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是岁,释之为廷尉。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捕之,属庭尉。释之奏当:“此人犯跸,当罚金。”上怒曰:“此人亲惊吾马,马赖和柔,令它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释之曰:“法者,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是,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诛之则已。今已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壹倾天下用法皆为之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唯陛下察之!”上良久曰:“廷尉当是也。”
其后,人有盗高庙坐前玉环,得;帝怒,下廷尉治。释之按“盗宗庙服御物者”为奏当弃市。上大怒曰:“人无道, ___盗先帝器!吾属廷尉者欲至___族,而君___法奏之,非吾所以恭承宗庙意也。”释之免冠顿首谢曰:“法如是,足也。且罪等,然以逆顺为差,今盗宗庙器而族之,有如万分一,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且何以加其法乎?”帝乃白太后许之。
节选自《资治通鉴》
汉张释之为廷尉,文帝出行,有人惊乘舆马,使骑捕之,属廷尉。释之奏当此人犯跸,罚金。上怒,释之曰:“方其时,上使使诛之则已。”颜师古谓:“言初执获此人,天子即令诛之,____事即毕。”
唐柳浑为相,玉工为德宗作带,误毁一銙,工私市它玉足之。帝识不类,怒其欺,诏京兆论死,浑曰:“陛下遽杀之则已,若委有司,须详谳乃可。于法,罪当杖,请论如律。”由是工不死。予谓张、柳之论,可谓善矣,然张云“上使使诛之则已,”柳云“陛下遽杀之则已”,无乃启人主径杀人之端乎!斯一节未为至当也。
节选自《容斋五笔》
【小题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人犯跸,当罚金 当: 应当
B.是法不信于民也   信:取信
C.帝乃白太后许之。 白:告诉
D.工私市它玉足之   市:买
【小题2】依次填入文中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盗先帝器   ②吾属廷尉者欲至  
③而君   法奏之 ④   事即毕
A.乃   其   以 之B.乃    之 以    其
C.其   之   为 乃D.以    其 为    之
【小题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今已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壹倾天下/用法皆为之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
B.今已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壹倾/天下用法皆为之/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
C.今已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壹倾/天下用法皆为之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
D.今已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壹倾天下/用法/皆为之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
【小题4】下面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释之和柳浑作为执法者都能贯彻有法必依、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张柳二人据理力争能够成功,还因为都遇到了贤明的君主,可见,封建社会皇权凌驾于法令之上。
B.张释之认为即使犯同样的罪,也要根据情节轻重量刑。
C.柳浑认为,皇上当时可以杀了玉工,如果把他交给有司,有司一定会佯装调查才行。
D.《容斋五笔》 认为张柳二人依法论处的行为固然可敬,但言语上也有失当之处。
【小题5】把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且何以加其法乎?
(2)帝识不类,怒其欺,诏京兆论死。
(3)柳云“陛下遽杀之则已”,无乃启人主径杀人之端乎!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6-10 12:22:5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黄巢进京
司马光
广明元年十一月丁卯,黄巢陷东都,留守刘允章帅百官迎谒;巢入城,劳问而已,闾里晏然。
乙亥,张承范等将神策弩手发京师。神策军士皆长安富家子,赂宦官窜名军籍,厚得禀赐,但华衣怒马,凭势使气,未尝更战陈;闻当出征,父子聚泣,多以金帛雇病坊贫人代行,往往不能操兵。
十二月,庚辰朔,承范等至潼关,搜菁中,得村民百许,使运石汲水,为守御之备;与齐克让军皆绝粮,士卒莫有斗志。是日,黄巢前锋军抵关下,白旗满野,不见其际,克让与战,贼小却,俄而巢至,举军大呼,声振河、华。克让力战,自午至酉始解,士卒饥甚,遂諠譟,烧营而溃,克让走入关。关左有谷,平日禁人往来,以榷征税,谓之“禁坑”。贼至仓猝,官军忘守之,溃兵自谷而入,谷中灌木寿藤茂密如织,一夕践为坦涂。承范尽散其辎囊以给士卒,遣使上表告急。
辛巳,贼急攻潼关,承范悉力拒之,自寅及申,关上矢尽,投石以击之。关外有天堑,贼驱民千余人入其中,掘土填之,须臾,即平,引兵而度。夜,纵火焚关楼俱尽。承范分兵八百人,使王师会守禁坑,比至,贼已入矣。壬午旦,贼夹攻潼关,关上兵皆溃,师会自杀,承范变服帅余众脱走。至野狐泉,遇奉天援兵二千继至,承范曰:“汝来晚矣!”博野、凤翔军还至渭桥,见所募新军衣裘温鲜,怒曰:“此辈何功而然,我曹反冻馁!”遂掠之,更为贼乡导,以趣长安。
甲申,百官退朝,闻乱兵入城,布路窜匿。令孜帅神策兵五百奉帝自金光门出,百官皆莫知之。
晡时,黄巢前锋将柴存入长安,金吾大将军张直方帅文武数十人迎巢于霸上。巢乘金装肩舆,其徒皆被发,约以红缯,衣锦绣,执兵以从,甲骑如流,辎重塞涂,千里络绎不绝。民夹道聚观。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七十·僖宗广明元年》,有删改)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壬午旦,贼夹攻潼关,关上兵皆溃,师会自杀,承范变服帅余众脱走。
(2)晡时,黄巢前锋将柴存入长安,金吾大将军张直方帅文武数十人迎巢于霸上。

同类题3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陶侃传

侃在广州无事,辄朝运百甓于斋外,暮运于斋内。人问其故,答曰:“吾方致力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故自劳耳。”

