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定风波

范仲淹

罗绮满城春欲暮。百花洲上寻芳去。浦映花,花映浦。无尽处。恍然身入桃源路。

莫怪山翁聊逸豫。功名得丧归时数。莺解新声蝶解舞。天赋与。争教我辈无欢绪。

(注)庆历六年,因得罪了宰相吕夷简,范仲淹被贬至河南邓州,在此间,他营建了百花洲和花洲书院,本词即为应制之作。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定风波”为词牌名。词牌是用来规定词的格式的,但随着不断的演变,同一词牌可能有多种格式,且与词的内容相关。
B.上片一、二句,作者用“罗绮满城”来反衬春天的即将逝去,于是去百花洲上寻找春天尚未消逝的美好景色。
C.“无尽处”不仅写出了百花洲上美景的无边无际,也为下片作者作出“山翁聊逸豫”的议论积蓄了相应的情感。
D.本词上片重在写景,下片重在抒情,围绕百花洲上“寻芳”展开,认为寻乐是上天赋予的本能,要适时行乐。
【小题2】同是庆历六年的作品,本词和《岳阳楼记》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试做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2-29 09:03:0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对于下首宋词,理解不正确的是( )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注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燕然:内蒙古的燕然山。汉和帝永元元年,大将军窦宪大破北匈奴,曾采燕然山石,勒石记功而返。
对于下首宋词,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上片写景,描写的自然是塞下的秋景。一个“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作者用近乎白描的手法,描摹出一幅寥廓荒僻、萧瑟悲凉的边塞鸟瞰图。特别是词中的“长烟落日”,很自然地使人想起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下片抒情,抒发的是边关将士的愁情。端着一杯浑浊的酒,想起;离家万里,敌人还未被打败,再加上满眼的白霜遍地、盈耳的羌笛声碎,又叫人如何能够入睡?将士们只能是愁白了乌发,流下了浊泪。
C.作者在这首词中,以借景抒情的方式,抒发边关将士思乡之情和壮志难酬的情怀。“羌管悠悠”句刻划入夜景色,而融入其中的忧思益见浓重。“人不寐”二句,描摹将军战士的感伤之态,并点出他们彻夜无眠、鬓发染霜、泪下如霰的正是这种感伤之情。
D.综观全词,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戍边将士们的内心真实感情,读起来真切感人。这样的境界在反映北宋那个王朝怯懦、外族凭陵的特殊的历史阶段上,是有典型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