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张仁愿,华州下邦人也。本名仁宣,以音类睿宗讳改焉。少有文武材干,累迁殿中侍御史。时有御史郭霸上表称则天是弥勒佛身,凤阁舍人张嘉福与洛州人王庆之等请立武承嗣为皇太子,皆请仁愿连名署表,仁愿正色拒之,甚为有识所重。万岁通天二年,监察御史孙承景监清边军,战还,书战图以奏。每阵必画承景躬当矢石、先锋御贼之状,则天叹曰:“御史乃能尽诚如此!”擢拜右肃政台中丞,令仁愿叙录承景下立功人。仁愿未发都,先问承景对阵胜负之状。承景身实不行,问之皆不能对,又虚增功状。仁愿廷奏承景周上之罪,于是左迁崇仁令,擢仁愿为肃政台中丞、检校幽州都督。三年,突厥入寇。朔方军管沙吒忠义为所败。诏仁愿摄御史大夫,代忠义统众。仁愿至军而贼众已退,乃蹑其后,夜掩大破之先朔方军北与突厥以河为界河北岸有拂云神祠突厥将入寇必先诣祠祭酹求福因牧马料兵而后渡河时突厥默啜尽众西击突骑施娑葛,仁愿请乘虚夺取漠南之地,于河北筑三受降城,首尾相应,以绝其南寇之路。太子少师唐休璟以为两汉已来,皆北守黄河,今于寇境筑城,恐劳人费功,终为贼虏所有,建议以为不便。仁愿固请不已,中宗竞从之。仁愿在朔方,奏用监察御史张敬忠、何鸾、长安尉寇泚、鄂县尉王易从、始平主簿刘体微分判军事,太子文学柳彦昭为管记,义乌尉晁良贞为随机。敬忠等皆以文吏著称,多至大官,时称仁愿有知人之鉴。景龙二年,拜左卫大将军、同中书门下三品,累封韩国公。春还朝,秋复督军备边。中宗赋诗祖饯,赏赐不可胜纪。寻加镇军大将军。睿宗即位,以老致仕。开元二年卒,赠太子少傅,傅物二百段,命五品官一人为监护使。
(节选自《旧唐书张仁愿传》)
【小题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夜掩大破之先/朔方军北与突厥以河为界河/北岸有拂云神祠/突厥将入寇/必先诣祠祭酹求福/因牧马料兵而后渡河
B.夜掩大破之/先/朔方军北与突厥以河为界/河北岸有拂云神祠/突厥将人寇/必先诣祠祭酹求福/因牧马料兵而后渡河
C.夜掩大破之/先/朔方军北与突厥以河为界河/北岸有拂云/神祠突厥将入寇/必先诣祠祭酹求福/因牧马料兵而后渡河
D.夜掩大破之先/朔方军北与突厥以河为界/河北岸有拂云神祠/突厥将入寇/必先诣祠祭酹求福因/牧马料兵而后渡河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讳即避讳,帝制时代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必须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这是避讳的一条总原则。
B.表即奏表,是古代臣属向帝王进言陈事的文书。“临表涕零,不知所言”中的“表”即诸葛亮在决定北上伐魏,夺取长安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
C.祖是古代饯行的一种隆重仪式,祭路神后,在路上设宴为人送行。《荆轲刺秦王》中“至易水上,既祖,取道”也举行了这种仪式。
D.五品即九品官阶的第五级。九品是中国古代官吏的等级。曹魏开始定官阶为九品,如相国为第一品,知县为第九品等。从第一品到第九品共九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仁愿守正不阿,忠于李唐。凤阁舍人张嘉福等人请求将武承嗣立为皇太子,并邀请张仁愿一起签名上表,遭到他严辞拒绝。
B.张仁愿善于明察,坚持原则。监察御史孙承景报告作战情况,受到武则天高度赞扬。张仁愿弹劾孙承景欺君犯上,结果孙承景被贬官。
C.张仁愿作战勇敢,御敌有方。突厥入侵,张仁愿临危受命,大败敌军。并奏请乘机夺取漠南,修筑城堡,后因唐休璟的反对而作罢。
D.张仁愿知人善任,唯才所宜。朔方任职期间,他奏请任用张敬忠、何鸾、寇流、王易从等人,这些人都著称于世,许多人做到高官。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承景身实不行,问之皆不能对,又虚增功状。
(2)朔方军总管沙吒忠义为贼 愿摄御史大夫,代忠义统众。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3-24 05:01:2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贺瑰,字光远,濮州人也。事郓州朱宣为都指挥使。梁太祖攻朱瑾于兖州,宣遣瑰与何怀宝、柳存等以兵万人救兖州,瑰趋待宾馆,欲绝梁饷道。梁太祖略地至中都,得降卒,言瑰等兵趋待宾馆矣!以六壬占之,得“斩关”,以为吉,乃选精兵夜疾驰百里,期先至待宾以逆瑰,而夜黑,兵失道。旦至钜野东遇瑰兵击之瑰等大败。瑰走,梁兵急追之,瑰顾路穷,登冢上大呼曰:“我贺瑰也,可勿杀我!”太祖驰骑取之,并取怀宝等数十人,降其卒三千余人。是日,大风扬沙蔽天,太祖曰:“天怒我杀人少邪?”即尽杀降卒三千人,而系瑰及怀宝等至兖城下以招瑾,瑾不纳,因斩怀宝等十余人,而独留瑰。瑰感太祖不杀,誓以身自效。从太祖平青州,以为曹州刺史。太祖即位,累迁相州刺史。末帝时,迁左龙虎统军,宣义军节度使。
②贞明元年,魏兵乱,贺德伦降晋,晋王入魏州。刘掞败于故元城,走黎阳,贝、卫、洺、磁诸州皆入于晋。晋军取杨刘,末帝乃以瑰为招讨使,与谢彦章等屯于行台。晋军迫瑰十里而栅,相持百余日。瑰与彦章有隙,伏甲杀之,庄宗喜曰:“将帅不和,梁亡无日矣!”乃令军中归其老疾于邺,以轻兵袭濮州。瑰自行台蹑之,战于胡柳陂,晋人辎重在阵西,瑰军将薄之,晋军乱,斩其将周德威,尽取其辎重。军已胜,阵无石山,日暮,晋兵仰攻之,瑰军下山击晋军,瑰大败,晋遂取濮州,城德胜,夹河为栅。瑰以舟兵攻南栅,不能得,还军行台,以疾卒,年六十二,赠侍中。有子光图。

