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拜,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 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余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笼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馀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意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嗟乎!草本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零。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
(欧阳修《秋声赋》)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风雨至 骤:突然
B.天高日晶  晶:亮
C.盖夫秋之为也  状:情状
D.亦何乎秋声    恨:遗憾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1-28 11:47:1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段秀实,字成公,本姑臧人。曾祖师浚,仕为陇州刺史,留不归,更为汧阳人。秀实六岁,母疾病,不勺饮至七日,病间乃肯食,时号“孝童”。及长,沈厚能断,慨然有济世意。举明经,其友易之,秀实曰:“搜章擿句,不足以立功。”乃弃去。

天宝四载,从安西节度使马灵詧讨护密有功,授安西府别将。灵詧罢,又事高仙芝。仙芝讨大食,围怛逻斯城。会虏救至,仙芝兵却,士相失。秀实夜闻副将李嗣业声,识之,因责曰:“惮敌而奔,非勇也;免己陷众,非仁也。”嗣业惭,乃与秀实收散卒,复成军,还安西,请秀实为判官。迁陇州大推府果毅。后从封常清讨大勃律,次贺萨劳城,与虏战,胜之。常清逐北,秀实曰:“贼出羸师,饵我也,请大索。”悉得其廋伏,虏师唧。改绥德府折冲都尉。

肃宗在灵武,诏嗣业以安西兵五千走行在。节度使梁宰欲逗留观变,嗣业阴然可。秀实责谓曰:“天子方急臣下乃欲晏然公常自称大丈夫今诚儿女耳。”嗣业因固请宰,遂东师,以秀实为副。嗣业为节度使,而秀实方居父丧,表起为义王友,充节度判官。安庆绪奔邺,嗣业与诸将围之,以辎重委河内,署秀实兼怀州长史,知州事,兼留后。诸军战愁思冈,嗣业中流矢卒,众推荔非元礼代将其军。秀实闻之,即遗白孝德书,使发卒护丧送河内,亲与将吏迎诸境,倾私财葬之。元礼高其义,奏擢试光禄少卿。俄而元礼为麾下所杀,将佐多死,惟秀实以恩信为士卒所服,皆罗拜不敢害,更推白孝德为节度使。秀实凡佐三府,益知名。

朱泚反,翌日,泚召秀实计事,源休、姚令言、李忠臣、李子平皆在坐。秀实戎服与休并语,至僭位,勃然起,执休腕,夺其象笏,奋而前,唾泚面大骂曰:“狂贼!可磔万段,我岂从汝反邪!”遂击之。泚举臂捍笏,中颡,流血蔑面,匍匐走。贼众未敢动。秀实大呼曰:“我不同反,胡不杀我!”遂遇害,年六十五。海宾、明礼、灵岳等皆继为贼害。

初,秀实自泾州被召,戒其家曰:“若过岐,朱泚必致赠遗,慎毋纳。”至岐,泚固致大绫三百,家人拒,不遂。至都,秀实怒曰:“吾终不以污吾第。”以置堂之梁间。吏后以告泚,泚取视,其封帕完新。

兴元元年,诏赠太尉,谥曰忠烈。赐封户五百,庄、第各一区;长子三品,诸子五品,并正员官。帝还都,又诏致祭,旌其门闾,亲铭其碑云。太和中,子伯伦始立庙,有诏给卤簿,赐度支绫绢五百,以少牢致祭。

