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对下列词句中加横线词语,所含手法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清秋节:借代,用凄清的秋代指中秋节。
A.云树绕堤沙,怒涛卷
霜雪
霜雪:比喻,用白色的霜雪比喻卷起的浪涛,以静写动。
B.异日图将好景,归去
凤池
夸凤池:借代,凤池即凤凰池,对中书省的美称,这里代指朝廷。
C.留恋处,
兰舟
催发兰舟:借代。兰舟是木兰木做的船,对船的美称,这里代指舟子。
D.更那堪,冷落
清秋节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6-12-28 12:02:2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著名词作家均属于婉约派的一项是:()
A.温庭筠、柳永、李清照、姜夔
B.李煜、苏轼、陆游、辛弃疾
C.苏轼、陆游、温庭筠、李煜
D.柳永、李清照、陆游、辛弃疾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下列各题。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小题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三句在全词中具有怎样的作用?
【小题2】《雨霖铃》一词的词眼是什么?
同类题3
课文中《雨霖铃》上下片分别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同类题4
有关《望海潮》一词,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一开头就以鸟瞰式镜头摄下杭州全貌,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
B.自“烟柳”以下,从各个方面描写杭州之形胜与繁华,例如写街巷河桥的美丽、居民住宅的雅致等。
C.“市列”三句只抓住“珠玑”与“罗绮”两个细节,便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反映出来。但词人缀以“竞豪奢”一语,表现了自己对普通市民穷奢极侈生活的反感。
D.下阕前半段专咏西湖,从湖山盛景、四时风物、昼夜笙歌、湖中人物四个方面描绘了它的美好风貌。后半段总结前文,赞美太守。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小题。
八声甘州 柳永(宋)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心。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长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①知我倚阑干处,正恁②凝愁。
注释:①争:怎么。②恁:这样。
【小题1】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全词上阕写登临所见之景,下阕抒写怀远思归之情。
B.“一番洗清秋”意思是雨后秋天傍晚清朗得如同洗过。
C.“苒苒物华休”意思是一切欢乐美好的过去都结束了。
D.“何事苦淹留”意思是为什么要长久地在异乡停留呢。
E. “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意思是多次错过辨认远方归舟。
【小题2】从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阕“想佳人妆楼长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的妙处。
相关知识点
文章作者
中国古代文学
北宋
柳永(约971-1053)
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