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黄巢,曹州冤句人,世鬻盐,富于赀。善击剑骑射,稍通书记,辩给,喜养亡命。

咸通末,仍岁饥,盗兴河南。乾符二年,濮名贼王仙芝乱长垣,妄号大将军,诸道,言吏贪沓,赋重,赏罚不平。巢即与群从八人,募众数千人以应仙芝,转寇河南十五州,众遂数万。帝使平卢节度使宋威与其副曹全暋数击贼,败之,拜诸道行营招讨使,以左散骑长侍曾元裕副焉。仙芝略沂州,威败贼城下,仙芝亡去。威因奏大渠死,擅纵麾下兵还青州,群臣皆入贺。居三日,州县奏贼固在。时兵始休,有诏复遣,士皆忿,思乱。贼间之,趣郟城。不十日破八县城。时威老且暗不任军阴与元裕谋曰昔庞勋灭康承训即得罪吾属虽成功其免祸乎不如留贼不幸为天子我不失作功臣。故蹑贼一,完军顾望。帝亦知之。

贼出入蕲、黄,蕲州刺史裴渥为贼求官,约罢兵。仙芝与巢等诣渥饮。未几,诏拜仙芝左神策军押衙,遣中人抚慰。仙芝喜,巢恨赏不及已,诟曰:“君降,独得官,五千众且奈何?丐我兵,无留。”因击仙芝,伤首。仙芝惮众怒,即不受命,劫州兵,渥、中人亡去。帝复起宋威、曾元裕,以招讨使还之,而杨复光监军。复光遣其属吴彦宏以诏谕贼,仙芝乃遣蔡温球、楚彦威、尚君长来降,欲诣阙请罪,又遣威书求节度,威阳许之,上言“与君长战,擒之”。复光固言其降。命侍御史与中人驰驿即讯,不能明。卒斩君长等于狗脊岭。当此时,巢方围亳州来下,君长弟让帅仙芝溃党归巢,推巢为王,号“冲天大将军”,建元王霸。

巢悉众渡淮,整众不剽掠,所过惟取丁壮益兵。巢已陷东都,留守刘允章以百官迎贼,巢入,劳问而已,里闾晏然。巢战数不力,军食竭,下不用命,阴有遁谋,即发兵三万搤蓝田道,使尚让援华州。中和四年六月,巢计蹙,谓林言日:“我欲讨国奸臣,洗涤朝廷,事成不退,亦误矣。若取吾首献天子,可得富贵,毋为他人利。”言,巢出也,不忍。巢乃自刎,不殊,言因斩之。

(节选自《新唐书.黄巢列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威老/且暗不任军/阴与元裕谋曰/昔庞勋灭/康承训即得罪/吾属虽成功/其免祸乎/不如留贼/不幸为天子/我不失作功臣/
B.时威老且暗/不任军/阴与元裕谋曰/昔庞勋灭/康承训即得罪吾属/虽成功/其免祸乎/不如留贼/不幸为天子/我不失作功臣/
C.时威老/且暗不任军/阴与元裕谋曰/昔庞勋灭/康承训即得罪吾属/虽成功/其免祸乎/不如留贼/不幸为天子/我不失作功臣/
D.时威老且暗/不任军/阴与元裕谋曰/昔庞勋灭/康承训即得罪/吾属虽成功/其免祸乎/不如留贼/不幸为天子/我不失作功臣/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咸通,年号,一个皇帝可以有多个年号,但从清朝始,每个皇帝只有一一个年号。第大精味。
B.檄,指古代写在木简上的官方文书,用来晓谕、征召、声讨(敌人或叛逆)等。
C.大渠,首领。旧时统治阶级称武装反抗者的首领或部落酋长,文中是指王仙芝。
D.舍,古时行军以三十里为-舍。文中指宋威军队紧随敌人,与敌军相距三十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巢家境富足,有豪侠之气。家中以卖盐为生,颇有资财。善于击剑骑射,还喜欢收留逃亡之人。
B.黄巢应时而动,起义队伍迅速壮大。他起兵响应王仙芝,辗转攻掠河南十五州,部众达到数万人。
C.黄巢思虑长远,与仙芝产生矛盾。仙芝受朝廷封赏大喜,黄巢斥责他贪功不顾将士前途,并殴打他。
D.黄巢能约束军队,不侵扰百姓。他招募士兵,体恤百姓;攻陷东都后,只是犒劳慰问,街巷平静安定。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威阳许之,上言“与君长战,擒之”。复光固言其降。命侍御史与中人驰驿即讯,能明。
(2)巢战数不力,军食竭,下不用命, 阴有遁谋,即发兵三万搤蓝田道,使尚让援华州。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4-03 10:20:4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小题。

