言,寥寥数笔就表现出人物的音容笑貌。

同类题3

阅读下文,回答各题。

菊窗记

归震川

①去安亭二十里所,曰钱门塘,洪氏居之。吴淞江之东为顾浦,折而北,洪氏之居在其西。地平衍,无丘陵,而浦之厓岸隆起,远望其居,如在山坞中。 

②昔仲长统尝论,使居有良田广宅,背山临流,沟池环匝,竹木周布;舟车足以代步涉之劳,使令足以息四体之役;养亲有兼味之膳,妻孥无苦身之劳;良朋萃止,则陈酒肴以娱之;嘉时吉日,则烹羔豚以奉之;踌躇畦苑,游戏平林,永保性命之期,不羡入帝王之门也。大率今洪氏之居,隐然如统《乐志论》云。而君家多竹木,前临广池,夏日清风,芙蕖交映,其尤胜者。君不取此,顾以菊窗扁其室。盖君尝诵渊明之诗云:“酒能祛百虑,菊能制颓龄。”又云:“   (1)    。”

夫以统之论虽美,使人人必待其如此而后能乐,则其所不乐者犹多也。卒为尚书郎,濡迹于初平、建安之朝,有愧于鸿飞冥冥矣。为《昌言》何益哉?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    ”,可谓无入而不自得也。今君有仲长统之乐,而慕渊明之高致,此予所以不能测其人也。将载酒访君菊窗之下,而请问焉。君名悦,字君学。

(注释)①鸿飞冥冥:鸿雁飞向远空,比喻远避祸患。

【小题1】本文作者归震川原名__________,高中课文选入他的散文代表作__________。
【小题2】选择下列合适的两项分别填入文中空缺处。
A.笑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B.我屋南窗下,今生几丛菊
C.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D.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小题3】对第③段画浪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仲长统的议论即使美好,但是假如每个人都必须等到这样以后才能快乐,那么那些不快乐的人还是很多的。
B.仲长统的议论虽然美好,但是假如每个人都必须等到这样以后才能快乐,那么他们不快乐的时候还是很多的。
C.仲长统的议论即使美好,但是假如每个人都必须等到这样以后才能快乐,那么他们不快乐的时候还是很多的。
D.仲长统的议论虽然美好,但是假如每个人都必须等到这样以后才能快乐,那么那些不快乐的人还是很多的。
【小题4】用自己的语言概述“此予所以不能测其人也”的原因。
【小题5】从形式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写作特点。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玉岩先生文集序

公讳广,字充之,别自号玉岩,昆山太仓人。太仓后建州,故今为州人。公举弘治乙丑进士。历莆田、吉水二县令,以治行为天下第一,征试浙江道监察御史。仅两月,上疏谏武宗皇帝。佞幸疾之,欲置之死,而上不之罪也。故得无下诏狱,贬怀远驿丞。而佞幸者怒未已,使人遮道刺公,公伪为头陀,持波嗢啰以行乞四百余里,乃免。武定侯郭勋镇岭南,承望风旨,伪以白金试公,公拒不受。一日摄公,闭府门,箠击之,几死。行省官惕息莫敢救,御史有言而解。久之,迁建昌令,再贬竹寨驿丞。会武宗晏驾,今上即位,诏举遗逸,公复为御史。寻迁江西按察司佥事,历九江兵备副使、江西提学副使、福建按察使、巡抚江西、右佥都御史,升南京刑部右侍郎。公自起废,不十年至九卿,不可谓不遇。而遂不幸以死,不能究其用也。然天下称武宗之世,能以直谏显者,自公之外,不过数人耳。天子中兴,思建万世之业,则正色而立于朝廷如公者,岂可一日而无哉!

故尝以谓士之忠言谠论,足以匡皇极而扶世道,使之著于庙廊,泽被生民,世诵其词而传之,宜矣。若夫诋讦叫号,不见省采,徒为一时之空言,似不足以烦纪载,而学士犹传道之不绝,岂不以天下之欲生也久矣。有其言,足以转乱为治,利安元元,虽不见之施行,而实天启其人,使昭一世之公道,后之人犹扼腕拊掌,幸其时能用其言而不至于坏也。

