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各题。
初发夷陵
①
陆游
雷动江边鼓吹雄,百滩过尽失途穷。
山平水远苍茫外,地辟天开指顾中。
俊鹘
②
横飞遥掠岸,大鱼腾出欲凌空。
今朝喜处君知否,三丈黄旗舞便风。
【注】①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年),陆游在度过八年的川陕生活之后,奉诏东归,往临安廷对此诗是他从夷陵(在今湖北宜昌)出发时所作。②鹘:一种鹰类的猛禽。
【小题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这首诗的写法很像杜甫的《登高》,全篇着眼时空距离的展示,有咫尺万里的气势。
B.湍急的江流和一个接着一个的险滩,使人感到心惊胆破的危险,表明诗人已经走到了绝境之中。
C.“地辟天开”是耳目所不及的,却偏要说在“指顾”之中,又把延伸的空间扯远了。
D.俊鹘是“横飞”,大鱼是“腾出”,纵横交错自上而下,从小处落笔写得细致入微。
E. 杜诗妙在将立意恢宏与笔触细腻等对立的审美范畴和谐统一,陆游诗深得此中三昧。
【小题2】作者因何而“喜”?全诗是怎样体现这一情感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11-06 04:05:3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①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②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注释:①塞上长城,南朝刘宋的名将檀道济,曾自许为“万里长城”。②出师,诸葛亮伐 魏,临行时上表后主刘禅,后人称为《出师表》。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慨叹国事艰难,追述年轻时期盼收复失地的豪情壮志。
B.颔联集中描写宋军在镇江、南郑两地英雄抗金的战斗情景。
C.颈联抒情悲愤,感叹生平抱负未得施展,却早生华发。
D.尾联饱含诗人对诸葛亮的失望之情,并表达了再次出征的决心。
【小题2】诗歌用典恰到好处,请结合诗句内容作简要赏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感旧
陆游
当年书剑揖三公,谈舌如云气吐虹。
十丈战尘孤壮志,一簪华发醉秋风。
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
奇士
①
久埋巴硖骨,灯前慷慨与谁同?
(注)①奇士:指陆游在巴蜀结识的好友独孤策,此时已故去十年。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诗首联开篇点题,“当年”呼应了题目中的“旧”字,后半句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出雄壮的气势。
B.颔联“壮志”与“秋风”形成鲜明对比,表明自己虽然在战场上勇于冲锋陷阵,怎奈年岁已高,打起仗来未免心有余力不足,令人感叹。
C.颈联表达出自己的理想与现实状况的强烈反差。梦中时常还想着在北方杀敌,收复失地,可现实却只能身老乡野。
D.尾联诗人运用借代手法,想起已经故去十年的好友,感慨自己再也没有机会与志趣相投的好朋友相互鼓励。
E. 本诗整体风格苍凉悲壮,这种风格的形成与全诗所表达的沉痛情感有关,也与诗人所选取的典型形象相关。
【小题2】作品中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南乡子
陆 游
早岁入皇州。尊酒相逢尽胜流。三十年来真一梦,堪愁。客路萧萧两鬓秋。
蓬峤偶重游。不待人嘲我自羞。看镜倚楼俱已矣,扁舟。月笛烟蓑万事休。
请分析这首词运用的艺术手法。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临安春雨初霁》
南宋 陆游①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注:①1186年,被罢官六年后的陆游被重新起用,代理严州军州事,临行前,宋孝宗说:“严陵山水胜处,职事之暇,可以赋咏自适。”显然表明朝廷对他无意重用。
【小题1】对该诗的鉴赏,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中写客中春感,有厌倦风尘之意。陆游长期沉浮宦海,壮志未酬,郁悒的情怀在诗中也隐约有所体现。
B.颔联写诗人看破人生世相后的闲适心情,卧居小楼静听春雨,想象杏花连夜开放,好不惬意。
C.颈联写诗人闲居小楼写字品茶消磨时光。诗人毕竟放不下未酬之志,故以此自嘲,表明自己不能建功立业的焦虑郁闷。
D.尾联写诗人不愿在京城堕落于风尘,决定趁着清明时节还乡,从此隐遁山林,尽享山林之乐。
【小题2】“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夜泊水村
①
陆 游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
②
,诸君何至泣新亭
③
。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注释:①诗人闲居山阴时,于淳熙九年(1182)秋写作了此诗。②“绝大漠”,典出《汉书·卫将军骠骑列传》,是汉武帝表彰霍去病之语。③“泣新亭”,典出《世说新语·言语》,“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风景不殊,正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同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诗人退居乡野、久离疆场、无缘抗敌的落寞怅惘。“羽箭久凋零”,足见其闲居的郁闷。
B.第二句使用典故感叹“敌未灭,大功未成”的失落,抒发诗人壮志未酬的情怀,为全诗奠定了悲愁的基调。
C.“犹堪”二字道出诗人的无奈,在国难当头之时,年老的诗人,只能想像着如霍去病那样驰骋大漠、浴血沙场。
D.诗人借“泣新亭”的典故,表达了对那些在国家山河破碎之际或醉生梦死或懦弱昏庸的大小官员的不满。
E. 尾联写诗人闲泊水村,卧听新雁落在荒寒的汀州上,景象闲静,既点明了诗的题面,又借景抒情、以景结情。
【小题2】诗的颈联抒写了什么感情?请简析。
相关知识点
文章作者
中国古代文学
南宋
陆游(1125-1207)
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