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面对《望海潮》《雨霖铃》有关词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选取“桂子”“荷花”等意象突出杭州深秋时节的自然景观之美,极具概括性。
B.“羌管弄晴,菱歌泛夜”,极言百姓生活富足,不分昼夜,歌舞升平,此两句展现了一幅国泰民安的祥和景象。
C.“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描绘了一幅秋雨黄昏送别图,意境悲凉凄清,是典型的哀景写哀情手法。
D.“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虚写,“杨柳”“晓风”“残月”渲染了一种凄清的气氛,烘托了离别之苦。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6-12-28 12:02:2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对词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交代了离别的时间、地点和环境气氛。
B.“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表明作者在此情此景当中所产生的离情别绪和古人一样深。
C.“云树绕堤沙”一句,写入云的高树环绕着钱塘江堤的沙路,写的是江边之景。词人要我们将注意力转向从城市东南流过的钱塘江。
D.“怒涛卷霜雪”一句,写奔腾的江涛翻卷着雪白的浪花,是水上。“天堑无涯”一句,则补足钱塘江的雄伟、广阔和险要。
同类题2
有关《望海潮》一词,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词的上片,一开头就以鸟瞰式镜头摄下杭州全貌,点出杭州地理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所咏主题。
B.自“烟柳”一句开始,从多个方面描写杭州之美丽与繁华,例如写街巷河桥的美丽、居民住宅的雅致等。
C.“市列”三句只抓住“珠玑”与“罗绮”两个细节,便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反映出来。但词人缀以“竞豪奢”一语,表现了自己对普通市民奢侈生活的反感。
D.下片前半段专咏西湖,从湖山盛景、桂子荷花、昼夜笙歌、湖中人物四个方面描绘了它的美好风貌。
同类题3
阅读柳永的《望海潮》,回答问题。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1)词的上片赞美杭州,其中“形胜”“繁华”四字为点睛之笔,请找出词中描写“形胜”的句子,并描绘其所写景象。
答:
(2)“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采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同类题4
(题文)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第下列小题。
少年游
柳永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
①
?狎兴
②
生疏,酒徒萧索
③
,不似少年时。
注 ①前期:以前的期约。②狎兴:狂放游乐的兴致。③萧索:零散,稀少。
【小题1】(小题1)下列对这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这首词由秋日中的长安古道起笔,情调闲适,为全词的抒情做了铺垫。
B.“夕阳”至“目断四天垂”三句,绘出一幅空阔寥落的茫茫秋野之景。
C.“夕阳鸟外”是说飞鸟隐没在长空之外,而夕阳之隐没更在飞鸟之外。
D.“归云”乃作者自喻,“一去无踪迹”表现其归隐的洒脱和胸襟的豁达。
E. “不似少年时”,含有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眼下处境的失意之情。
【小题2】(小题2)“高柳乱蝉嘶”一句中“乱”字用得妙,请结合全词,分析其妙在何处?
同类题5
《望海潮》是投赠之作,这一写作目的对于它的内容和表现手法有什么样的影响?
相关知识点
文章作者
中国古代文学
北宋
柳永(约971-1053)
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