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子 规(注)
(元)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
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
本诗第二联中的“空”字极富韵味。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10-13 08:31:2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孙抃,字梦得,眉州眉山人。抃读书属文,中进士甲科,以大理评事通判绛州。皇祐中,以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制下,谏官韩绛论奏抃非纠绳才。抃即手疏曰:“臣观方今士人,趋进者多,廉退者少。以善求事为精神,以能讦人为风采;捷给若啬夫者谓之有议论,刻深若酷吏者谓之有政事。谏官所谓才者,无乃谓是乎?若然,臣诚不能也。”仁宗察其言,趣视事,且命知审官院。抃辞以任言责不当兼事局,乃止。   在台,数言事,不为矫激。帝欲除入内都知王守忠领武宁军节度使,抃奏罢之。温成皇后葬,以刘沆为监护使,抃奏沆为宰相,不当为后妃护葬丧事。时又议为后建陵立庙,抃率官属言非礼。因相与请对,固争不能得,伏地不起,帝为改容遣之。 御史请罢宰相梁适,未听,抃奏曰:“适在相位,上不能持平权衡,下不能笃训子弟。言事官数论奏,未闻报可,非罢适无以慰物论。”宰相陈执中婢为嬖妾张氏榜杀,置狱取证左,执中弗遣,有诏勿推。抃复与官属请对论列,疏十上,适、执中卒皆罢。改翰林学士承旨,帝读《史记·龟策传》,问:“古人动作必由此乎?”对曰:“古有大疑,既决于己,又询于众,犹谓不有天命乎,于是命龟以断吉凶。所谓‘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盖圣人贵诚不专人谋默与神契然后为得也帝善其对再迁礼部侍郎抃久居侍从泊如也人以为长者既而枢密副使程戡罢,帝欲用旧人,即以命抃。岁中,参知政事。抃性笃厚寡言,质略无威仪。居两府,年益耄,无所可否。御史韩缜弹奏之,罢为观文殿学士。英宗即位,进户部侍郎。告老,以太子少傅就第,卒。,赠太子太保,谥文懿。
(节选自《宋史·孙抃传》)
【小题1】下列对文本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盖圣人贵诚/不专人谋/默与神契/然后为得也/帝善其对/再迁礼部侍郎/抃久居侍从/泊如也/人以为长者/
B.盖圣人贵诚/不专人/谋默与神契/然后为得也/帝善其对/再迁礼部侍郎/抃久居侍从/泊如也/人以为长者/
C.盖圣人贵诚/不专人/谋默与神契/然后为得也/帝善其对/再迁礼部侍郎/抃久居/侍从泊如也/人以为长者/
D.盖圣人贵诚/不专人谋/默与神契/然后为得也/帝善其对/再迁礼部侍郎/抃久居/侍从泊如也/人以为长者/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士甲科,在宋代科举制度中,甲科、乙科都是指进士而言的,甲科是优于乙科的。
B.庙,古代本是供祀祖宗之地,《礼记》说:“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
C.龟策,是指龟甲和蓍草,古人用它来占卜吉凶。古时卜用龟甲,筮用蓍草。
D.户部,为六部之一,掌管土地、户籍、科举、财政等,长官为户部尚书,副长官为户部侍郎。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抃性格笃厚,言辞温和公正。他不认同找别人的事、攻击别人、嘴巴快捷、行事刻毒是谏官有才能的表现,亦是议事不发表偏执的言论。
B.孙抃在职尽责,维护朝廷礼仪。有人建议为皇后建陵立庙,以孙抃为首的官员都说这样做违背礼仪,他伏地进谏,皇帝因为他脸色都变了。
C.孙抃不惧权贵,能够仗义执言。他请求罢免宰相梁适,皇帝不听,他就上奏章告诫皇帝说不罢免梁适不能平息众人的议论,那最终他的请求得到落实。
D.孙抃通晓典籍,解说周详深刻,面对皇帝的质问,他从古人有疑难之事时的的做法来解释,即自己的决定加上众人的意见见解,也要用卜筮来询问上天。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仁宗察其言,趣视事,且命知审官院。
(2)置狱取证左,执中弗遣,有诏勿推。

同类题3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王绩,字无功,绛州龙门人,文中子通弟也。年十五游长安,谒杨素,一坐服其英敏,目为神仙童子。

隋大业末,举孝廉高第,除秘书正字。不乐在朝,辞疾,复授扬州六合县丞。以嗜酒妨政,时天下亦乱,遂托病风,轻舟夜遁。叹曰:“网罗在天,吾将安之!”乃还故乡。

至唐武德中,诏征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绩弟静谓绩曰:“待诏可乐否?”曰:“待诏俸薄,况萧瑟,但良酝三升,差可恋耳。”(待诏)江国公闻之曰:“三千良酝,未足以绊王先生。”特判日给一斗。时人呼为“斗酒学士”。

