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德祐二年岁旦二首

[宋]郑思肖

其一

力不胜于胆,逢人空泪垂。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

日近望犹见,天高问岂知!朝朝向南拜,愿睹汉旌旗。

其二

有怀长不释,一语一酸辛。此地暂胡马,终身只宋民。

读书成底事,报国是何人!耻见干戈里,荒城梅又春。

(注)①宋恭帝德祐元年,元兵南下占领苏州,时郑思肖正居于此处。德祐二年正月初一,作者感念时事,写了这两首诗。②《下泉》诗:《诗经·曹风》中的一篇,《下泉》诗描写的主要内容是曹人疾共公时政治混乱,政令苛刻,人民痛苦不堪,因此渴望有一个圣明的君主来治理国家。
【小题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其一》首联着一“空”字,表达了作者无力回天的悲痛心情,只能徒然落泪。
B.《其一》颔联的“中国梦”指的是希望南宋强大起来和一统江山。
C.《其一》尾联是说自己每天向着南方朝拜,希望有朝一日能看到汉朝的旌旗。
D.《其二》“终身只宋民”,“只”字分量很重,在抒情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小题2】《其二》尾联中“荒城梅又春”一句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赏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6-12 07:46: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沁园春

王炎午注

又是年时,杏红欲脸,柳绿初芽。奈寻春步远,马嘶湖曲;卖花声过,人唱窗纱。暖日晴烟,轻衣罗扇,看遍王孙七宝车。谁知道,十年魂梦,风雨天涯!

休休何必伤嗟。谩赢得、青青两鬓华!且不知门外,桃花何代;不知江左,燕子谁家。世事无情,天公有意,岁岁东风岁岁花。拼一笑,且醒来杯酒,醉后杯茶。

注:王炎午,与文天祥同乡。临安陷落后,尽出家资,以助军饷;文天祥被俘后,作“生祭文”,激励其死节。此词作于宋亡后。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杏红”两句中的“脸”、“芽”,在这里作动词,是说杏花欲露脸,柳眼欲抽芽,正是新春景象。
B.“奈”字领起的七句,写人们从早春到暮春整个春天的游乐活动,一句一景,目不暇接,尽显升平欢乐景象。
C.“谩”,作“徒”、“空”解。这句表面上说自己“赢得”,实际上挽救南宋危亡的所有努力都落空了。
D.“东风”即春风,“岁岁东风岁岁花”写时光易逝,表达了作者悲观失望、得过且过的情感。
【小题2】下列诗文与“不知江左,燕子谁家”两句,表现手法和表达情感最接近的一项是
A.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王安石《桂枝香》)
B.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   (王勃《滕王阁序》)
C.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浪淘沙》)
D.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小题3】本词蕴含了作者哪些复杂的情感?试结合具体词句做简要分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杜鹃花
真山民①
愁锁巴云往事空,只将遗恨寄芳丛。归心千古终难白,啼血万山都是红。
枝带翠烟深夜月,魂飞锦水②旧东风。至今染出怀乡恨,长挂行人望眼中。
注①真山民,宋朝遗民,真名不详。宋亡后隐姓埋名,好题咏,自称山民。②锦水:即锦江,在四川成都。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
A.首联出句直写巴蜀之地愁云密布之景,暗点蜀国望帝失国后魂化杜鹃的传说,故国成空的浓重愁绪寓于眼前的愁云形象地托出,妙合无垠,且定下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B.首联对句紧承上句继续在写杜鹃鸟,仍然未写到杜鹃花,它传达出失国的诗人和杜鹃鸟同病相怜,都空念故国却无力回天只能留下遗恨的悲情,缠绵感人。
C.颈联承上而来,杜鹃鸟声声叫曰“不如归去”,然而千年思归的苦心无处表白,竟啼叫出血,染红了万山的杜鹃花,眷恋、怨恨之情表达至此,堪称惊心动魄。
D.颈联动静结合,前句写枝的静,深夜月色中杜鹃花的枝条在青雾笼罩下显得朦胧静美;后句写花的动,锦水之滨的杜鹃花在徐徐的东风中婀娜招摇,动人心魄。
E. 尾联明写“行人”直言诗意,一个“染”字,使诗意由鸟到花再到行人自然贯穿,层层相扣。卒章表明诗意“怀乡恨”,此恨化为满山杜鹃,长挂望眼,永无绝期。
【小题2】本诗和白居易的《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鸣”)都写到杜鹃鸟,它们在诗歌情感表达上有什么不同作用?请结合诗句具体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