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正月二十一日病后,述古[注]邀往城外寻春

苏 轼

屋上山禽苦唤人,槛前冰沼忽生鳞。

老来厌逐红裙醉,病起空惊白发新。

卧听使君鸣鼓角,试呼稚子整冠巾。

曲栏幽榭终寒窘,一看郊原浩荡春。

[注]述古:杭州知州陈襄,字述古。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屋上山禽苦唤,槛前冰沼生鳞,描绘出早春时节鸟儿清脆啼鸣、池塘冰消水动的画面。
B.诗中“红裙”一词所用手法与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红巾翠袖”相同。
C.“惊”写出诗人发现新增白发的震惊,“空”写出诗人面对年华老去的无力和无奈。
D.虽仍卧病在床,但听到友人邀约寻春的鼓角声便毅然起身,可见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小题2】诗歌的尾联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诗赏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5-06 03:36:4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西江月①
【宋】苏轼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②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注】①此词为苏轼被贬黄州作。其春夜行蕲水边,过酒家,饮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枕臂醉卧少休。拂晓,见乱山攒拥,流水淙淙,宛如仙境,书此词于桥柱上。②障泥:马鞯,垂于马两侧以挡泥土。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
A.此词所描绘的富有诗情画意的美景中,处处有“我”之色彩,景物成为塑造“我”的典型性格的凭据。词人不论是醉还是醒,是月夜还是春晨,都能“无入不自得”,随意而成趣,逐步展示词的意境。
B.“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写词人频临溪流,从马上下来,等不及卸下马鞯,即欲眠于芳草。既正面描绘出月下溪景之美,又表现了词人的喜悦心情。
C.作者在词中描绘出一个物我两忘、超然物外的境界,把自然风光和自己的感受融为一体,在诗情画意中表现自己心境的淡泊、快适,抒发了他乐观、豁达、以顺处逆的襟怀。
D.“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一句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琼瑶,本是美玉,这里代指月色,水月交辉,宛如晶莹剔透的珠玉。此句传神地写出水月之静美。
E.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一句用“解鞍欹枕”这个特写镜头表现出词人的随意豁达,而“杜鹃春晓”写出空山春晨的喧闹和生机。
【小题2】“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两句精妙,请简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