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各题。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小题1】“春蚕食叶”喻指_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凉”字暗示廓之应试前的紧张心情。
B.“鹏北海,凤朝阳”描摹出廓之的满怀豪情。
C.词作多处用典,体现了辛词“掉书袋”的特点。
D.送别词作往往情感感伤,本词格调豪迈昂扬。
【小题3】赏析本词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6-14 04:42:5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蝶恋花•戊申元日立春席间作
辛弃疾
谁向椒盘簪彩胜?整整韶华,争上春风鬓。往日不堪重记省,为花长把新春恨。
春未来时先借问。晚恨开迟,早又飘零近。今岁花期消息定,只愁风雨无凭准。
(注)①词人罢职闲居上饶,作此词时49岁,此前两个月,太上皇赵构驾崩,孝宗即位。②椒盘:旧俗,正月初一各家以盘盛椒进献家长,号为椒盘。③彩胜:即幡胜。宋士大夫家多于立春之日剪彩绸为春幡,或悬于家人之头,或缀于花枝之下,以为戏。④整整:词人家中婢女。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蝶恋花”是词牌,“戊申”是干支纪年,“元日”指每年的立春之日,“席间作”指在宴席中写了这首词。
B.“争上春风鬓”写了整整等人争着从椒盘中取出春幡,插上两鬓的热闹景象,这触发了词人一系列联想。
C.这首词的上片通过节日里众人的欢乐而自己索然无味的描写,反衬出了词人与众不同的感伤情怀。
D.“晚恨开迟,早又飘零近”的意思是花开晚了让人等得不耐烦,开早了又让人担心它很快凋谢。
E. 这首词写了作者从节日的喜到往事不堪回首的悲,到借问花期的恨,到花期已定的喜,到风雨无定的愁的复杂心理变化。
【小题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沁园春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
(宋)辛弃疾
杯汝来前!老子今朝,点检形骸。甚长年抱渴,咽如焦釜;于今喜睡,气似奔雷。汝说“刘伶,古今达者,醉后何妨死便埋”。浑如此,叹汝于知己,真少恩哉!
更凭歌舞为媒。算合作平居鸠毒猜。况怨无小大,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为灾。与汝成言,勿留亟退,吾力犹能肆汝杯。杯再拜,道“麾之即去,招则须来”。
(注)①《晋书•刘伶传》载,刘伶纵酒放荡,经常乘一辆车,带一壶酒,令人带着锄头跟随,并说“死便掘地以埋”。②鸩毒:用鸩鸟羽毛制成的剧毒,溶入酒中,饮之立死。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咽如焦釜”“气似奔雷”,以比喻兼夸张的手法极写作者对酒的渴望与贪恋。接着“汝说”三句,是酒杯对主人责问的答辩。
B.“汝说‘刘伶,古今达者,醉后何妨死便埋’”几句,既惊讶于杯的冷酷无情,又似不得不承认其中有几分道理。
C.下片以一“更”字领起,使已软的语气又强硬起来,给人以一张一弛之感。古人设宴饮酒大多以歌舞助兴,而这种场合也最易饮酒过量伤身。
D.“况怨无小大,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为灾。”作者深刻反省自己过分沉溺于所爱之酒,以至于酿成灾祸。
E. 全词通过“我”与杯的问答,风趣地展现了作者放荡不羁的一面,也委婉地流露出对现实的失望和心中的苦闷。
【小题2】请结合全词,分析这首词的语言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