(《新五代史·列传·梁臣传》节选)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梁太祖地至中都(___________)
(2)瑰军将之(____________)
【小题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期先至待宾以
A. 迎战   B. 违背   C. 辜负   D. 欺诈
(2)誓以身自
A.效法   B.奉献   C.证明   D.验证
【小题3】把第②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瑰以舟兵攻南栅,不能得,还军行台,以疾卒,年六十二,赠侍中。
【小题4】用“/”为第①段画线部分断句(限断三处)。
旦至钜野东遇瑰兵击之瑰等大败
【小题5】根据第②段文意,具体分析晋军最终获得胜利的原因。
【小题6】《四库全书总目》评价《新五代史》称:“叙述祖《史记》,故文章高简”,认为其文笔简洁,叙事生动,与《史记》不相上下。你认为本文的写法是否符合这种评价?请予以分析。

同类题2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梅圣俞诗集序
欧阳修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予友梅圣俞,少以荫补为吏,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困于州县,凡十余年。年今五十,犹从辟书,为人之佐,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昔王文康公尝见而叹曰:“二百年无此作矣!”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雅、颂,以歌咏大宋之功德,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欤!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
圣俞诗既多,不自收拾。其妻之兄子谢景初,惧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阳至于吴兴以来所作,次为十卷。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
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卒于京师,余既哭而铭之,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余篇,并旧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为一十五卷。呜呼!吾于圣俞诗论之详矣,故不复云。
庐陵欧阳修序。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少达而多穷  达:显贵,得志。
B.不求苟说于世    说:劝说,劝诫。
C.世徒喜其工 工:工巧,精巧。
D.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    尤:优异,杰出。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盖愈穷则愈工    则耻师焉
B.辄抑于有司 善假于物也
C.乃徒发于虫鱼物类 其智乃反不能及
D.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    余嘉其能行古道
【小题3】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段的议论看似与梅圣俞及其诗集无关,其实这正是作者有感于梅圣俞的遭际而发,以此领起全文,高屋建瓴,不同凡响。
B.第二段对梅圣俞生平的叙述则成为首段“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 观点的有力佐证,且内容完全属于序言的题中应有之意。
C.本文题为诗集作序,却对诗集评论甚少,不无遗憾。
D.后两段叙述诗集的收集情况并交代作序的原由,简明得体,要言不烦。
【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
【小题5】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
⑵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

