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浪淘沙令·秋夜感怀

刘辰翁

无叶著秋声。凉鬓堪惊。满城明月半窗横。惟有老人心似醉,未晓偏醒。

起舞故无成。此恨难平。正襟危坐二三更。除却故人曹孟德,更与谁争。

*刘辰翁,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词人。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叶著秋声。凉鬓堪惊”两句点明了时节,同时也流染了萧瑟的气氛,为全词奠定了感情基调。
B.“满城明月半窗横”描写的是皓月当空、明月当窗的夜晚美景,寄寓了诗人愉悦惬意的心情。
C.“未晓偏醒”中“偏”字意涵丰富,强调了天未亮不想醒却醒了,写出了词人内心的不情愿。
D.“起舞”二字运用了贤人祖逖“闻鸡起舞”的典故,抒发了诗人报国效忠、收复河山的伟大志向。
【小题2】苏轼《赤壁赋》中写到了“曹孟德”,这首词的下片也写到了“曹孟德”,请分析它们表情达意的不同之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6-30 11:07:3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三忠堂记

岳珂

庐陵号多士,儒先名臣,今古辈出,里人图所以尊显风厉以垂无穷者。嘉泰四年八月,始为堂,县以祀三忠。时周益公在里居,春秋七十有九矣,是岁多不怿,稍谢碑版之请,不肯为。一日,韦布款其门者百数,阍辞焉,弗可,乃强为通。益公方卧,奋然起曰:“是当作。”即为属稿,文不加点而成,邑人惬望。四方闻其复秉笔,求者沓至,益公实病矣。其冬十月,遂,盖绝笔焉。

后四年,余得录本于李次夔,其文曰:“文章,天下之公器,万世不可得而私也;节义,天下之大闲,万世不可得而逾也。吉为江西上郡,自皇朝今,二百余年,兼是二者,得三公焉。曰欧阳,以六经粹然之文,崇雅黜浮,儒术复明,遂以忠言直道,辅佐三朝,士大夫翕然尊之,天子从而谥曰文忠,莫不以为然。南渡抢攘,右相杜充,拥众臣虏,金陵守陈邦光就降,惟通判杨邦乂戟手骂贼,视死如归,国势凛凛,士大夫复翕然尊之,天子从而褒赠之,赐谥曰忠襄,则又莫不以为然。时宰议礼,众论汹汹,惟一编修官胡铨毅然上书,乞斩相参、虏使,三纲五常赖以不坠,士大夫复翕然尊之,厥后天子从而褒赠,赐以忠简之谥,则又莫不以为然。是之谓三忠。虽然此邦非无宰相,如刘冲之在朝,尝力荐文忠,留置翰苑,又引富文忠公弼共政,今姓名著在勋臣之令,而谥则未闻,子瑾孙僴,俱为待制,迄不能请,矧被遇之从臣乎?夫然后知节以一惠,天子犹不敢专,亦必士大夫翕然尊之,乃可得耳。”

其后楼宣献铭益公墓,称其精确简严,士谓纪实。益公谥文忠。余谓它日有尚贤者在位,隮配其间,尚可谓四忠也。

(选自《桯史》,有删改)

注:①风厉:鼓励,劝勉。②韦布:韦带布衣,借指寒素之士,平民。③大闲:基本的行为准则。④抢攘:纷乱貌。⑤矧:况且。⑥隮配:隮祔,配附。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其冬十月    ________
(2)自皇朝今    ________
(3)后天子从而褒赠    ________
【小题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庠:这中指学校。周代称呼地方学校叫庠。如《寡人之于国也》中的“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B.薨:古代根据人的社会地位,称皇帝、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文中是指周益公因病去世。
C.通判:官名。位居知府之下,掌管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对州府的长官有监察的责任。
D.翰苑:翰林院的别称,中国古代以文学供奉宫廷的官署。长官为掌院学士,属官有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统称翰林。
【小题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子犹不敢专,亦必士大夫翕然尊之,乃可得耳。
(2)请略陈固陋。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报任安书》)
【小题4】结合第一小节,概括周益公能够配谥“文忠”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