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
欧阳修
绕郭云烟匝几重,昔人曾此感怀嵩。
霜林落后山争出,野菊开时酒正浓。
解带西风飘画角,倚栏斜日照青松。
会须乘醉携嘉客,踏雪来看群玉峰。
【注】①怀嵩楼:怀嵩楼为“昔人”唐代名相李德裕贬为滁州刺史时所建。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期间。
【小题1】这首诗共有几组对仗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一组B.两组C.三组D.四组
【小题2】以下评价适用于本诗的一项是
A.含蓄委婉B.沉郁顿挫C.平淡自然D.遒劲昂扬
【小题3】请结合作品对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加以赏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4-27 11:03:4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黄巢,曹州冤句人,世鬻盐,富于赀。善击剑骑射,稍通书记,辩给,喜养亡命。

咸通末,仍岁饥,盗兴河南。乾符二年,濮名贼王仙芝乱长垣,妄号大将军,诸道,言吏贪沓,赋重,赏罚不平。巢即与群从八人,募众数千人以应仙芝,转寇河南十五州,众遂数万。帝使平卢节度使宋威与其副曹全暋数击贼,败之,拜诸道行营招讨使,以左散骑长侍曾元裕副焉。仙芝略沂州,威败贼城下,仙芝亡去。威因奏大渠死,擅纵麾下兵还青州,群臣皆入贺。居三日,州县奏贼固在。时兵始休,有诏复遣,士皆忿,思乱。贼间之,趣郟城。不十日破八县城。时威老且暗不任军阴与元裕谋曰昔庞勋灭康承训即得罪吾属虽成功其免祸乎不如留贼不幸为天子我不失作功臣。故蹑贼一,完军顾望。帝亦知之。

贼出入蕲、黄,蕲州刺史裴渥为贼求官,约罢兵。仙芝与巢等诣渥饮。未几,诏拜仙芝左神策军押衙,遣中人抚慰。仙芝喜,巢恨赏不及已,诟曰:“君降,独得官,五千众且奈何?丐我兵,无留。”因击仙芝,伤首。仙芝惮众怒,即不受命,劫州兵,渥、中人亡去。帝复起宋威、曾元裕,以招讨使还之,而杨复光监军。复光遣其属吴彦宏以诏谕贼,仙芝乃遣蔡温球、楚彦威、尚君长来降,欲诣阙请罪,又遣威书求节度,威阳许之,上言“与君长战,擒之”。复光固言其降。命侍御史与中人驰驿即讯,不能明。卒斩君长等于狗脊岭。当此时,巢方围亳州来下,君长弟让帅仙芝溃党归巢,推巢为王,号“冲天大将军”,建元王霸。

巢悉众渡淮,整众不剽掠,所过惟取丁壮益兵。巢已陷东都,留守刘允章以百官迎贼,巢入,劳问而已,里闾晏然。巢战数不力,军食竭,下不用命,阴有遁谋,即发兵三万搤蓝田道,使尚让援华州。中和四年六月,巢计蹙,谓林言日:“我欲讨国奸臣,洗涤朝廷,事成不退,亦误矣。若取吾首献天子,可得富贵,毋为他人利。”言,巢出也,不忍。巢乃自刎,不殊,言因斩之。

