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望海潮》是投赠之作,这一写作目的对于它的内容和表现手法有什么样的影响?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4-04 02:12:3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李清照故居的一组是( )
①千秋绝唱消魂句 一卷高歌漱玉词
②东南形胜填词去 岸柳月残煮酒来
③锦书难托钗头凤 青渡再遇蝶恋花
④闺中苏辛传孤本 词里红瘦咏海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同类题2
对《望海潮》一词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望海潮》是一首投赠之作,所以在词的上片极力赞扬杭州自然环境之秀美、城市经济之繁荣。
B.词人先对杭州作了总体介绍:“东南形胜”,地理位置重要;“三吴都会”,社会条件优越;“钱塘自古繁华”,有着长期繁盛的历史。接着对“形胜”“都会”“繁华”这三个方面进行对比。
C.词的下片极写杭州黎民百姓之安居乐业。在“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四季皆美的西湖上,从早到晚都有游兴颇浓的人群,他们或“羌管弄晴”,或“菱歌泛夜”,一派祥和欢乐。
D.词的最后两句虽然有粉饰太平的味道,却也部分程度地反映了北宋初年繁荣奢靡的社会现实。
同类题3
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
望海湖
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1)请分析“怒涛卷霜雪”的写作手法。
(2)下片中的“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展现了怎样一幅场景?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小题1】这首词主要描绘了哪些离别的情景?请结合全词加以概括。
答:
【小题2】“杨柳岸,晓风残月”在写景上与“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有何不同?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试作简要分析。
答:
同类题5
阅读柳永的《望海潮》,回答问题。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1)词的上片赞美杭州,其中“形胜”“繁华”四字为点睛之笔,请找出词中描写“形胜”的句子,并描绘其所写景象。
答:
(2)“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采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相关知识点
文章作者
中国古代文学
北宋
柳永(约971-1053)
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