(摘编自《新唐书段秀实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天子方急/臣下乃欲晏然/公常自称大丈夫/今诚儿女耳
B.天子/方急臣下/乃欲晏/然公常自称大丈夫/今诚儿女耳
C.天子/方急臣下乃欲/晏然公常自称大丈夫/今诚儿女耳
D.天子方急/臣下乃欲/晏然公常自称大丈夫/今诚儿女耳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果毅:果毅都尉的简称,唐宋军事职官名。果毅都尉在唐代是折冲都尉的副职,每折冲府二人,分左、右,上府从五品下,中府正六品上,下府从六品下。
B.行在:也称行在所,天子所在的地方,文言文中一般指天子巡行所到暂住之地。
C.卤簿:一种写有文字并用以通报四方的帛制旗子,也叫露板,常用来代指不封口的文书、奏章、诏书等。
D.少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用牛、羊、豕(猪)叫“太牢”,少牢则是诸侯、卿大夫祭祀宗庙时所用的牲畜,只用羊﹑豕。少牢在祭品的规格中低于"太牢"。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段秀实秉持孝道,自尊心强。六岁时母亲患病,七日不吃不喝尽心服侍;认同友人对明经科的鄙视,放弃了举荐入仕的机会。
B.段秀实有勇有谋,仁义为先。随马灵詧出征不利时,批评了副将李嗣业逃跑的行为,但后来又拿出私财为战死的李嗣业办后事。
C.段秀实为人恩义,受人敬重。荔非元礼和不少将士被杀,而段秀实幸免于难,并且先后辅佐三任节度使,有很高的知名度。
D.段秀实英勇无畏,有先见之明。朱泚僭位之前就告诫家人不收他的礼物,后来更是当面痛骂反贼,英勇就义。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嗣业与诸将围之,以辎重委河内,署秀实兼怀州长史,知州事,兼留后。
(2)初,秀实自泾州被召,戒其家曰:“若过岐,朱泚必致赠遗,慎毋纳。”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舒元舆,婺州东阳人。地寒,不与士齿。始学,即警悟。去客江夏,节度使郗士美异其秀特,数延誉。

无和中举进士见有司钧校苛切既试尚书虽水炭脂想餐具皆人自将吏一倡名乃得入列棘围,席坐庑下,因上书言:“古贡士未有轻于此者,且宰相公卿繇此出,夫宰相公卿非贤不在选,而有司以隶人待之,诚非所以下贤意。罗棘遮截疑其奸,又非所以求忠直也。诗赋微艺,断离经传,非所以观人文化成也。臣恐贤者远辱自引去,而不肖者陛下用也。今贡珠贝金玉,有司承以棐笥皮币,何轻贤者,重金玉邪?”又言:“取士不宜限数,今有司多者三十,少止二十,假令岁有百元凯,而曰吾格取二十,谓求贤可乎?岁有才德才教人,而曰必取二十,谬进者乃过半,谓合令格可乎?”

俄擢高第,调鄠尉,有能名。裴度表掌兴元书记,文檄豪健,一时推许。拜监察御史,刻按深害无所纵。再迁刑部员外郎

元舆自负才有过人者,锐进取。大和五年,献文阙下,不得报,上书自言:“马周、张嘉贞代人作奏,起逆旅,卒为名臣。今臣备位于朝,自陈文章,凡五晦朔不一报,窃自谓才不后周、嘉贞,而无因入,又不露所缊,是终无振发时也。汉主父偃、徐乐、严安以布衣上书,朝奏暮召,而臣所上八万言,其文锻炼精粹,出入今古数千百年,披剔剖挟,有可以辅教化者未始遗,拔犀之角,耀象之齿,岂主父等可比哉?盛时难逢,窃自爱惜。”文宗得书,高其自激卬,出示宰相,李宗闵以浮躁诞肆不可用,改著作郎,分司东都。