(节选自《新唐书.黄巢列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威老/且暗不任军/阴与元裕谋曰/昔庞勋灭/康承训即得罪/吾属虽成功/其免祸乎/不如留贼/不幸为天子/我不失作功臣/
B.时威老且暗/不任军/阴与元裕谋曰/昔庞勋灭/康承训即得罪吾属/虽成功/其免祸乎/不如留贼/不幸为天子/我不失作功臣/
C.时威老/且暗不任军/阴与元裕谋曰/昔庞勋灭/康承训即得罪吾属/虽成功/其免祸乎/不如留贼/不幸为天子/我不失作功臣/
D.时威老且暗/不任军/阴与元裕谋曰/昔庞勋灭/康承训即得罪/吾属虽成功/其免祸乎/不如留贼/不幸为天子/我不失作功臣/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咸通,年号,一个皇帝可以有多个年号,但从清朝始,每个皇帝只有一一个年号。第大精味。
B.檄,指古代写在木简上的官方文书,用来晓谕、征召、声讨(敌人或叛逆)等。
C.大渠,首领。旧时统治阶级称武装反抗者的首领或部落酋长,文中是指王仙芝。
D.舍,古时行军以三十里为-舍。文中指宋威军队紧随敌人,与敌军相距三十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巢家境富足,有豪侠之气。家中以卖盐为生,颇有资财。善于击剑骑射,还喜欢收留逃亡之人。
B.黄巢应时而动,起义队伍迅速壮大。他起兵响应王仙芝,辗转攻掠河南十五州,部众达到数万人。
C.黄巢思虑长远,与仙芝产生矛盾。仙芝受朝廷封赏大喜,黄巢斥责他贪功不顾将士前途,并殴打他。
D.黄巢能约束军队,不侵扰百姓。他招募士兵,体恤百姓;攻陷东都后,只是犒劳慰问,街巷平静安定。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威阳许之,上言“与君长战,擒之”。复光固言其降。命侍御史与中人驰驿即讯,能明。
(2)巢战数不力,军食竭,下不用命, 阴有遁谋,即发兵三万搤蓝田道,使尚让援华州。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高祖太穆顺圣皇后窦氏,京兆平陵人。父毅,在周为上柱国,尚武帝姊襄阳长公主,入隋为定州总管、神武公。
后生,发垂过颈,三岁与身等。读《女诫》、《列女》等传,一过辄不忘。武帝爱之,养宫中,异它甥。时突厥女为后,无宠,后尚幼,密谏曰:“吾国未靖,虏且强,愿抑情抚接,以取合从,则江南、关东不吾梗。”武帝嘉纳。及崩,哀毁同所生。闻隋高祖受禅,自投床下,曰:“恨我非男子,不能救舅家祸。”毅遽掩其口,曰:“毋妄言,赤吾族!”常谓长公主曰:“此女有奇相,且识不凡,何可妄与人?”因画二孔雀屏间请昏者使射二矢阴约中目则许之射者阅数十皆不合。高祖最后射,中各一目,遂归于帝。
始,元贞太后羸老有疾,而性素严,诸姒娣皆畏,莫敢侍。后事之,独怡谨尽孝,或淹月不释衣履。工为篇章规诫,文有雅体。又善书,与高祖书相杂,人不辨也。崩于涿郡,年四十五。
帝在炀帝时,多畜善马,后见曰:“上性乐此,盍以献?徒留之速罪,无益也。”不听,顷里坐谴。帝后见隋政乱,多妄诛殛,乃为自安计,数奏鹰犬异驹,炀帝果喜,擢位将军。因泣谓诸子曰:“早用而母言,得此久矣!”帝有天下,诏即所葬园为寿安陵,谥曰穆。及祔献陵,尊为太穆皇后。
(《新唐书·列传第一·后妃上》,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因画二孔雀/屏间请昏者使射二矢/阴约中目则许之/射者阅/数十皆不合。
B.因画二孔雀屏间/请昏者使射二矢/阴约中目则许之/射者阅数十/皆不合。
C.因画二孔雀/屏间请昏者使射二矢/阴约中目则许之/射者闻数十/皆不台。
D.因画二孔雀屏间/请昏者使射二矢/阴约中目则许之/射者阅/数十皆不合。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氏:在母系社会,子女随母姓;发展到父系社会后,姓则随父亲。姓是一个家族的所有后代的共同称号,而氏则是从姓中衍生出来的分支称号。
B.《女诫》:《女诫》是东汉班昭写的一篇教导班家女性做人道理的家训,论述了女子在“夫家”需要处理好的三大“关系”,即对丈夫敬顺、对舅姑曲从和对叔妹和顺。
C.崩:古代一般称帝王、皇后和皇太后等人的死为“驾崩”或“崩”。死,在古汉语里也是有等级的,如天子死叫“崩”,诸侯死叫“薨”,大夫死叫“卒”等等。
D.擢:擢,提拔之意。古代官职的任免升降都有一些特定的词语,如“除”指拜官授职,“黜”指免去官职,“乞骸骨”指官员在任期间去世之后家人求回尸首。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高祖的皇后窦氏的母亲是北周公主,窦氏出生时就与众不同,发长过颈。长大后才学不凡,具有过目不忘的本领。
B.窦氏嫁给唐高祖后,对长辈十分孝顺。就连其他媳妇都敬而远之的元贞太后,窦氏照顾起来也是衣不解带,尽心尽力。
C.窦氏有才学,有思想,也擅长著文表达,写过一些规劝告诫的文章。有人将她写的文章和高祖的文章放在一起,旁人就无从分辨。
D.窦氏机敏,看到高祖养了不少良马,就劝他献给炀帝去投其所好以避祸,但高祖没有听从而遭贬谪,后来通过献鹰献马才得到重用,就后悔流泪告知儿子们。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国未靖,虏且强,愿抑情抚接,以取合从。
(2)后事之,独怡谨尽孝,或淹月不释衣履。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嘉贞,本范阳旧姓。以五经举,补平乡尉,坐事免。长安中,御史张循宪使河东,事有未决,病之,问吏曰:“若颇知有佳客乎?”吏以嘉贞对。循宪召见咨以事嘉贞条析理分莫不洗然循宪大惊试命草奏皆意所未及它日武后以为能循宪对皆嘉贞所为因请以官让后引拜监察御史。累迁兵部员外郎。时功状盈几,郎吏不能决,嘉贞为详处,不阅旬,延无稽牒。进中书舍人。历梁秦二州都督、并州长史,政以严辨,吏下畏之。奏事京师,玄宗善其政,数慰劳。突厥九姓新内属,杂处太原北,嘉贞请置天兵军绥护其众,即以为天兵使。明年入朝,或告其反,按无状,帝令坐告者。嘉贞辞曰:“国之重兵利器皆在边,今告者一不当即罪之,臣恐塞言路,且为未来之患。”遂得减死。天子以为忠,且许以相。及宋璟等罢,帝欲果用嘉贞,以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迁中书令。居位三年,善傅奏,敏于裁遣。然强躁,论者恨其不裕。秘书监姜晈得罪,嘉贞希权幸意,请加诏杖,已而晈死。会广州都督裴伷先抵罪,帝问法如何,嘉贞复援晈比,张说曰:“不然,刑不上大夫,以近君也。士可杀不可辱。”帝然之。嘉贞退,不悦曰:“言太切。”俄拜工部尚书,为定州刺史,封河东侯。及行,帝赋诗,诏百官祖道上东门。久之,以疾丐还东都,诏医驰驿护视。卒,年六十四,赠益州大都督,谥曰恭肃。嘉贞性简疏,虽贵,不立田园。有劝之者,答曰:“吾尝相国矣,未死,岂有饥寒忧?若以谴去,虽富田产,犹不能有也。近世士大夫务广田宅,为不肖子酒色费,我无是也。

