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宋词

思佳客·赋半面女髑髅 

吴文英

钗燕拢云睡起时。隔墙折得杏花枝。青春半面妆如画,细雨三更花又飞。

轻爱别,旧相知。断肠青冢几斜晖。断红一任风吹起,结习空时不点衣。

注:这首词是作者居于杭州时所作,有怀人之意。从词的内容看,应当是作于杭州姬妾辞世之后。①髑髅: 死人的头盖骨。②结习:即是人世间的种种烦恼。佛经上说,天女散花于诸菩萨,及身,花朵不经拂拭而自行坠落;至大弟子,却滞留于衣。天女问其缘故,舍利佛答曰:“结习未尽,花著身耳;结习尽者,花不著也”。
【小题1】本词主要用了哪种写法,试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小题2】简要赏析“断红一任风吹起,结习空时不点衣”一句。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1-12-24 11:38:4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贺新郎
刘过
弹铗西来路。记匆匆、经行十日,几番风雨。梦里寻秋秋不见,秋在平芜远树。雁信落、家山何处?万里西风吹客鬓,把菱花、自笑人如许。留不住、少年去。
男儿事业无凭据。记当年、悲歌击楫,酒酣箕踞。腰下光芒三尺剑,时解挑灯夜语。谁更识、此时情绪?唤起杜陵风月手,写江东渭北相思句。歌此恨,慰羁旅。
(注):①刘过:南宋词人,曾上书朝廷,陈述恢复中原的策略,未被采纳而漂泊江湖。②弹铗:铗,剑把。冯谖为孟尝君门客时,未受孟尝君重视,他弹铗而歌:“长铗归来乎!”③菱花:镜子。④《晋书·祖逖传》载,逖统兵北伐,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⑤《世说新语·简傲》载,阮籍在大将军司马昭的宴会上“箕踞啸歌,酣放自若”。⑥杜陵风月手:指杜甫。杜甫曾有《春日忆李白》诗:“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三句由事起兴,间接点题,写“西来”情景,关键在于“风雨”二字。
B.作者梦寻之“秋”,其意当不仅指秋之季节,更指沦陷的北方大好山河。
C.六至九句写纵鸿雁可传信,但无处可落;而自己漂泊于异乡,韶华空逝。
D.下片由现在转入回忆,词人当年曾慷慨悲歌,纵情豪饮,常常挑灯看剑。
E. 最后四句由感慨国事转入慨叹个人身世,点出写此词以泄愁苦、慰羁旅。
【小题2】本词几次引用典故,包含了怎样丰富的内容?请结合诗句的内容作答。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贺新郎·九日

刘克庄

湛湛长空黑。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看浩荡千崖秋色。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追往事,去无迹。

少年自负凌云笔。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把破帽年年拈出。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鸿北去,日西匿。

(注)①牛山:齐景公登上牛山想到终有一死而凄凉落泪。②南朝狂客:孟嘉。晋孟嘉为桓温参军,曾于重阳节登龙山,风吹帽落而不觉。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三句先以“湛湛长空黑”烘托出胸中块垒,通过对风雨交加环境的描写,表达出词人忧虑国事、痛心神州陆沉的悲愤之情。
B.“白发书生”是作者自指,作者落泪既是为神州残破沉沦伤心洒泪,也是联想到齐景公牛山落泪,想到自己生命终将逝去而滴泪。
C.“少年”三句遥接“老眼平生”,折笔追叙少年时代的豪兴与才情。但是目前却青春已逝,壮志成空,进一步突出了如今的家国之恨。
D.作者最后目送飞鸿北去,抒发对故土的思恋。“日西匿”暗指南宋国势危殆,振兴无望。以天际广漠之景物作结,与首句呼应,意余言外。
【小题2】词人主要用了哪些手法表现自己的家国情怀?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