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感 愤
(宋) 王令①
二十男儿面似冰,出门嘘气玉蜺②横。
未甘身世成虚老,待见天心却③太平。
狂去④诗浑⑤夸俗句,醉余歌有过人声。
燕然未勒胡雏在,不信吾无万古名。
【注】①王令:短暂的一生是在贫困交加中度过的。他在世期间,北宋常受到辽、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的侵扰。②蜺:古同“霓”,虹的一种。玉蜺,指白虹。③却:此处指“返回”。④去:作“来”讲。⑤浑:简直。
【小题1】以下对本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联以奇肆的笔触勾勒了形容枯槁、面色似冰、俊伟慷慨的自我形象。显示出一种浩乎沛然的堂堂正气。
B.颔联作者感叹自己虽然不甘身世贫贱,但奈何老去,只好消极地等待明主出现,返回到太平盛世去。
C.诗人曾经谦虚地说“狂搜得无奇,猛吐复自吮。”颈联“狂”字和此处的“狂”字都是诗人兴酣落笔情状的自我写照。
D.颈联“过人声”不应理解为比常人美妙的声音,而是说诗人有过人才学、过人报负、过人识见。
E. “文似看山不喜平”,此诗抒情手法上委婉含蓄,用笔婉转,蕴蓄着极为深沉的精神力量。
【小题2】诗题为“感愤”,请结合全诗,分析诗歌抒发了哪些情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10-21 05:03:2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山园小梅·其一
林逋
①
众芳摇落独暄妍
②
,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
③
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
④
共金樽。
(注)①林逋,北宋著名隐逸诗人,隐居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自谓 “以梅为妻,以鹤为子”。②暄妍:景物明媚鲜丽,这里是形容梅花。③霜禽:羽毛白色的禽鸟。④檀板:檀木拍板,歌唱或演奏音乐时用以打拍子。这里泛指乐器。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诗人极目聘怀,写百花凋谢时,只有梅花开得热烈而美丽。一个“独”字,突出梅独特的生活环境和孤傲的品格等。
B.颈联,诗人实写眼前“霜禽”、“粉蝶”对梅的反应,客观上渲染出梅的与众不同,也体现了诗人对现实事物的细致观察。
C.尾联,诗人赏梅时低声吟诗,在山林里自得其乐,别具风情,无须热闹的俗情来凑趣,诗人的理想、情操、趣味由此可见一斑。
D.全诗之妙在于脱略花之形迹,着意写意传神,渲染梅花清绝高洁的风骨,而这神韵也是诗人幽独清高、自甘淡泊的人格写照。
【小题2】本诗的颔联与颈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各题。
落梅 刘克庄①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注释①刘克庄: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颔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梅花当作“迁客”和“骚人”来写,颇具新意。
B.诗歌起首两句便描绘了一幅凄凉衰败的落梅景象,奠定了全诗凄怆忧伤的基调。
C.“可堪平砌更堆墙”一句与李后主的“砌下落梅如雪乱”意近,都写出了落梅之多。
D.“偶粘衣袖久犹香”一句笔锋一转,写出了梅花的香气经久不灭,令人感慨。
E. “乱点莓苔”写出了曾经高洁的梅花如今却与莓苔为伍,表现出诗人的讥讽之意。
【小题2】这首咏梅诗是咏物诗的上乘之作,诗人却因此“一再被黜,坐废十年”,请结合诗尾联谈谈原因。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虞美人
陈与义
张帆欲去仍搔首,更醉君家酒。吟诗日日待春风,及至桃花开后却匆匆。
歌声频为行人咽,记着樽前雪。明朝酒醒大江流,满载一船离恨向衡州。
【小题1】这首词的构思特点是“紧扣别宴,思前想后”,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
【小题2】鉴赏此词结句的妙处,并写出一例与其有相似手法的诗句。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行舟忆永和兄弟
周必大
一挂吴帆不计程,几回系缆几回行。
天寒有日云犹冻,江阔无风浪自生。
数点家山常在眼,一声寒雁正关情。
长年忽得南来鲤,恐有音书作急烹。
【注】① 周必大:北宋诗人,江西庐陵人,此诗写于作者乘舟北赴吴地(今江苏)途中。②长年:古时对船工的称呼。《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中有“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的诗句。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紧扣“行舟”写自己由水路出发,离家渐行渐远。“不计程”和叠用“几回”反映此行路途遥远。
B.颔联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图中景象“有日”“江阔”“浪生”表现诗人虽觉远行艰辛,但前途光明,将劈波斩浪,一展身手的心志。
C.颈联视听结合,描写时时浮现在诗人眼前的“数点家山”和正飞向诗人家乡的“寒雁”,表现了诗人满怀难于排遣的乡思乡愁。
D.全诗以“行舟”为线索,由挂帆离家开始,到达吴地上岸烹鱼作结,一路行来,写景叙事,自然流畅。
E. 这首七言律诗,用词考究。副词“犹”“自”“常”“正”的运用贴切自然,耐人寻味;动词“冻”则外呈乌云凝重之态,可见天气寒冷之意,内蕴诗人凄凉之心。
【小题2】简要分析尾联是如何巧妙地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的。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村行
王禹偁
①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
②
树似吾乡。
注 ①这首诗是王禹偁于宋太宗淳化二年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时写的。②原:原野。
【小题1】【小题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首联紧扣题目,并点明地点和时节,写出了诗人信马徐行、观赏山野景色的情景。
B.颔联上下两句构成动静对比,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山中有时喧闹,有时静穆的景象。
C.颈联诗人写所见之景,以“胭脂”和“白雪”作喻,描绘出山村绚丽多彩的秋景。
D.尾联诗人运用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生动地写出自己的心情由悠然到怅然的变化。
E. 全诗写景手法多样,如诗的第二联写远景,第三联写近景,既宏大开阔,又细致入微。
【小题3】【小题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相关知识点
文章作者
中国古代文学
北宋
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