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正义之立,在国
为法制,在军为纪律。治国而
缓法制者亡,理军而废纪律者败。法制非人情之所安,
然吾必驱之使就者,所以齐万民也;纪律非士心之所乐,然吾必督之使
循者,所以严三军也。
昔者,李广之为将军,其材气超绝,汉之边将无出其右者。盖以兵居郡者四十余年,以将军出塞者岁相继也,而大小之战七十余。遇以汉武之厚于赏功,自卫、霍之出,克敌
而取侯封者数十百人。广之吏士侯者亦且数辈,而广每至于败衄
①废罪,无尺寸之功
以取封爵,卒以失律自裁以当幕府之责。当时、后世之士,莫不共惜其材,而深哀其不偶
②也。
窃尝究之,
以广之能而遂至于此者,由其治军不用纪律,此所以勋烈、爵赏皆所不与,而又继之以死也。
夫士有死将之恩,有死将之令。知死恩而不知死令,常至于骄;知死令而不知死恩,常至于怨。善于将者,使有以死吾之恩,又有以死吾之令,可百战
而百胜也。虽然,死恩者私也,死令者职也。士未有以致其私,而有以致其职者,可战也。
盖私者在士,而职者在将。在士者难
恃,在将者可必故也。
夫部曲行阵、屯营顿舍,与夫昼夜之警严、符籍之管摄,皆所谓军之纪律。虽百夫之
率,不可一日辄废而缓于申严约束者也。
故以守则整而不犯,以战则肃而用命。今广
之治军,欲其人人
之自安利也。至于部曲、顿舍、警严、管摄一切弛略,
以便其私而专为恩,所谓军之纪律者,未尝用也。故当时称其宽缓不苛,士皆爱乐,而程不识乃谓:“士虽佚,乐
为之死敌,
然敌卒犯之,无以禁也。”此其恩不加令,而功之难必也。
(取材于《李广论》)
注释:①败衄:挫败损伤,多指战事失败。②不偶:这里指命运不好。
【小题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治国而缓法制者亡 缓:延迟 |
B.然吾必督之使循者 循:遵守 |
C.在士者难恃 恃:依靠 |
D.虽百夫之率 率:通“帅”,主将 |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在国为法制 乐为之死敌 |
B.克敌而取侯封者数十百人 可百战而百胜也 |
C.无尺寸之功以取封爵 以广之能而遂至于此者 |
D.今广之治军 欲其人人之自安利也 |
【小题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盖私者在士 为私情(作战),(主动权掌握)在士兵手中 |
B.故以守则整而不犯 所以用(它)防守就能军容严整而不可侵犯 |
C.以便其私而专为恩 以便他私自对士兵单独施加恩惠 |
D.然敌卒犯之 但是敌人突然袭击他们 |
【小题4】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然吾必驱之使就者,所以齐万民也。
②夫士有死将之恩,有死将之令。
【小题5】下列的理解和分析,
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汉武帝对有军功之人厚于封赏,自卫、霍开始,因军功封候的人很多。 |
B.李广才能出众且性格宽仁,其手下有很多将士均因其让功而受赏封侯。 |
C.时人多认为李广时运不济、命途多舛,但本文作者却并不认同此看法。 |
D.士兵们爱戴李广,也愿意拼死作战,因李广对他们宽容和缓、不严苛。 |
【小题6】作者认为为将者爱护士兵固然可贵,但更应该强调军纪。请根据文章最后两段说明作者更强调军纪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