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韦陟,字殷卿,与弟斌俱秀敏异常童。陟甫十岁,授温王府东阁祭酒。风格方整,善文辞,书有法,一时知名士皆与游。居丧,以父不得志殁,乃与斌杜门不出八年。亲友更往敦晓,乃强调为洛阳令。宋璟见陟叹曰:“盛德遗范,尽在是矣。”
迁礼部侍郎。陟于鉴裁尤长。故事,取人以一日试为高下。陟许自通所工,先就其能试之,已乃程考,由是无遗材。迁吏部侍郎,选人多伪集,与正调相冒,陟有风采,擿辨无不伏者,黜正数百员,铨综号为公平。自以门品可坐阶三公,居常简贵,视僚党傲然;其以道谊合,虽后进布衣与均礼。
李林甫恶其名高,恐逼己,出为襄阳太守。入考华清宫,杨国忠忌其才,谓拾遗吴豸之曰:“子能发陟罪乎?吾以御史相处。”豸之乃劾陟馈遗事。陟贬桂岭尉。会安禄山陷洛阳,弟斌没贼,国忠欲构陟与贼通,密谕守吏,令胁陟使忧死,州豪杰共说曰昔张说被窜匿陈氏以免今若诏书下谁敢庇公愿公乘扁舟遁去事宁乃出不亦美乎陟慨然曰命当尔其敢逃刑因谢遣,坚卧不出。
肃宗即位,起为吴郡太守,会永王兵起,委陟招谕,乃授江东节度使。与高适、来填会安州,陟曰:“今中原未平,若不斋盟质信,以示四方,知吾等协心戮力,则无以成功。”乃推填为地主,为载书,登坛日:“皇天后土,实鉴斯言。”辞旨慷慨,士皆陨泣。
永王败,帝趣陟赴凤翔。初,季广琛从永王乱,非其本谋,陟表广琛为历阳太守,慰安之。至是,恐广琛有后变,乃驰往谕诏恩释其疑,而后趣召,帝雅闻陟名,欲倚以相,及是迁延,疑有顾望意,止除御史大夫。卒,年六十五。
(选自《新唐书·韦陟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昔张说被窜/匿陈氏以免/今若诏书下/谁敢庇公/愿公乘扁舟遁/去事宁乃出/不亦美乎/陟慨然曰/命当尔/其敢逃刑/
B.昔张说被窜/匿陈氏以免/今若诏书下/谁敢庇公/愿公乘扁舟遁去/事宁乃出/不亦美乎/陟慨然曰/命当尔其/敢逃刑/
C.昔张说被窜/匿陈氏以免/今若诏书下/谁敢庇公/愿公乘扁舟遁去/事宁乃出/不亦美乎/陟慨然曰/命当尔/其敢逃刑/
D.昔张说被窜/匿陈氏以免/今若诏书下/谁敢庇公/愿公乘扁舟遁/去事宁乃出/不亦美乎/陟慨然曰/命当尔其/敢逃刑/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楷:文中指书体。汉字形体的演变,历经金文、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六大类形体。
B.三公:国君手下负责军政事务的最高长官,也称“三司”。不同的朝代所指的官职不同。
C.江东:自汉至隋唐称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为“江东”。也可以指其他地方。
D.皇天:古代对天的尊称。后土:古代对地的尊称。古人认为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物。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韦陟才华突出,遵守孝道。他从小聪明异常,十岁担任官职,擅长写文章;他的父亲去世,因父亲生前不得志,他和弟弟八年不出来做官。
B.韦陟恪尽职守,为国选材。他在礼部任职,改变以往选人的方法;他在吏部任职,凭借个人能力,改变了吏部舞弊丛生的选人风气,人称公平。
C.韦陟遭人忌恨,坚忍不屈。他因名声高被李林甫排挤;杨国忠妒忌他的才华,先指使人控告他,后又抓住他弟弟的事进行陷害,他没有屈服。
D.韦陟慷慨陈词,忠于国家。有人叛乱时,他表达自己效忠国家的志向,感动士兵;他不顾皇帝的劝阻,去安抚曾经参加过叛乱的季广琛,维护国家利益。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10-05 08:01:3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张说,字道济,其先自范阳徙河南,更为洛阳人。永昌中,武后策贤良方正,诏吏部尚书李景谌糊名较覆,说所对第一,后署乙等,授太子校书郎,迁左补阙
