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风入松·寄柯敬仲
(元)虞集
画堂红袖倚清酣,华发不胜簪。几回晚直金銮殿,东风软、花里停骖。书诏许传宫烛,轻罗初试朝衫。
御沟冰泮水挼蓝。飞燕语呢喃。重重帘幕寒犹在,凭谁寄、银字泥缄。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
【注】①陶宗仪《辍耕录》云:吾乡柯敬仲先生,际遇文宗,起家为奎章阁鉴书博士,以避言路居吴下。②银字泥缄:指书信。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作者从家里生活写起,直抒胸臆,写出即使有美人舞姿的陪伴,自己还是盼望与老友相聚。
B.上下阕都以春天为背景,画面匀称明艳,意境柔和妩媚、动静相宜,让多少读者为之迷醉。
C.上阙回忆二人春日在金銮殿当值,被允许传呼执烛官人、天热可穿轻罗朝衫的礼遇和安逸。
D.下阕写御沟冰化,冰白水蓝,初融的冰水形态逼真、恰切,燕子的叫声也是流动、变化的。
E. “重重帘幕寒犹在”写春天并没有回暖,而且因为柯敬仲的回乡,作者更加感到寒气森森。
【小题2】“杏花春雨江南”乃词中名句,历来为词家所称赏,请赏析此句的妙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2-02 02:50:5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王纶,字德言,建康人。幼颖悟,十岁能属文。历镇江府、婺州、临安府教授,权.国子正。
时初建太学亡旧规凭吏省记吏缘为奸纶厘正之其弊稍革。迁敕令所删定官、诸王宫大 小学教授兼权兵部郎官。言:"孔门弟子与后世诸儒有功斯文者,皆得从祀先圣,今辟庠序, 修礼乐,宜以其式颁诸郡县。"
二十四年,以御史中丞魏师逊荐,为监察御史,与秦桧论事,忤其意,师逊遂劾纶, 且言:"智识浅昧,不能知纶。"由此罢去。逾年,知.兴国军。桧死,召为起居舍人兼崇政 殿说书,寻兼权礼部侍郎。
二十六年,试中书舍人。高宗躬亲政事,收揽威柄,召诸贤于散地,诏命填委,多纶所草。纶奏守臣裕民事,乞毋拘五条,从之。兼侍讲。上喜读《春秋左氏传》,纶进讲,与 上意合。尝同讲读官荐兴化军郑樵学行,召对命官,且给笔札,录其所著史。兼直学士院,迁工部侍郎,仍兼直院。撰《吴玠神道碑》,称上旨,赐宸翰褒宠。 二十九年六月,朝论欲遣大臣为泛使觇.敌,且坚盟好。纶请行,乃以为称谢使,曹勋副之。至金,馆礼甚隆。一日,急召使入,金主御便殿,惟一执政在焉,连发数问,纶条对,金主不能屈。九月,还朝入见,言:"邻国恭顺和好,皆陛下威德所致。"宰臣汤思退 等皆贺。然当时金已谋犯江,特以善意绐.纶尔。
纶旧疾作,力丐外,除资政殿大学士知福州,上解所御犀带赐之。明年,知建康府兼 行宫留守。敌犯江,纶每以守御利害驿闻,上多从之。三十一年八月,卒。赠左光禄大夫, 谥章敏。
(选自《宋史·王纶传》,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权.国子正   权:当权
B.逾年,知.兴国军   知:掌管
C.朝论欲遣大臣为泛使觇.敌   觇:窥看
D.特以善意绐.纶尔   绐:欺骗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初建/太学亡/旧规凭/吏省记/吏缘为/奸纶厘/正之其/弊稍革。
B.时初建/太学亡/旧规凭吏省记/吏缘为奸/纶厘正之/其弊稍革。
C.时初建太学/亡旧规/凭吏省记/吏缘为奸/纶厘正之/其弊稍革。
D.时初建太学/亡旧规/凭吏省记/吏缘为/奸纶厘/正之其/弊稍革。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纶自幼聪颖,十岁就能够写文章。长大后为官,为高宗撰写多篇诏令并编著史书。
B.刚成立太学时,王纶致力于革除弊病,兴建学校修礼乐,主张将这种格式推广到各州县。
C.王纶为官,不畏权贵,敢于反对秦桧的意见,遭弹劾罢职。秦桧死后才又重新为官。
D.王纶旧病复发离京为官,虽远离朝廷常向皇上传递重要情况,皇上也仍然很看重他。
【小题4】把原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高宗躬亲政事,收揽威柄,召诸贤于散地,诏命填委,多纶所草。