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有仲长子光者,亦隐士也,无妻子。绩爱基真,遂相近结庐,日与对酌。君有奴婢数人,多种黍,春秋酿酒,养凫雁、莳药草自供。以《周易》、《庄》、《老》置床头,无他用心也。自号“东皋子”。虽刺史谒见,皆不答。终于家。

性简傲,好饮酒,能尽五斗,自著《五斗先生传》。弹琴、为诗、著文,高情胜气,独步当时。撰《酒经》一卷、《酒谱》一卷。李淳风见之曰:“君酒家南、董①也。”及诗赋等传世。

论曰:唐兴迨季叶,治日少而乱日多,虽草衣带索,罕得安居。当其时,远钓弋者,不走山而逃海,斯德而隐者矣。自王君以下,幽人间出,皆远腾长往之士,危行言逊,重拔祸机,挂冠引退,往往见之。虽或累聘丘园②,勉加冠佩,适足以速深藏于薮泽耳。然犹有不能逃白刃、死非命焉。夫迹晦名彰,风高尘绝,岂不以有翰墨之妙,骚雅之奇美哉!文章为不朽之盛事也。

(选自辛文房《唐才子传》,有删改)

(注)①南、董:指春秋时期两个著名史官南史氏、董狐。
②丘园:指隐士的隐居地。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坐服其英敏 坐:通“座”
B.除秘书正文 除:授官
C.差可恋耳  差:勉强
D.不乐在朝,辞疾    疾:快速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还故乡 今其智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B.嗜酒妨政    掭尖草,不出
C.岂不以有翰墨妙 收天下兵,聚之咸阳
D.适足以速深藏薮泽耳  或重泰山,或轻于鸿毛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绩从小就才思敏捷,被称为神童;道德高尚,被举为孝廉。但因隋朝末年政治黑暗,他两次托病而辞职。
B.王绩与隐士仲长子光兴趣相投,相邻而居,日与对酌。他潜心研读《周易》《庄子》《老子》,再无做官的心思,过着一种自给自足的隐居生活。
C.王绩酷爱美酒,曾因酒误政,他撰写了《酒经》《酒谱》,被誉为南史氏、董狐一样的酒家史官,他创作的诗文传赋也流传于世。
D.作者的评论提示了隐士产生的原因是世道“治日少而乱日多”,肯定了王绩的归隐行为。

同类题5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尚志斋说(节选)

元·虞集

①亦尝观于射乎?正鹄者,射者之所志也。于是 而临之。挽必圆,视必审,发必决,求中乎正鹄而已矣。正鹄之不立,则无专一之趣向,则虽有善器、强力,茫茫然将安所施哉?况乎弛焉以嬉,嫚焉以发,初无定的,亦不期于必中者,其君子绝之,不与为偶,以其无志也。

②善为学者,苟知此说,其亦可以少警矣乎?夫学者之欲至于圣贤,犹射者之求中夫正鹄也。不以圣贤为准的而学者,是不立正鹄而射者也。志无定向,则泛滥茫洋无所底止,其不为妄人者几希!此立志之最先者也。

③既有定向,则求所以至之之道焉,尤非有志者不能也。是故从师、取友,读书、穷理,皆求至之事也。于是平居无事之时,此志未尝慢也;应事接物之际,此志未尝乱也;安逸顺适,志不为丧;患难忧戚,志不为慑;必求达吾之欲至而后已。此立志始终不可渝者也。

④是故志苟立矣,虽至于圣人可也。昔人有言曰:“有志者,事竟成。”又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此之谓也。志苟不立,虽细微之事,犹无可成之理,况为学之大乎!昔者夫子以生知天纵之资,其始学也,犹必曰志,况吾党小子之至愚极困者乎?其不可不以尚志为至要至急也,审矣。

【小题1】与本文最为接近的一种文体是(   )。
A.记B.传C.赋D.论
【小题2】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一段划线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1)正尔身,守尔法 (2)养尔气,畜尔力 (3)良尔弓,直尔矢
A.(1)(2)(3)B.(3)(2)(1)C.(2)(1)(3)D.(1)(3)(2)
【小题3】对第②段划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志向不明确,好比行舟没有方向,多半会成为庸人。
B.志向不明确,人生就会没有底线,多半会无所成就。
C.没有特定的志向,好比行舟没有方向,注定会无所成就。
D.没有特定的志向,人生就会没有底线,注定会成为庸人。
【小题4】第①段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手法,请结合该段内容加以分析。
【小题5】简析第④段的论证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