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审知,字信通,光州固始人。父恁,世为农民。唐广明中,黄巢犯阙,江、淮盗贼蜂起。有贼帅王绪者,自称将军,陷固始县,审知兄潮时为县佐,绪署为军正。蔡贼秦宗权以绪为光州刺史,寻遣兵攻之,绪率众渡江,所在剽掠,自南康转至闽中,入临汀,自称刺史。绪多疑忌,部将有出己之右者皆诛之。潮与豪首数辈共杀绪,其众求帅,乃刑牲歃血为盟,植剑于前,祝曰:“拜此剑动者为将军。”至潮拜,剑跃于地,众以为神异,即奉潮为帅。时泉州刺史廖彦若为政贪暴,军民苦之,闻潮为理整肃,耆老乃奉牛酒,遮道请留。潮因引兵围彦若,岁余克之,又平狼山贼帅薛蕴,兵锋日盛。
唐光启二年,福建观察使陈岩表潮为泉州刺史。大顺中,岩卒,子婿范晖自称留后,潮遣审知将兵攻之。逾年,城中食尽,乃斩晖而降,由是尽有闽、岭五州之地。潮即表其事,昭宗因建威武军于福州,以潮为节度、福建管内观察使,审知为副。
审知为观察副使,有过,潮犹加捶挞,审知无怨色。潮寝疾,舍其子延兴、延虹、延丰、延休,命审知知军府事。十二月丁未,潮薨,审知以让其兄审邽,审邽以审知有功,辞不受。审知自称福建留后,表于朝廷。唐末,为威武军节度、福建观察使,累迁检校太保,封琅琊郡王。梁朝开国,累加中书令,封闽王。是时,杨氏据江、淮,故闽中与中国隔越,审知每岁朝贡,泛海至登莱抵岸,往复颇有风水之患,漂没者十四五。后唐庄宗即位,遣使奉贡,制加功臣,进爵邑。
审知起自陇亩以至富贵每以节俭自处选任良吏省刑惜费轻徭薄敛与民休息。三十年间,一境晏然。同光元年,审知卒。
(节选自《旧五代史·卷一百三十四》)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寻遣兵攻之 寻:不久
B.潮犹加捶挞 挞:鞭打
C.自称福建留后,表于朝廷 表:表彰
D.三十年间,一境晏然 晏:安定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与王潮征战、升职受封有关的一组是(  )
①引兵围彦若,岁余克之 ②平狼山贼帅薛蕴  ③遣审知将兵攻之
④为福建管内观察使  ⑤累迁检校太保,封琅琊郡王  ⑥累加中书令,封闽王
A.①②④⑤ B.②③⑤⑥C.①②③④D.①③④⑥
【小题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审知起自陇亩/以至/富贵每以节俭/自处选任良吏/省刑惜费/轻徭薄敛/与民休息
B.审知起自陇亩/以至富贵/每以节俭自处/选任良吏/省刑惜费/轻徭薄敛/与民休息
C.审知起/自陇亩以至富贵/每以节俭自处/选任良吏/省刑惜费/轻徭薄敛/与民休息
D.审知起自陇亩/以至富贵/每以节俭自处选任/良吏省刑惜费/轻徭薄敛/与民休息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绪贪暴多猜忌,所到之处狂取豪夺,还将才能超过他的部将都杀掉,于是当时担任军正的王潮与众英豪一起杀了王绪。
B.泉州刺史廖彦若贪婪残暴,军民深受其苦,听说王潮治理严整,当地的老人们就捧着酒肉,拦路请求他留下。
C.王潮占有了闽、岭五州的疆域之后,又派王审知领兵攻打福建观察使陈岩的女婿范晖,最终范晖因弹尽粮绝投降。
D.王审知每年朝贡,都要航海到登莱靠岸,往返都要冒很大的风险。庄宗即位后,诏令加封他功臣,晋升爵位并增加封地。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6-15 04:57:3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送李材叔知柳州序
北宋曾巩
谈者谓南越偏且远,其风气与中州异。故官者皆不欲久居,往往车船未行,辄已屈指计归日。又咸小其官,以为不足事。其逆自为虑如此,故其至皆倾摇解弛,无忧且勤之心。其习俗从古而尔不然何自越与中国通已千余年而名能抚循其民者不过数人邪?故越与闽、蜀,始俱为夷,闽、蜀皆已变,而越独尚陋,岂其俗不可更与?盖吏者莫致其治教之意也。噫!亦其民之不幸也已。
彼不知由京师而之越,水陆之道皆安行,非若闽溪、峡江、蜀栈之不测。则均之吏于远,此非独优欤?其风气吾所谙之,与中州亦不甚异。起居不违其节,未尝有疾。苟违节,虽中州宁能不生疾邪?其物产之美,果有荔子、龙眼、蕉、柑、橄榄,花有素馨、山丹、含笑之属,食有海之百物,累岁之酒醋,皆绝于天下。人少斗讼,喜嬉乐。吏者唯其无久居之心,故谓之不可。如其有久居之心,奚不可邪?