五月,以陶侃为征西将军,都督荆湘雍梁四州诸军事,荆州士女相庆。侃性聪敏恭勤,终日敛膝危坐,军府众事,检摄无遗,未尝少闲。常语人曰:“大禹圣人,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诸军佐或以谈戏废事者,命取其酒器、蒲博之具,悉投之于江,将吏则加鞭扑,曰:“樗蒲者,牧猪奴戏耳!老、庄浮华,非先王之法言,不益实用。君子当正其威仪,何有蓬头、跣足,自谓宏达邪!”有奉馈着,必问其所由,若力作所臻虽微必喜,慰赐参倍;若非礼得之,则切厉诃辱,还其所馈。尝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佃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劳作,家给人足。尝造船,其木屑竹头,侃皆令籍而掌之,人咸不解所以。后正会,积雪始晴,听事前余雪犹湿,乃以木屑布地。及桓温伐蜀,又以侃所贮竹头作钉装船。其综理微密,皆此类也。

(《资治通鉴》卷)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辄朝运百于斋外   甓:瓦
B. 终日敛膝坐 危:端正
C. 听事前余雪犹湿     听事:官府治理政事的大堂
D. 后正会    正会:正月初一聚会
【小题2】分别比较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诸参佐或以谈废事者 ③自弃也
②如不佃而贼人稻 ④以百姓勤于劳作,家给人足
A. 两个“戏”字相同,两个“是”字不同
B. 两个“戏”字相同,两个“是”字也相同
C. 两个“戏”字不同,两个“是”字也不同
D. 两个“戏”字不同,两个“是”字相同
【小题3】比较下列各句中“其”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人问其故
②有奉馈者,必问其所由
③尝造船,其木屑竹头,侃皆令籍而掌之
④命取其酒器、蒲博之具
A. 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 B. 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C. 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D. 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小题4】下列语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过尔优逸,恐不堪事
A. 过分地悠闲安逸,恐怕不能够做成大事
B. 谁悠闲安逸超过你们,谁就不能做成大事
C. 过分地悠闲安逸,只怕不可以承担大事
D. 谁悠闲安逸超过你们,谁就很难承担大事
【小题5】下列语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若力作所致,虽微必喜,慰赐参倍
A. 倘若是努力工作所达到的,即使轻微也一定高兴,慰问后加倍赏赐
B. 倘若是用力气换来的,东西即使轻微也一定高兴,慰问后加倍赏赐
C. 倘若是自己劳动所得,东西即使轻微一些也一定高兴,慰问后甚至两倍三倍地赏赐
D. 倘若是在协作中用力气换来的,东西再少,也在慰问后,成倍甚至两三倍地予以赏赐
【小题6】下列语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其综理微密,皆此类也
A. 他管理众务,微服密访,都是这类做法
B. 他综合治理,细微周密,都是这一类做法
C. 他监督杂物,但作风细密,此类的作风多得很
D. 他总理众务而作风细密,都像上述这类情况
【小题7】下列对陶侃的为人做事评述概括较好的一项是
A. 陶侃为人聪慧敏捷,恭谨从政,办公负责,作风认真,爱憎分明,禁赌罚懒,奖励劳动,拒礼推贿,重视农工,爱惜物资。
B. 陶侃胸怀大志,聪明恭谨,综理微密,奖勤罚嬉,劝农工,惜分阴,平时不忘“物尽其用”。
C. 陶侃为人聪明敏捷,办事严肃认真,痛恨赌博,时时勤政爱民,作风俭朴,重视粮食生产,做到了“物尽其用”。
D. 陶侃有政治家头脑和军事家作风,反对不正之风,工作平易近人,提倡节约,重视农业生产,是勤政爱民的父母官。

同类题5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张齐贤为布衣时①,倜傥有大度.然孤贫落魄,常舍道上逆旅。有群盗十馀人,饮食于逆旅之间,居人皆惶恐窜匿;齐贤径前揖之,曰:“贱子贫困,欲就诸大夫求一醉饱②,可乎?”盗喜曰:“秀才乃肯自屈,何不可者?顾吾辈粗疏,恐为秀才笑耳。”即延之坐。齐贤曰:“盗者,非龌龊儿所能为也③,皆世之英雄耳。仆亦慷慨士,诸君又何间焉?”乃取大碗,满酌饮之,一举而尽,如是者三。又取豚肩,以指分为数段而啖之,势若狼虎。群盗视之愕眙④,皆咨嗟曰:“真宰相器也。不然,何能不拘小节如此也!他日宰制天下,当念吾曹皆不得已而为盗耳,愿早自结纳。”竞以金帛遗之。齐贤皆受不让,重负而返。

(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七)

注  ①张齐贤:字师亮,曹州冤句(今山东省菏泽市曹县西)人。北宋名相。②大夫:官爵名。这里借用表示对强盗的敬重。③龌龊儿:卑鄙、丑恶之人。④愕眙(yi):惊视。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
(1)即之坐   ( )    (2)诸君又何焉 ( )
(3)皆咨嗟曰   ( )    (4)竞以金帛之 (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张齐贤布衣时/当念吾曹皆不得已而盗耳
B.秀才肯自屈/取大碗,满酌饮之
C.指分为数段而啖之/竞金帛遗之
D.恐为秀才笑/皆世之英雄
【小题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白话文
(1)然孤贫落魄,常舍道上逆旅。
(2)顾吾辈粗疏,恐为秀才笑耳。
【小题4】用自己的话,概括张齐贤被群盗“结纳”的原因。
【小题5】联系全文,对张齐贤的性格特点作简要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