公好性理之学,与魏恭简公相善。故诸子皆及恭简之门,而居官政绩多可纪,语具其门人陆光禄鳌所述行状中。

公殁十余年,太仓兵备副使南昌魏侯良贵为公江右所造士,登堂拜公像,求稿,捐俸刻之。公之子士淹、士洵,以序见属,因著公平生大节而论之如此云。

(选自归有光《震川先生集》,有删节)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字与“登堂拜公像,求遗稿”中“遗”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秦昭王闻之,使人赵王书(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B.此三者,吾恨也(欧阳修《伶官传序》)
C.至唐李渤始访其踪(苏轼《石钟山记》)
D.瞻顾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归有光《项脊轩志》)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弘治”,是明孝宗朱祐樘的年号,“乙丑”是以干支纪年。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这属于古代纪年法中的年号干支兼用法。
B.“御史”,中国古代官名。自秦朝开始,御史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一直延续到清朝。
C.“头陀”,出自梵语,原意为抖擞浣洗烦恼,是佛教僧侣所修的苦行。后也用以指行脚乞食的僧人,又作“驮都”。
D.“震川”,是归有光的号。古代文人有的以籍贯为号,如李白号“青莲居士”;有的以志趣爱好为号,如欧阳修号“六一居士”。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玉岩先生被贬途中,遭人拦路刺杀,他假装成出家人,手持波嗢啰而一路行乞四百余里,才得以幸免。
B.自上疏谏武宗皇帝被贬之后,玉岩先生仕途不顺,直到新皇即位,寻访人才,玉岩先生才得到重用。
C.玉岩先生重新被起用,不到十年就位至九卿,但不幸去世,他的才能未能完全施展,可谓怀才不遇。
D.玉岩先生去世十多年后,曾经被提拔的官员,登堂拜见先生塑像,索求其遗稿,捐献俸禄刻印文集。
【小题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佞幸疾之,欲置之死,而上不之罪也。
⑵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家谱记

(明)归有光

有光七八岁时,见长老,则牵衣问先世故事。盖缘幼年失母,居常不自释,于死者恐不得知,生者恐不得事,实创巨而痛深也。

归氏至于有光之生,而日益衰。源远而末分,口多而心异。自吾祖及诸父而外,贪鄙诈戾者,往往杂出于间。百人而聚,无一人知学者。率十人而学,无一人知礼义者。贫穷而不知恤,顽钝而不知教。死不相吊,喜不相庆;入门而私其妻子,出门而其父兄。平时招呼友朋,或费千钱,而岁时荐祭,则计杪忽。俎豆壶觞,鲜或静嘉。诸子诸妇,班行少缀。乃有以戒宾之故,而改将事之期;出庖下之馂,以易新之品者,而归氏几于不祀矣。

小子顾瞻庐舍,阅归氏之故籍,慨然太息流涕曰:嗟乎!此独非素节翁之后乎?而何以至于斯!父母,兄弟吾身也。祖宗,父母之本也。族人,兄弟之分也。不可以不思也。人之生也,方其少,兄弟呱呱怀中,饱而相嬉,不知有彼我也。长而有室,则其情已不类矣。比其有子也,则兄弟之相视,已如从兄弟之相视矣。方是时,惟恐夫去之不速,而孰念夫合之难,此天下之势所以日趋于离也。吾爱其子而离其兄,吾之子亦各念其子,则相离之害遂及于吾子,可谓能爱其子耶?

有光每侍家君岁时从诸父兄弟执觞上寿见祖父皤然白发窃自念吾诸父昆弟其始一祖父而已今每不能相同未尝不深自伤悼也。然天下之事,坏之者自一人始,成之者亦自一人始。仁孝之君子能身率天下之人,而况于骨肉之间乎?古人所以立宗子,以仁孝之道责之也。宗法废而天下无世家。无世家而孝友之意衰,风俗之薄日甚,有以也

有光学圣人之道,通于《六经》之大。虽居穷守约,不录于有司,而窃观天下之治乱,生民之利病,每有隐忧于心。而视其骨肉,举目动心,将求所以合族者,而始于谱,故吾欲作为归氏之谱,而非徒谱也,求所以为谱者

(选自《震川先生集》,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百人而聚     率:大抵
B.出门而其父兄 诳:欺骗
C.以易新之品者 荐:祭祀
D.通于《六经》之大指:指向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生者恐不得事  彼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B.求所以为谱者  师道之不传久矣
C.古人所以立宗子缙绅而能不易其志
D.仁孝之君子能身率天下之人  即除逆阉废祠之址葬之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归有光幼时丧母,内心不能宽解,所以在他七八岁的时候,常常拉着长辈的衣服要他们讲已故长辈的旧事。
B.归有光家族长期没有分家,家族人口众多,里面有一些贪鄙诈戾之徒,他们的行为都是不和礼义的。
C.归有光读了归氏家族留下的古籍后,为一些族人的种种劣行感到悲愤而羞愧,认为他们不配做素节翁的后人。
D.归有光有志于学习圣人之道,生活清贫,未能取得一官半职,但他考察天下治乱、百姓利病,内心常有隐忧。
【小题4】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有光每侍家君岁时从诸父兄弟执觞上寿见祖父皤然白发窃自念吾诸父昆弟其始一祖父而已今每不能相同未尝不深自伤悼也
【小题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贫穷而不知恤,顽钝而不知教。死不相吊,喜不相庆。
(2)无世家而孝友之意衰,风俗之薄日甚,有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