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两首绝句,回答问题。
初入淮河四绝句
杨万里
其一
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
何必桑乾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
其二
刘岳张韩宣国威,赵张二相筑皇基。
长淮咫尺分南北,泪湿秋风欲怨谁?
注:①桑乾:亦作“桑干”。桑干河为永定河上游。桑干河流域当时已沦入金人之手。②中流:指淮河的中流线,为宋、金的分界线。③刘岳张韩:刘錡、岳飞、张俊、韩世忠。④赵张:赵鼎和张俊,都曾任相。
【小题1】其一中诗人 “意不佳”的原因有哪些?
【小题2】其二全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样的好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2-02 10:37:3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泉石膏肓记

杨万里

①绍熙壬子九月十六日,予以废疾至自金陵,因念平生无它好,独好泉石,而故居乃土山,安所得石?忽乡友王信臣及其犹子子林艘永新怪石以遗予,予喜甚,曰:“子犯所谓‘天赐’者。”亟召匠,饤饾为假山。友人王才臣见之,谯予曰:“先生居真山而又为假山,将谁绐?”予笑曰:“予敢绐人耶?聊自绐耳。”才臣曰:“有石而无泉,非缺欤?”予偶思去假山三十步而近,旧有一泉而堙,即命浚焉。泉洌以猛,因接筒引之。又于假山之前十步之间,甓一小方池,深尺,广五之,泥与泉其深各半,植以芙蕖,杂以藻荇,每疏泉自筒入地中,伏之假山之趾,仰而出于石罅,闭而激之,则为机泉,喷珠跃玉,飞空而上,若白金绳焉,与假山相高比。开而迭之,则为流水。其将至也,若哽若咽引,若嗔若叱驯,然后淆然而上,决决而流心钊,流而入于池,其流有文利,其入有声。顷刻之间,通塞万变,观者四顾,莫测所来。予因生致小鱼善游而喜浮□,畜之池二十许尾,先十后十,每浮而出也,后者不先夫先者,若“徐行后长者”之为者,余固异之。其始畏人,不浮,人至则隐于荷盘荇带之下,去则显。其后渐与人习,圉圉洋洋若与人为玩;既而复隐,若耻以身供人之玩者,予益异之。予间以食食之,每食至必出,久之若疑夫食之饵己者,复不出,予益异之。因命其泉石之上小轩曰“泉石膏肓”。
②或曰:“膏肓之疾,医缓云不可为剖,后世乃有法可艾也。”予曰:“膏肓,有法可艾也;泉石膏肓,无法可艾也。有法可艾,予亦不艾也!”一笑而书之。
注①犹子:侄子。②饤饾:比喻堆叠、杂凑。③医缓:泛指良医。
【小题1】可填入第①段□处的虚词是
A.也
B.者
C.矣
D.焉
【小题2】作者与王才臣对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王才臣因为误解作者本意,直言作者弄虚作假。
B.作者如实相告,自己所为不是欺人,而是自欺。
C.王才臣不仅理解作者的癖好,也深知泉石之趣。
D.王才臣是难得的诤友,作者有知错能改的雅量。
【小题3】阅读第①段画线句,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泉水之趣的。
【小题4】文章围绕“泉石膏肓”,层层展开,请对此加以分析。

同类题5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李台州传

[宋]杨万里

李台州名宗质,字某,北人,不知何郡邑。母展,妾也,生宗质而靖康之乱,母子相失,宗质以父荫,既长,仕所至必求母,不得,姻家司马季思官蜀,宗质曰:“吾求母,东南无之,必也蜀?”之西,舟所经过州,若县若村市,必登岸,遍其地大声号呼,曰展婆,展婆。至暮,哭而归,不食,司马家人哀之,必宽警之, 饮泣强食,季思秩满东下,所经复然,不得。至荆州,复然。日旦夕号呼,嗌痛气惫,小憩于茗肆,垂涕。

坐顷之,一乞媪至前,揖曰:“官人与我一文两文。”宗质起揖之坐,礼以客主,既饮茗,问其里若姓。媪勃然怒曰:“官人能与我几钱,何遽问我姓名?我非乞人也。”宗质起敬,曰:“某皇恐,上忤阿婆,愿霁怒,试言之,何害?怒火乡邻或亲族也,某倒囊钱为阿婆寿。”媪喜曰:“老婆姓异甚,不可言。”宗质力恳请,忽曰:“我姓展。”宗质瞿然起,抱之,大哭曰:“夫人,吾母也。”媪曰:“官人勿误吾儿有验右腋有紫痣其大如杯。”宗质拜曰:“然。”右袒示之,于是母子相持而哭,观者数十百人,皆叹息涕下。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所经复然,不得
(2)宗质起敬,
【小题2】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生宗质而靖康之乱(__________)
A.忧患   B.遭逢   C.受难   D.触犯
(2)之西(__________)
A.使……跟从    B.随行   C.依从   D.取法
【小题3】下列为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官人勿误吾儿/有验右腋/有紫痣/其大如杯
B.官人勿误吾/儿有验右腋/有紫痣/其大如杯
C.官人勿误/吾儿有验/右腋有紫痣/其大如杯
D.官人勿误吾/儿有验/右腋有紫痣/其大如杯
【小题4】请把第二段划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某皇恐,上忤阿婆,愿霁怒,试言之,何害?
【小题5】文中有两处对宗质寻母的经过进行了侧面描写,试找出来并分析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