久视中,后逭暑三阳宫,汔秋未还。说上疏曰:“今关西小旱,耕稼是忧,安东近平,输漕方始。臣愿及时旋轸,深居上京,息人以展农,修德以来远,罢不急之役,省无用之费。臣度刍议,十不从一。然不爱死者,惧言责不职耳。”后不省。
中宗立,召为兵部员外郎,累迁工部、兵部二侍郎,以母丧免。既期,诏起为黄门侍郎,固请终制,祈陈哀到。时礼俗衰薄,士以夺情为荣,而说独以礼终,天下高之。除丧,复为兵部,兼修文馆学士。
开元初,召为中书令,实封二百户。素与姚元崇不平,罢为相州刺史、河北道按察使。坐累徙岳州,停实封。俄以右羽林将军检校幽州都督。
始为相时,帝欲事吐蕃,说密请讲和以休息鄣塞,帝曰:“朕待王君耯计之。”说出告源乾曜曰:“君耯好兵以求利,彼入,吾言不用矣。”后君耯破吐蕃于青海西,说策其且败,因上巂州斗羊于帝,以申讽谕,曰:“使羊能言,必将曰‘斗而不解,立有死者’。所赖至仁无残,量力取欢焉。”帝识其意,纳之,赐彩千匹。后瓜州失守,君耯死。
说敦气节,立然诺,喜推藉后进,于君臣朋友大义甚笃。帝在东宫,所与秘谋密计甚众,后卒为宗臣。朝廷大述作多出其手,帝好文辞,有所为必使视草。为文属思精壮长于碑志世所不逮既谪岳州而诗益凄婉人谓得江山助云常典集贤图书之任间虽致仕一岁亦修史于家。
十八年卒,年六十四,赠太师,谥曰文贞。
(选编自《新唐书》)
(注)①久视:武则天的年号。②汔:qì 接近。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为文属/思精壮/长于碑志/世所不逮/既谪岳州/而诗益凄婉人/谓得江山助/云常典集贤图书之任间/虽致仕一岁/亦修史于家/
B.为文属思精壮/长于碑志/世所不逮/既谪岳州/而诗益凄婉/人谓得江山助云/常典集贤图书之任/间虽致仕一岁/亦修史于家/
C.为文属思精壮/长于碑志/世所不逮/既谪岳州/而诗益凄婉人/谓得江山助/云常典集贤图书之任/间虽致仕一岁/亦修史于家/
D.为文属/思精壮/长于碑志/世所不逮/既谪岳州/而诗益凄婉/人谓得江山助云/常典集贤图书之任间/虽致仕一岁/亦修史于家/
【小题2】下列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永昌,唐睿宗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名号,一个皇帝只能用一个年号。
B.左补阙,官名,唐武则天始置,属门下省,从七品上,掌供奉讽谏,大事廷议,小事上封事。
C.夺情,指朝廷于大臣丧制款终,召出任职,或命其不必弃官去职,祭祀、宴会等由佐贰代理。
D.吐蕃,由古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的政权。吐蕃王朝是西藏历史上首个有明确史料记载的政权。
【小题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说敢于直言,犯颜进谏。针对武后避暑到秋天还不还京之事,冒死进谏不要扰民,可惜武后最终没听。
B.张说不同流俗,遵守礼法。守丧期间,诏令复起任黄门侍郎,他多次上表辞谢,语言恳切,请求服完母丧。
C.张说历职多朝,仕途坎坷。他历经武则天、唐中宗、唐玄宗,中宗时因一直与姚崇不和被罢为相州刺史。
D.张说目光长远,懂得变通。在王君耯大破吐蕃时,他便估计到王君耯会败,通过献羊巧妙进谏而被嘉奖。
【小题4】把下面的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说敦气节,立然诺,喜推藉后进,于君臣朋友大义甚笃。
(2)亦使人君得如贾谊之臣,则知其有狷介之操,一不见用,则忧伤病沮,不能复振。(苏轼《贾谊论》)