元舆为《牡丹赋》一篇,时称其工。死后,帝观牡丹,凭殿阑诵赋,为泣下。

(选自《新唐书·舒元舆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元和中/举进士/见有司钩校苛切/既试尚书/虽水炭脂炬餐具/皆人自将/吏一倡名乃得入/
B.元和中举/进士见有司钩校苛切/既试/尚书虽水炭脂炬餐具/皆人自将/吏一倡名/乃得入/
C.元和中举/进士见有司/钩校苛切/既试尚书/虽水炭脂炬餐具/皆人自将/吏一倡名乃得入/
D.元和中/举进士/见有司/钩校苛切/既试尚书/虽水炭脂炬餐具/皆人自将/吏一倡名乃得入/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陛”指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原指站在台阶下的侍者,后来逐渐演变成大臣与帝王面对面时对帝王的尊称。
B.“高第”既指官吏考核成绩优等,也指生员参加科举考试成绩优等。根据语境,可推断文中的“高第”指后者。
C.“员外郎”是中国古代官职之一,原指设于正额以外的郎官。隋朝于尚书省二十四司各置员外郎一人,为各司之次官,唐宋沿其制。
D.“晦”和“朔”分别指阴历每月初一和最后一天。“晦”“朔”连用,有时指一个月,有时指阴阳交相变化,文中的“晦朔”指前者。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舒元舆受人赏识。客居江夏时,节度使都士美多次为他扬名;做鄠县县尉时,裴度上表举荐他;文宗赏识他振奋激昂的精神。
B.舒元舆很有文才。他写的檄文很有气魄,受到时人的推重赞许;他写的一篇《牡丹赋》十分精巧,皇帝读后被感动得流泪。
C.舒元舆为人自负。他向朝廷递送自己的文章,自认为才能不比马周、张嘉贞差,只是始终没有发挥才干的机会。
D.舒元舆积极建言。到尚书省参加考试时,他向朝廷上奏,既为参加考试的生员讨公道,又表达了自己对朝廷选贤任能方面的看法。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岁有才德才数人,而曰必取二十,谬进者乃过半,谓合令格可乎?
(2)窃自谓才不后周、嘉贞,而无因入,又不露所缊,是终无振发时也。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完成下列小题。
王维,字摩诘,太原祁县人。父处廉,终汾州司马,徙家于蒲,遂为河东人。维开元九年进士擢第。事母以孝闻。与弟缙俱有俊才,博学多艺亦齐名,兄友弟悌,多士推之。居母丧,柴毁骨立,殆不胜丧。服阕,拜吏部郎中。
禄山陷两都,为贼所得。维服药取痢,伪称瘖病。禄山素怜之,遣人迎置洛阳,拘于普施寺,迫以伪署。禄山宴其徒于凝碧宫,其乐工皆梨园弟子、教坊工人。维闻之悲恻,潜为诗曰:“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花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贼平,陷贼官三等定罪。维以《凝碧诗》闻于行在,肃宗嘉之。会缙请削己刑部侍郎以赎兄罪,特宥之,授太子中允
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昆仲宦游两都,凡诸王驸马豪右贵势之门,无不拂席迎之,宁王、薛王待之如师友。维尤长五言诗。书画特臻其妙,笔踪措思,参于造化,而创意经图,即有所缺,如山水平远,云峰石色,绝迹天机,非绘者之所及也。
维弟兄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得宋之问蓝田别墅在辋口辋水周于舍下别涨竹洲花坞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在京师日饭十数名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唯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妻亡不再娶,三十年孤居一室,屏绝尘累。乾元二年七月卒。临终之际,以缙在凤翔,忽索笔作别缙书,又与平生亲故作别书数幅,多敦厉朋友奉佛修心之旨,舍笔而绝。
(节选自《旧唐书·王维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得宋之问蓝田/别墅在辋口辋水/周于舍下/别涨竹洲/花坞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
琴赋诗/啸咏终日
B.得宋之问蓝田别墅/在辋口/辋水周于舍下/别涨竹洲花坞/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
C.得宋之问蓝田/别墅在辋口/辋水周于舍/下别涨竹洲/花坞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
D.得宋之问蓝田别墅/在辋口/辋水周于舍/下别涨竹洲花坞/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司马,主武也,掌管军事之职。在唐朝,司马这个官职的职务就是协助当地的刺史办事,但是更多的只是个虚名而已,没有任何职权。
B.昆仲,是称呼别人兄弟的敬词。昆,古义为哥哥。仲,则是弟弟的意思。
C.行在,也称行在所。既指天子所在的地方,也专指天子巡行所到之地。所以京城亦可称为行在。
D.豪右,是指豪门大族。汉代以右为尊,以左为贱,故“豪右”和“闾左”就分别指豪族和庶民。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A.王维与其弟王缙关系非常好,且都是博学多才之人,不仅受到许多士人的推荐,就连豪门大族也视其兄弟为座上宾,待之如师友。
B.王维被安禄山挟持,事后差点被定罪,好在他写了一首《凝碧诗》,加上其弟为他赎罪,才没有被定罪。
C.王维不仅五言诗写得特别好,书画方面尽管还有缺陷,但成就也很高,不是一般绘画的人所能企及的。
D.文章写王维在辋川的所作所为,以及其对佛教的虔诚和生活的简朴,充分体现了王维的淡泊性情。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缙请削己刑部侍郎以赎兄罪,特宥之,授太子中允。
(2)维弟兄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