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仙·望庐山
张辑
迢递关山身历遍,烟霞胜处曾游。九江江畔系孤舟。匡庐如画里,南望插天淳。
瀑布香炉齐五老,层层爽气陵秋。何须魂梦觅瀛洲。云松终可卜,我与谪仙俦。
(注)①匡庐:庐山,②香炉,五老:庐山山峰。③陵秋:衰飒的深秋。④卜:卜居,择地而居。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临江仙”是本词的词牌,是填词用的曲调名,决定了词的格式,“望庐山”是词的题目。
B.本词写词人乘船过九江、停船望庐山的见闻感受:上片重在叙事写景,下片重在抒情说理。
C.词人游遍名山大川,对于一般的山水已不觉新奇,望庐山却有“如画”的感觉,先抑而后扬。
D.词人写香炉峰上瀑布溅起的水花与五老峰齐平,并以庐山秋意衰筑反衬了登山的高昂兴致。
E. 词人想在神奇秀美的庐山择地面居,表明词人对庐山的赞美、对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小题2】“何須魂梦觅瀛洲。云松终可卜,我与谪仙俦”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6-14 11:31:1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二)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各题。
杜鹃花
真山民
愁锁巴云往事空,只将遗恨寄芳丛。归心千古终难白,啼血万山都是红。
枝带翠烟深夜月,魂飞锦水旧东风。至今染出怀乡恨,长挂行人望眼中。
注①真山民,宋朝遗民,真名不详。宋亡后隐姓埋名,好题咏,自称山民。②锦水:即锦江,在四川成都。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首联出句直写巴蜀之地愁云密布之景,暗点蜀国望帝失国后魂化杜鹃的传说,故国成空的浓重愁绪寓于眼前的愁云形象地托出,妙合无垠,且定下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B.首联对句紧承上句继续在写杜鹃鸟,仍然未写到杜鹃花,它传达出失国的诗人和杜鹃鸟同病相怜,都空念故国却无力回天只能留下遗恨的悲情,缠绵感人,聊以释怀。
C.颈联动静结合,前句写枝的静,深夜月色中杜鹃花的枝条在青雾笼罩下显得朦胧静美;后句写花的动,锦水之滨的杜鹃花在徐徐的东风中婀娜招摇,动人心魄。
D.颈联承上而来,杜鹃鸟声声叫曰“不如归去”,然而千年思归的苦心无处表白,竟啼叫出血,染红了万山的杜鹃花,眷恋、怨恨之情表达至此,堪称惊心动魄。
E. 尾联明写“行人”直言诗意,一个“染”字,使诗意由鸟到花再到行人自然贯穿,层层相扣。卒章表明诗意“怀乡恨”,此恨化为满山杜鹃,长挂望眼,永无绝期。
【小题2】本诗和白居易的《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鸣”)都写到杜鹃鸟,它们在诗歌情感表达上有什么不同作用?请结合诗句具体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