同类题2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非非堂记

欧阳修

权衡之平物,动则轻重差,其于静也,锱铢不失。水之鉴物,动则不能有睹,其于静也,毫发可辨。在乎人,耳司听、目司视,动则乱于聪明,其于静也,闻见必审。处身者不为外物眩晃而动,则其心静,心静则智识明,是是非非,无所施而不中。夫是是近于谄,非非近于讪,不幸而过,宁讪无谄。是者,君子之常,是之何加?一以观之,未若非非之为正也。

予居洛之明年,既新厅事,有文记于壁末。营其西偏作堂,户北向,植丛竹,辟户于其南,纳日月之光。设一几一榻,架书数百卷,朝夕居其中。以其静也,闭目澄心,览今照古,思虑无所不至焉。故其堂以“非非”为名云。

(注)权衡:称重物体轻重的器具。权,秤锤;衡:秤杆。

【小题1】文章开头是如何引出“心静”一说的?
【小题2】作者认为“是是”比不上“非非之为正也”,为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
【小题3】对本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以“议论”为主,是对传统“记”体文的一种突破。
B.“闭目澄心,览今照古”,正是对时事与人生的深入探求。
C.“静”是本文主旨,这与诸葛亮“宁静致远”颇为相似。
D.“非非”是作者处世原则,故将其住宅命名为“非非堂”
【小题4】简述本文的写作意图。
【小题5】古代有许多文人虽处陋室,但不改其志节,请另举一例,并做简要分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桑怿,开封雍丘人。举进士,再不中,去游汝颍间,得龙城废田数顷,退力耕。岁,汝旁诸县多盗。怿令:“愿往来里中察奸民。”因召里中少年,戒曰:“盗不可为也!吾在此,不汝容也!”少年皆。 里老父子死未敛,盗夜脱其衣。里老父怯,无他子,不敢告县,裸其尸,不能葬。怿闻而悲之,然疑少年王生者。夜入其家,探其,不使之知觉。明日遇之,问目:“尔诺我不为盗矣,今又盗里父子尸者,非尔邪?”少年色动,即推仆地缚之。王生指某少年。怿呼壮丁守王生,又自驰取少年者,送县,皆伏法。

授郏城尉。天圣中,移渑池尉。岁余,改授永安县巡检。枢密吏谓曰:“与我银,君致阁职”。怿曰:“用赂得官,非我欲,况贫无银!有,困不可也。”吏怒,匿其阀,与兵马监押。

怿不甚知书,然其所为皆合道理,多此类。始居雍丘,遭大水,有粟二廪,将舟载之。见民走避溺者,遂弃其粟,以舟载之。见民荒岁,聚其里人饲之,粟尽止。怿善剑及铁筒,力过数人,而有谋略。遇人常畏,若不自足。其为人不甚长大,亦自修威仪,言语如不出其口。卒然遇人,不知其健且勇也。

庐陵欧阳修曰:“勇力,人所有,能知用其勇者少矣。若怿,可谓义勇之士。其学问不深而能者,盖天性也。余固喜传人事,尤爱司马迁善传,而其所书皆伟烈奇节士,喜读之,欲学其作,而怪今人如迁所书者何少也!乃疑迁特雄文善壮其说,而古人未必然也。及得桑怿事,知古之人有然焉,迁书不诬也,如今人固有而但不尽知也。”

(节选自《欧阳文忠公集·桑怿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岁,汝旁诸县多盗。   凶:不吉利。
B.怿令:“愿往来里中察奸民。”   白:禀告。
C.戒曰:“……不汝容也!”少年皆。诺:答应。
D.夜人其家,探其,不使之知觉。 箧:小箱子。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退力耕 能知用其勇者少矣
B.粟尽知古之人有然焉
C.君致阁职 亦自修威仪
D.将舟载之 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桑怿有武力有谋略,为保护乡里安全,他主动要求监察奸民。里父之子被盗尸,他十分同情,在探明情况之后,次日即奋力抓获案犯。
B.桑怿两次举进士均未中,学问不深行事却合乎情理。枢密吏以“致阁职”向他索贿,他义正辞严地表示,即便有钱也绝不靠贿赂得官。
C.桑怿是一名义勇之士,好仗义助人,但外表的柔弱却与内心的刚强形成鲜明对比,他耻于见人,不够自信,又拙于言辞,令人难以置信。
D.欧阳修高度评价了桑怿,认为他是少数几个懂得应当将勇力用于何处的人,值得广为传颂,并把他视同为司马迁笔下的伟烈奇节士。
【小题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怿闻而悲之,然疑少年王生者
②乃疑迁特雄文善壮其说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黄巢,曹州冤句人,世鬻盐,富于赀。善击剑骑射,稍通书记,辩给,喜养亡命。