李泌,字长源,其先辽东襄平人。少聪敏,博涉经史,精究《易象》,善属文,尤工于诗,以王佐自负。泌操尚不羁,耻随常格仕进。天宝中,自嵩山上书论当世务,玄宗召见,令侍诏翰林,仍东宫供奉,杨国忠忌其才辩,秦泌尝为《感遇诗》,讽刺时政,诏于蕲春郡安置,乃潜遁名山,天宝末,禄山构难,肃宗北巡,至灵武即位,遣使访召。会泌自嵩、颍间冒难奔赴行在,至彭原郡谒见,陈古今成败之机,甚称旨,延致卧内,动皆顾问。 数年,代宗即位,召为翰林学士,颇承恩遇。及元载辅政,恶其异己,因江南道观察都团练使魏少游奏求参佐,称泌有才,拜检校秘书少监,充江南西道判官,幸其出也。寻改为检校郎中,依前判官。元载诛,乃驰传入谒,上见悦之。又为宰相常衮所忌,出为楚州刺史。

兴元初,征赴行在,迁左散骑常侍。寻拜中书侍郎、平章事、集贤崇文馆学士、修国史。初,张延赏大减官员,人情咨怨,泌请复之,以从人欲,上从之,人人以为便。顺宗在春宫,妃萧氏母郜国公主交通外人,上疑其有他,连坐贬黜者数人,皇储亦危。泌百端奏说,上意方解。德宗初即位,尤恶巫祝怪诞之士。泌颇有谠直之风,而谈神仙诡道,或云尝与赤松子、王乔、安期、羡门游处,故为代所轻,虽诡道求容,不为时君所重。及建中末,寇戎内梗,桑道茂有城奉天之说,上稍以时日禁忌为意雅闻泌长于鬼道,故自外征还,以至大用,时论不以为惬。年六十八薨,赠太子太傅,赙礼有加。泌放旷敏辩好大言自出入中禁累为权幸忌嫉恒由智免终以言论纵横上悟圣主以跻相位有文集二十卷。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八十》,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文中化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泌放旷敏辩/好大言/自出入中禁/累为权幸忌嫉/恒由智免终/以言论纵横/上悟圣主/以跻相位/有文集二十卷。
B.泌放旷敏辩/好大言自出/入中禁/累为权幸忌嫉/恒由智免/终以言论纵横/上悟/圣主以跻相位/有文集二十卷。
C.泌放旷敏辩/好大言自出/入中禁/累为权幸忌嫉/恒由智免终/以言论纵横/上悟/圣主以跻相位/有文集二十卷。
D.泌放旷敏辩/好大言/自出入中禁/累为权幸忌嫉/恒由智免/终以言论纵横/上悟圣主/以跻相位/有文集二十卷。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意思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宫,是中国古代宫殿指称,因方位得名。后借指居住在该宫殿中的太子。因“东”时属春,色属“青”,故又称“春宫”。
B.行在,也叫“行在所”,是指皇帝登基之地,这里“赴行在”是指李泌听说肃宗在灵武即位,便冒着生命危险投奔。
C.时日禁忌,是指古人因迷信在某些时辰或日子禁止做某事。文中“以时日禁忌为意”是说德宗逐渐在意时日禁忌。
D.赙礼,指送给丧家的礼物。这里“赙礼有加”是说皇上赐给李家治丧的礼物很多,超过了朝廷规定的礼制规格。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泌博学不羁。他善写诗文,有抱负,又不愿意按常规去取得功名,正因为如此,他宁愿寄情山水,也不愿意去蕲春赴任。
B.李泌遭权臣排挤。他受到玄宗和代宗的重用,招来了权臣的打击排挤,前后两任宰相均将他赶出京城,让他去任地方官。
C.李泌敢于直言,张延赏裁减官员,他在皇上面前求情;太子受母亲牵连、地位危殆时,他百般劝谏,最终使皇上回心转意。
D.李泌长于鬼道。因为他喜欢谈论鬼神之事,且与一些术士交游,当时的人看不起他,德宗有段时间也不肯重用他。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陈古今成败之机,甚称旨,延至卧内,动皆顾问。
(2)雅闻泌长于鬼道,故自外征还,以至大用,时论不以为惬。