古之人为一乡一县,其德义惠爱尚足以薰蒸渐泽,今大者专一州,岂当小其官而不事邪?令其得吾说而思之,人咸有久居之心,又不小其官,为越人涤其陋俗而驱于治,居闽、蜀上。无不幸之叹,其事出千余年之表,则其美之巨细可知也。然非其材之颖然迈于众人者不能也。官于南者多矣,予知其材之颖然迈于众人,能行吾说者,李材叔而已。
材叔又与其兄公翊仕同年,同用荐者为县,入秘书省,为著作佐郎。今材叔为柳州,公翊为象州,皆同时,材又相若也。则二州交相致其政,其施之速、势之便,可胜道也夫!其越之人幸也夫!其可贺也夫!  
(选自《曾巩集·卷四》)
【注】①李材叔:名献卿。②中州:中原地区,黄河中下游河南的古称。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其至皆倾摇解弛   解:松懈
B.未尝有疾  疾:疾病
C.花有素馨、山丹、含笑之属   属:类
D.可胜道也夫 胜:承担
【小题2】给文中划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其习俗从古/而尔不然/何自越与中国通已千余年/而名能抚循/其民者不过数人邪?
B.其习俗从古/而尔不然/何自越与中国通已/千余年而名能抚循其民者/不过数人邪?
C.其习俗从古而尔/不然/何自越与中国通已千余年/而名能抚循其民者/不过数人邪?
D.其习俗从古而尔/不然/何自越与中国通已/千余年而名能抚循/其民者不过数人邪?
【小题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南越与中原相通已有一千多年,其落后与当地官员不能用心治理教化有很大关系。
B.南越交通便利,风俗气候与中原相近,只是百姓不愿久居,才传言说那里落后。
C.古人治理乡县,能够以道德仁爱来教化百姓,无论治理之地大或小,都应当如此。
D.李材书与其兄李公翊同时被任命为南越官员,二人才干相当,作者对他们寄予厚望。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令其得吾说而思之,人咸有久居之心,又不小其官,为越人涤其陋俗而驱于治,居闽、蜀上。
(2)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3)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4)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墨池记
曾巩
①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
②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有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③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
【注】①张芝:字伯英,东汉大书法家,人称之为“草圣”。
【小题1】用自己的话概述“墨池”得名的由来。
【小题2】第②段中画线句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小题3】对“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他也想要推广墨池的景点来劝勉那些作学问的人吗?
B.或者也想推广王羲之苦学的事来勉励那些求学的人吗?
C.大概也是想推广墨池的景点来勉励那些求学的人吗?
D.或者也想推广王羲之苦学的事来勉励那些作学问的人吗?
【小题4】概括本文具体的写作缘由。
【小题5】从文意看,作者对《临川记》中所述“墨池”这一遗迹的由来尚有疑问,为何他还为“墨池”作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