(节选自《新唐书·张嘉贞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循宪召/见咨以事/嘉贞条析理分/莫不洗然/循宪大惊/试命草/奏皆意所未及/它日/武后以为能/循宪对皆嘉贞所为/因请以官让
B.循宪召/见咨以事/嘉贞条析理分/莫不洗然/循宪大惊/试命草奏/皆意所未及/它日/武后以为能/循宪对皆嘉贞/所为因请以官让
C.循宪召见/咨以事/嘉贞条析理分/莫不洗然/循宪大惊/试命草奏/皆意所未及/它日/武后以为能/循宪对皆嘉贞所为/因请以官让
D.循宪召见/咨以事/嘉贞条析理分/莫不洗然/循宪大惊/试命草/奏皆意所未及/它日/武后以为能/循宪对皆嘉贞/所为因请以官让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五经,儒家经典《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唐宋科举考试科目有五经科。
B.河东,古代指山西西南部。黄河由北向南流经山西,山西西南部因在黄河以东,故称“河东”。
C.京师,在古代一般有“国家的都城”“天子的军队”“朝廷”这三个义项,本文中指“国家的都城”。
D.祖道,古代为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设宴送行的礼仪。《荆轲刺秦王》有“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嘉贞才能出众,受到官吏推荐。张循宪巡视河东时,因处理事务操劳过度而生病了,下属推荐张嘉贞帮助处理,后来张循宪就推荐他担任监察御史。
B.张嘉贞虑事长远,为诬告者开脱。为避免突厥族群内附而带来的隐患,他请求派兵保护当地百姓;为避免堵塞言路而成为隐患,他请求饶恕诬告者。
C.张嘉贞为相强躁,性格简单粗疏。为迎合权幸心意,他请求对姜晈施以廷杖;他对裴伷先也如此,遭到张说反对;他虽然职位尊贵,但不置买田宅。
D.张嘉贞深受器重,死后赠谥褒美。玄宗认为他政事处理得好,多次慰劳;皇帝在他赴任时赋诗,后来他生病时还派太医护视,死后获得美好的谥号。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明年入朝,或告其反,按无状,帝令坐告者。
(2)近世士大夫务广田宅,为不肖子酒色费,我无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