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飞英塔①
赵孟頫②
梯飚直上几百尺,俯视层空鸟背过。
千里湖山秋色净,万家烟火夕阳多。
鱼龙衮衮危舟楫,鸿雁冥冥避网罗。
谁种山中千树橘③,侧身东望洞庭波。
【注】①飞英塔,与太湖同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后文出现的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②赵孟頮,青少年时 期南宋王朝大厦将倾,他在坎坷忧患中度过。宋初灭亡时,归故乡闲居,后仕于元。元初实行严酷的民族压迫政策,知识分子处境艰危。③李衡在武陵龙阳氾洲上建筑住宅,种下一千棵(约数〕柑橘。将死的时候,对儿子说我在汜洲有一千棵柑橘,它们不会向你要求衣服和食物,每棵树还可创造一匹绢的价值,也足够用了。”到了吴末,柑橘长成,每年可以得到数千匹绢的价值。司马迁说:江陵有千棵橘树,就跟“千户侯”一样。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本诗是作者登临览胜的游记之作,写太湖风光,意境壮阔,笔力高绝,并由太湖之波涛联想到人生的艰险,思想内容颇具代表性、典型性。
B.诗的第一联说登上塔顶,只见飞鸟的脊背一掠而过,运用夸张的尹法,写出了飞英塔的高大巍峨、气势非凡。
C.诗的第二联写诗人登高远眺,描绘出了清秋时节傍晚时分,山明水静、夕阳与万家烟火相映的美丽景色。
D.诗的第三联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由对湖面上风起水涌、倾樯催楫的想象转为对鸿雁高飞躲避罗网的实写,虚实相生,充满趣味。
E. 诗人登楼远眺,描写了飞英塔及及周围的美景,尾句又转为对洞庭景色的描写,以景写起,又以景作结, 浑然一体。
【小题2】本诗的尾联十分精妙,请简要赏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11-16 11:33:5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唐多令
刘过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不?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注】①刘过:南宋爱国词人,号龙洲道人,曾多次上书朝廷,屡陈收复中原大计,但不被朝廷重用。
②南楼,又名安远楼,在武昌黄鹄山上,武昌当时是南宋和金人交战的前方。
③黄鹤矶:在武昌城西,上有黄鹤楼。
④浑是:全是。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开头两句写楼外之景。一泓寒水,满目荒芦。“满”“带”“浅”三字用得尤为精妙传神,把稀疏的外景同低徊的心境交融在一起,为全词着上了一层忧伤底色。
B.本词运用对比手法,将眼前凄冷的景象与二十年前登临南楼的回忆和对故人的追念进行对比。
C.“未稳”可见行色匆匆,“又”字给人以时序催人的忧心,“犹”“能”“又”三个虚
字呼应,更使词意跌宕。
D.“黄鹤断矶头”一句中,“矶头”上缀一“断”字,便有残山剩水的凄凉意味,不是
随意之笔,见出词人锤炼语言的功夫。
E. 本词章法谨严浑成。卒章三句写买花载酒,是想苦中求乐,来驱散心头的愁绪。先用“欲”字一顿,提出游乐的意愿,接着用“不似”一转,表示了否定的态度。
【小题2】明代李攀龙说:“旧江山浑是新愁,读之下泪。”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

同类题3

阅读课外古文,回答问题。

王荆公性简率,不事修饰奉养,衣服垢污,饮食粗恶,一无有择,自少时则然。苏明允著《辨奸》,其言“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以为“不近人情”者,盖谓是也。

然少喜与吕惠穆、韩献肃兄弟游。为馆职时,玉汝尝率与同浴于僧寺,潜备新衣一袭,易其敝衣。俟其浴出,俾其从者举以衣之,而不以告。荆公服之如固有,初不以为异也。

及为执政,或言其喜食獐脯者,其夫人闻而疑之,曰:“公平日未尝有择于饮食,何忽独嗜此?”因令问左右执事者曰:“何以知公之嗜獐脯耶?”曰:“每食不顾他物,而獐脯独尽,是以知之。”

复问:“食时置獐脯何所?”曰:“在近匕箸处。”夫人曰:“明日姑易他物近匕箸。”既而果食他物尽,而獐脯固在。而后,人知其特以其近故食之,而初非有所嗜也。人见其太甚,或者多疑其为伪云。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 然少喜与吕、韩兄弟(______)    ②备新衣一袭(______)
其敝衣(_______) ④荆公服之如有(________)
【小题2】下列加点的词与“是以知之”的“之”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
A.食犬彘之食B.其夫人闻而疑之
C.俾其从者举以衣之D.特以其近故食之
【小题3】本文写了王安石__________和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两个小故事,表现了他_______(用文中的词语回答)的特点。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
(1)俟其浴出,俾其从者举以衣之。
(2)人知其特以其近故食之,而初非有所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