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暮春三首 (其一)
朱淑真
才过清明春意残,落花飞絮便相关。
衔泥燕子时来去,酿蜜蜂儿自往还。
风静窗前榆叶闹,雨余墙角藓苔斑。
绿槐高柳浓阴合,深院人眠白昼闲。
【注释】①朱淑真:南宋著名女诗人。
【小题1】结句“闲”字含义丰富,谈谈你的理解。
【小题2】本诗是如何表达情感的?请结合颈联和尾联作赏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2-09 02:16:4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各题。

秋日酬王昭仪

汪元量①

愁到浓时酒自斟,挑灯看剑泪痕深。

黄金台②愧少知己,碧玉③调将空好音。

万叶秋风孤馆梦,一灯夜雨故乡心。

庭前昨夜梧桐语,劲气④萧萧入短襟。

注①汪元量:南宋末人,以善琴供奉内廷。南宋亡,汪元量与王昭仪俱被掳北去。②黄金台:在今河北易县东南十八里,燕昭王置千金于其上,以延天下士,遂以为名。③碧玉:“碧玉歌者,宋汝南王所作也。碧玉,汝南王妾名。”(《乐苑》)④劲气:寒气。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挑灯看剑”化用辛弃疾《破阵子》词中“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成句,浑然再现了一个报国无门的志士形象。“泪痕深”三字则显示了一个宫廷乐师在亡国之后的心理状态。
B.颔、颈两联,一叹知音少,一抒故乡情,既应题,表明只有王昭仪方能引为知己,又以家乡之思暗寓亡国之痛,显示出作者的创作意图。
C.颔联前句说空有黄金之台,后句说枉调碧玉之歌,反复陈述的既是作者同王昭仪在元大都的孤寂处境和悲怆情怀,又含有他们洁身自好,不与元人贵族和宋室降臣们为伍的坚贞节操。
D.尾联故意宕开,由写景转入抒情,用梧桐语、劲气构成凄切悲凉的意境,为上文中已经酝酿出来的感情设计了大自然的深沉回响,因而使作者的“浓”愁有充溢寒空、侵凌肌肤之势。
【小题2】诗的颈联“万叶”“一灯”两词颇有韵味,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