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踏莎行·甲午重九牛山作
[宋]刘克庄
日月跳丸,光阴脱兔,登临不用深怀古。向来吹帽插花人,尽随残照西风去。
老矣征衫,飘然客路,炊烟三两人家住。欲携斗酒答秋光,山深无觅黄花处。
(注)刘克庄(1187-1269),字潜夫,号后村,他一生仕途坎坷。吹帽插花人:暗指那些文采风流、俊逸落拓之士。③黄花:菊花。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词首二句以“跳丸”“脱兔”为喻,写出了时光流逝之急,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B.“登临不用深怀古”用明确的语言告诉读者,本词在内容上并非登高怀古之词。
C.“老矣征衫”一语双关,既写出了“征衫”已残旧破损,又写出词人已近暮年。
D.“炊烟三两人家住”勾勒出异乡的宁静安详的景象,反衬出词人内心的凄凉之感。
E. 本词上阕主要抒写登临牛山的感慨,下阕抒写客中孤寂落寞的心绪。
【小题2】“欲携斗酒答秋光,山深无觅黄花处”是全词的绝妙之句,请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和情感赏析其精妙之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1-26 12:01:1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游东林山水记
(宋)王质
绍兴二十八年八月三日欲夕,步自阛阓中出,并溪南行百步,背溪而西又百步,复并溪南行。溪上下色皆重碧,幽邃靖深,意若不欲流。溪未穷,得支径,西升上数百尺。既竟,其顶隐而青者,或远在一舍外:锐者如簪,缺者如玦,隆者如髻,圆者如璧。长林远树,出没烟霏:聚者如悦,散者如别,整者如戟,乱者如发,于冥蒙中以意命之。水数百脉,支离胶葛,经纬参错:迤者为溪,漫者为汇,断者为沼,涸者为坳。洲汀岛屿,向背离合;青树碧蔓,交罗蒙络。小舟叶叶,纵横进退:摘翠者菱,挽红者莲,举白者鱼;或志得意满而归,或夷犹容与若无所为者。山有浮图宫,长松数十挺,俨立门左右,历历如流水声从空中坠也。既暮不可留,乃并山北下,冈重岭复,乔木苍苍。月一眉挂修岩颠,迟速若与客俱。尽山足,更换二鼓矣。
翌日,又转北出小桥,并溪东行,又西三四曲折,乃姚君贵聪门。俯门而航,自柳竹翳密间,循渠而出。又三四曲折,乃得大溪,一色荷花。风自两岸来,红披绿偃,摇荡葳蕤,香气勃郁,冲怀罥袖,掩苒不脱。小驻古柳根,得酒两罂,菱芡数种。复引舟入荷花中,歌豪笑剧,响震溪谷。风起水面,细生鳞甲;流萤班班,若骇若惊,奄忽去来。夜既深,山益高且近,森森欲下搏人。天无一点云,星斗张明,错落水中,如珠走镜,不可收拾。隶而从者:曰学童,能嘲哳为百鸟音,如行空山深树间,春禽一两声,翛然使人怅而惊也;曰沈庆,能为歌声,回曲宛转,嘹亮激越,风露辅之,其声愈清,凄然使人感而悲也。
追游不两朝昏,而东林之胜殆尽。同行姚贵聪、沈虞卿、周辅及余四人。三君虽纨绮世家,皆积岁忧患;余亦羁旅异乡,家在天西南隅,引领长望而不可归。今而遇此,开口一笑,不偶然矣。皆应曰:“嘻!子为之记。”
(原文有删改)
(注)①阛阓(huán huì):市区。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竟,其顶隐而青者,或远在一舍外。
(2)聚者如悦,散者如别,整者如戟,乱者如发,于冥蒙中以意命之。
(3)或志得意满而归,或夷犹容与若无所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