(2)金主御便殿,惟一执政在焉,连发数问,纶条对,金主不能屈。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一)
李端,赵州人,嘉祐之侄也少时居庐山,依皎然读书,意况清虚,酷慕禅侣。大历五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以清赢多病,辞官,居终南山草堂寺。未几,起为杭州司马。牒诉敲扑,心甚厌之。买田园在虎丘下。为耽深癖,泉石少幽,移家来隐衡山,自号“衡岳幽人”。弹琴读《易》,登高望远,神意泊然。初无宦情,怀箕、颍之志①。尝曰:“余少尚神仙,且未能去。友人畅当以禅门见导,余心知必是,未得其门。”诗更高雅,于才子中,名响铮铮。与处士京兆柳中庸、大理评事张芬友善唱酬。初来长安诗名大振时令公子郭暧尚升平公主贤明有才延纳俊士端等皆在馆中暧尝进官大宴酒酣主属端赋诗顷刻而就曰:“青春都尉最风流,二十功成便拜侯。金距斗鸡过上苑,玉鞭骑马出长楸。熏香荀令偏怜小,傅粉何郎不解愁。日暮吹箫杨柳陌,路人遥指凤凰楼。”主甚喜,一座赏叹。钱起日:“此必端宿制,请以起姓为韵。”端立献一章日:“方塘似镜草芊芊,初月如钩未上弦。新开金埒看调马,旧赐铜山许铸钱。杨柳入楼吹玉笛,芙蓉出水妒花钿。今朝都尉如相顾,愿脱长裾逐少年。”作者惊伏。主厚赐金帛,终身以荣。其工捷类此。集三卷,今传于世。
(节选自《唐才子传·李端》)
(二)
端,赵州人。始,郭暧尚升平公主,主贤明有才思,尤招纳士,故端等多从暧游。暧尝进官,大集客,端赋诗最工,钱起日:“素为之,请赋起姓。”端立献一章,又工于前,客乃服,主赐帛百。后移疾江南,终杭州司马。
(节选自《新唐书·文艺列传下》)
(注)①箕、颍:即箕山和颍水。相传尧时,贤者许由曾隐居箕山之下,颍水之阳。后因以“箕颍”指隐居者或隐居之地。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初来长安/诗名大振时/令公子郭暖/尚升平公主/贤明有才/延纳俊士端等/皆在馆中/暧尝进官/大宴/酒酣/主属端赋诗/顷刻而就/
B.初来长安/诗名大振/时令公子郭暖尚升平/公主贤明/有才延纳俊士/端等皆在馆中/暧尝进官/大宴/酒酣/主属端赋诗/顷刻而就/
C.初来长安/诗名大振/时令公子郭暧尚升平公主/贤明有才/延纳俊士/端等皆在馆中/暧尝进官/大宴/酒酣/主属端赋诗/顷刻而就/
D.初来长安/诗名大振时/令公子郭暖/尚升平公主贤明/有才延纳俊士/端等皆在馆中/暧尝进官/大宴/酒酣/主属端/赋诗顷刻而就/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及第,指科举考试考中,因榜上题名有甲乙次第,故名。进士及第,隋唐指考中进士,明清指殿试的前三名。
B.自号,指古人除了名、字之外另起的自称,以彰显自己的情志,文中的“衡岳幽人”即表现了主人公的隐逸之情。
C.宿制,即现在的“宿构”,指预先创作好的诗文等作品,与即兴作诗(文)相对。文中指前一晚创作好的诗歌。
D.移疾,义同移病,旧时官员上书称病,多为居官者求退的婉辞。与《唐才子传》中“以清赢多病,辞官”同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端居于名山,追求清净虚无。他跟随皎然读书,仰慕僧侣。尽管后来被授予校书郎,但他辞官后住在终南山草堂寺,此二事可见佛、道思想对其影响之深。
B.李端隐居田园,慕幽之情颇深。他被起用后,因不喜为官之事,在虎丘山下购买田园,因觉此地不够幽深,故移家衡山,自号“衡岳幽人”,在此弹琴读书。
C.李端少尚修仙,后受引导学禅。他初无做官之意,心怀隐逸之志,崇尚修仙,却未能前去;后朋友畅当以佛学引导,知人生追求必然如此,苦于不得法门。
D.李端诗调高雅,才思敏捷出众。他和柳中庸、张芬交往密切,常唱和。《唐才子传》和《新唐书》均提到李端依钱起要求,以姓作诗立就一事,可见其诗才之高。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未几,起为杭州司马。牒诉敲扑,心甚厌之。
(2)作者惊伏。主厚赐金帛,终身以荣。其工捷类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