咸通末,仍岁饥,盗兴河南。乾符二年,濮名贼王仙芝乱长垣,妄号大将军,诸道,言吏贪沓,赋重,赏罚不平。巢即与群从八人,募众数千人以应仙芝,转寇河南十五州,众遂数万。帝使平卢节度使宋威与其副曹全暋数击贼,败之,拜诸道行营招讨使,以左散骑长侍曾元裕副焉。仙芝略沂州,威败贼城下,仙芝亡去。威因奏大渠死,擅纵麾下兵还青州,群臣皆入贺。居三日,州县奏贼固在。时兵始休,有诏复遣,士皆忿,思乱。贼间之,趣郟城。不十日破八县城。时威老且暗不任军阴与元裕谋曰昔庞勋灭康承训即得罪吾属虽成功其免祸乎不如留贼不幸为天子我不失作功臣。故蹑贼一,完军顾望。帝亦知之。

贼出入蕲、黄,蕲州刺史裴渥为贼求官,约罢兵。仙芝与巢等诣渥饮。未几,诏拜仙芝左神策军押衙,遣中人抚慰。仙芝喜,巢恨赏不及已,诟曰:“君降,独得官,五千众且奈何?丐我兵,无留。”因击仙芝,伤首。仙芝惮众怒,即不受命,劫州兵,渥、中人亡去。帝复起宋威、曾元裕,以招讨使还之,而杨复光监军。复光遣其属吴彦宏以诏谕贼,仙芝乃遣蔡温球、楚彦威、尚君长来降,欲诣阙请罪,又遣威书求节度,威阳许之,上言“与君长战,擒之”。复光固言其降。命侍御史与中人驰驿即讯,不能明。卒斩君长等于狗脊岭。当此时,巢方围亳州来下,君长弟让帅仙芝溃党归巢,推巢为王,号“冲天大将军”,建元王霸。

巢悉众渡淮,整众不剽掠,所过惟取丁壮益兵。巢已陷东都,留守刘允章以百官迎贼,巢入,劳问而已,里闾晏然。巢战数不力,军食竭,下不用命,阴有遁谋,即发兵三万搤蓝田道,使尚让援华州。中和四年六月,巢计蹙,谓林言日:“我欲讨国奸臣,洗涤朝廷,事成不退,亦误矣。若取吾首献天子,可得富贵,毋为他人利。”言,巢出也,不忍。巢乃自刎,不殊,言因斩之。

(节选自《新唐书.黄巢列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威老/且暗不任军/阴与元裕谋曰/昔庞勋灭/康承训即得罪/吾属虽成功/其免祸乎/不如留贼/不幸为天子/我不失作功臣/
B.时威老且暗/不任军/阴与元裕谋曰/昔庞勋灭/康承训即得罪吾属/虽成功/其免祸乎/不如留贼/不幸为天子/我不失作功臣/
C.时威老/且暗不任军/阴与元裕谋曰/昔庞勋灭/康承训即得罪吾属/虽成功/其免祸乎/不如留贼/不幸为天子/我不失作功臣/
D.时威老且暗/不任军/阴与元裕谋曰/昔庞勋灭/康承训即得罪/吾属虽成功/其免祸乎/不如留贼/不幸为天子/我不失作功臣/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咸通,年号,一个皇帝可以有多个年号,但从清朝始,每个皇帝只有一一个年号。第大精味。
B.檄,指古代写在木简上的官方文书,用来晓谕、征召、声讨(敌人或叛逆)等。
C.大渠,首领。旧时统治阶级称武装反抗者的首领或部落酋长,文中是指王仙芝。
D.舍,古时行军以三十里为-舍。文中指宋威军队紧随敌人,与敌军相距三十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巢家境富足,有豪侠之气。家中以卖盐为生,颇有资财。善于击剑骑射,还喜欢收留逃亡之人。
B.黄巢应时而动,起义队伍迅速壮大。他起兵响应王仙芝,辗转攻掠河南十五州,部众达到数万人。
C.黄巢思虑长远,与仙芝产生矛盾。仙芝受朝廷封赏大喜,黄巢斥责他贪功不顾将士前途,并殴打他。
D.黄巢能约束军队,不侵扰百姓。他招募士兵,体恤百姓;攻陷东都后,只是犒劳慰问,街巷平静安定。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威阳许之,上言“与君长战,擒之”。复光固言其降。命侍御史与中人驰驿即讯,能明。
(2)巢战数不力,军食竭,下不用命, 阴有遁谋,即发兵三万搤蓝田道,使尚让援华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