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对词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交代了离别的时间、地点和环境气氛。
B.“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表明作者在此情此景当中所产生的离情别绪和古人一样深。
C.“云树绕堤沙”一句,写入云的高树环绕着钱塘江堤的沙路,写的是江边之景。词人要我们将注意力转向从城市东南流过的钱塘江。
D.“怒涛卷霜雪”一句,写奔腾的江涛翻卷着雪白的浪花,是水上。“天堑无涯”一句,则补足钱塘江的雄伟、广阔和险要。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8-19 09:17:3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对下列语句的分析和鉴赏有误的一项是()
A.《南州六月荔枝丹》一文作者用诗句作为文题,既鲜明又形象,富于诗意,而且与本文广泛征引古代诗文的写法相映衬,突现了文章的文学情趣。
B.周朴园哦,侍萍!(低声)怎么,是你?鲁侍萍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周朴园你——侍萍?(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鲁妈)鲁侍萍朴园,你找侍萍么?侍萍在这儿。(此时的周朴园,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他怀念死去的,而无法接受活着的侍萍。而侍萍一方面有对往事的怨恨,另一方面却情不自禁地被周朴园三十年的纪念所打动,三十年后的侍萍仍与三十年前一样单纯而轻信。)
C.那漂亮、鲜艳、纯洁、迷人而又那么娇弱的姑娘,竟会那样好心肠地跑去救助一个如此可怜丑恶的家伙,那情景无论如何是很动人的,而这件事又发生在一个刑台上,那就更动人了。观众也都被感动了,大家拍着手喊道:“好极了,好极了!”(爱斯梅拉达给仇人喂水,民众为之欢呼,意味着善与爱可以唤醒人性中的良知,民众从观看行刑时的冷漠、咒骂到此时的欢呼,正说明了这一点。)
D.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这一句用了“点染”手法,“点”为点出情感的内涵,“念去去”点明离别之情,“染”是用景物来渲染所点明的情感,“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就是以景物进行渲染。)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小题1】词人描写了哪些离别情景?上片和下片所描写的景色有什么不同?(6分)
【小题2】从“情”和“景”的关系入手,分析整首词具有怎样的意境。(5分)
同类题3
课文中《雨霖铃》上下片分别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同类题4
下列对柳永《雨霖铃》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A.开首三句道出时间、地点、景物,以凄清景色揭开了离别的序曲。
B.“都门”三句,离别时的场景描写,惜别之情真实可感。
C.“念去去”三句,则承上启下,千里烟波,楚天空阔,设想别后的道路遥远而漫长。
D.“今宵”三句实写别后的凄清画面,以景写情。
相关知识点
文章作者
中国古代文学
北宋
柳永(约971-1053)
《雨霖铃》
《望海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