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古代诗歌阅读
御街行秋日怀旧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①,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敧②,谙尽孤眠滋味。都来③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注:① 香砌:指花坛;② 欹:倾斜。③都来:算来。
【小题1】下面各项对词作的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A.词的上片作者从视觉、嗅觉、听觉等角度对秋夜展开描写,既写出秋寒节候的感受,又表现了孤寒的心境,很自然地引出秋思。
B.“天淡银河”“月华如练”句诉诸视觉与听觉,勾画出秋夜空旷的天宇、明净的月光,营造
典型的相思氛围。
C.词的下片抒写孤眠愁思的情怀,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写出了作者孤独寂寞的愁情。
D.“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句化用李清照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同样传神。
E. “谙尽孤眠滋味”句以委婉的语言表达了词人孤枕难眠的无法排遣的难言愁情。
【小题2】有人认为“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句虽与“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苏幕遮》)同出于范仲淹之手,但言词更妙,你是否同意?请简要说明理由。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08-09 09:02:1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对于下首宋词,理解不正确的是( )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注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燕然:内蒙古的燕然山。汉和帝永元元年,大将军窦宪大破北匈奴,曾采燕然山石,勒石记功而返。
对于下首宋词,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上片写景,描写的自然是塞下的秋景。一个“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作者用近乎白描的手法,描摹出一幅寥廓荒僻、萧瑟悲凉的边塞鸟瞰图。特别是词中的“长烟落日”,很自然地使人想起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下片抒情,抒发的是边关将士的愁情。端着一杯浑浊的酒,想起;离家万里,敌人还未被打败,再加上满眼的白霜遍地、盈耳的羌笛声碎,又叫人如何能够入睡?将士们只能是愁白了乌发,流下了浊泪。
C.作者在这首词中,以借景抒情的方式,抒发边关将士思乡之情和壮志难酬的情怀。“羌管悠悠”句刻划入夜景色,而融入其中的忧思益见浓重。“人不寐”二句,描摹将军战士的感伤之态,并点出他们彻夜无眠、鬓发染霜、泪下如霰的正是这种感伤之情。
D.综观全词,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戍边将士们的内心真实感情,读起来真切感人。这样的境界在反映北宋那个王朝怯懦、外族凭陵的特殊的历史阶段上,是有典型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