同类题4

徐有功执法公正

《新唐书》

时博州刺史琅邪王冲,责息钱于贵乡,遣家奴督敛,与尉颜余庆相闻知,奴自弓矢还。冲坐逆诛,魏州人告余庆豫冲谋,后令俊臣鞫治,以反状闻。有司议:“余庆更永昌赦,法当流。”侍御史魏元忠谓:“余庆为冲督偿通书,合谋明甚,非曰支党,请诛杀,籍其家。”诏可。有功曰:“永昌赦令:‘与虺贞同恶,魁首已伏诛,支党未发者之。’《书》曰:‘歼厥渠魁。’律以‘造意为首’,寻赦已伏语,则魁首无遗。余庆赦后被言,是谓支党。今以支为首,是以生入死。赦而复罪,不如勿赦;生而复杀,不如勿生。窃谓朝廷不当尔。”后怒曰:“何谓魁首?”答曰:“魁者,大帅;首者,元谋。”后曰:“余庆安得不为魁首?”答曰:“若魁首者,虺贞是已。即已伏诛,余庆今方论罪,非支党何?”后意解,乃曰:“公更思之。”遂免死。当此时,左右及卫仗在廷陛者数百人,皆缩项不敢息,而有功气定言详,嶻然不桡

左司郎中,转司刑少卿。与皇甫文备同按狱,诬有功纵逆党。久之,文备坐事下狱,有功出之。或曰:“彼尝陷君于死,今生之,何也?”对曰:“你所言者私忿,我所守者公法,不可以私害公。”

(节选自《新唐书·徐有功传》)

(简注)
①琅邪王冲:越王李贞的长子李冲,后因起兵反对武则天,兵败被杀。②俊臣:酷吏来俊臣。③虺(huǐ)贞:“虺”即毒蛇。越王李贞起兵反对武则天,兵败被杀,武则天改李贞的姓为虺。④造意:造意犯即教唆犯。⑤嶻(jié)然:高峻的样子。此处意译为巍然屹立。⑤不桡:不弯曲。桡,通“挠”,弯曲。
(阅读指要)
《新唐书》是由北宋欧阳修、宋祁编撰的一部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断代史史书。在体例上第一次写出了《兵志》、《选举志》,是我国正史体裁的一大开创。
徐有功是唐朝偃师人,其“为政宽仁,不施敲朴”,当时天下皆称其为仁人,官终司刑少卿,后追谥忠正。
本文通过几个典型事例,着重写徐有功执法公正。
(阅读训练)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奴自弓矢还(____) (2)冲坐逆诛(____)
(3)支党未发者之(____)   (4)起左司郎中(____)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与“今之”中“生”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范增数项王B.请诛杀,其家
C.庐陵文天祥自其诗D.文备坐事下狱,有功
【小题3】联系上下文,指出下列句中代词“之”具体指代的内容。
彼尝陷君于死,今生,何也?
“之”指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本文表现了徐有功的哪些美德?从下列四项中选出两项( )。
A.顾全大局B.秉公执法C.豁达大度D.不畏淫威
【小题5】把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赦而复罪,不如勿赦;生而复杀,不如勿生。
(2)左右及卫仗在廷陛者数百人,皆缩项不敢息。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杜让能,咸通十四年登进士第,释褐咸阳尉。宰相王铎镇汴,奏为推官。入为长安尉、集贤校理。丁母忧,以孝闻。服阕,淮南节度使刘邺辟掌记室,得殿中,赐绯。入为监察。牛蔚镇兴元,奏为节度判官。

沙陀逼京师,僖宗仓皇出幸。是夜让能宿直禁中闻难作步出从驾出城十余里得遗马一匹无羁勒以绅束首而乘之。驾在凤翔,朱玫兵遽至;僖宗急幸宝鸡,近臣唯让能独从。翌日,孔纬等六七人至。邠师攻关,帝幸梁、汉,栈道为石协所毁,崎岖险阻之间,不离左右。帝顾谓之曰:“朕之失道,再致播迁。险难之中,卿常在侧,古所谓忠于所事,卿无负矣!”让能谢曰:“臣家世历重任,蒙国厚恩,陛下不以臣愚,擢居近侍。临难苟免,臣之耻也;获捍牧圉,臣之幸也。”至褒中,加金紫光禄大夫,改兵部侍郎,同平章事。

(选自《旧唐书·杜让能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是夜/让能宿直禁中/闻难作/步出从驾/出城十余里/得遗马一匹/无羁勒/以绅束首而乘之
B.是夜/让能宿直/禁中闻难作/步出从驾/出城十余里/得遗马一匹/无羁勒/以绅束首而乘之
C.是夜/让能宿直/禁中闻难作/步出从驾出城/十余里/得遗马一匹/无羁勒/以绅束首而乘之
D.是夜/让能宿直禁中/闻难作/步出从驾出城/十余里/得遗马一匹/无羁勒/以绅束首而乘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释褐:脱去布衣而换上官服,即做官的意思。文中指考中进士后授官。
B.服阕:文中指穿着丧服守丧。我国古代,父母去世,子女通常穿丧服守丧。
C.近特:按近并随侍帝王左右的人。
D.食邑:文中指中国古代君王赐予臣下作为世禄的田邑,又称“采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