同类题3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杜佑,字君卿,京兆万年人。父希望,重然诺,所交游皆一时俊杰。为安陵令,都督宋庆礼表其异政,后坐小累去官。
佑以荫补济南参军事、剡县丞。尝过润州刺史韦元甫,元甫以故人子待之,而不加礼。它日,元甫有疑狱不能决,试讯佑,佑为辨处,契要无不尽。元甫奇之,署司法参军,府徙浙西、淮南,表置幕府。入为工部郎中,充江淮青苗使,再迁容管经略使。建中初,河朔兵挐战,民困,赋无所出。佑以为救敝莫若省用,省用则省官,乃上议曰:“汉光武建武中废县四百,吏率十署一;魏太和时分遣使者省吏员,正始时并郡县;晋太元省官七百;隋开皇废郡五百;贞观初省内官六百员。设官之本,以治众庶,故古者计人置吏,不肯虚设。自汉至唐,因征战艰难以省吏员,诚救弊之切也。”议入,帝纳之,众议以为善。
卢杞当国,恶之,出为苏州刺史,俄迁岭南节度使。佑为开大衢,疏析廛闬,以息火灾。初,佑决雷陂以广灌溉,斥海濒弃地为田,积米至五十万斛,列营三十区,士马整饬,四邻畏之;然宽假僚佐,故南宫僔、李亚、郑元均至争权乱政,帝为佑斥去之。
党项阴导吐蕃为乱,诸将邀功,请讨之。佑以为无良边臣,有为而叛,即上疏曰:昔周宣中兴,猃狁为害,追之太原,及境而止,不欲弊中国,怒远夷也。秦恃兵力,北拒匈奴,西逐诸羌,结怨阶乱,实生谪戍。党项小蕃与中国杂处间者边将侵刻今戎丑方强边备未实诚宜慎择良将使之完辑禁绝诛求,示以信诚,何必亟兴师役,坐取劳费哉?帝嘉纳之。
佑每进见,天子尊礼之,官而不名。后数年,固乞骸骨,帝不得已,许之。元和七年卒,年七十八,册赠太傅,曰安简。佑天性精于吏职,为治不皦察,数斡计赋,相民利病而上下之,议者称佑治行无缺。惟晚年以妾为夫人,有所蔽云。
(选自《新唐书·杜佑传》,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党项小蕃/与中国杂处间者/边将侵刻/今戎丑方强边备/未实/诚宜慎择良将/使之完辑/
B.党项小蕃/与中国杂处/间者边将侵刻/今戎丑方强/边备未实/诚宜慎择良将/使之完辑/
C.党项小蕃/与中国杂处间者/边将侵刻/今戎丑方/强边备未实/诚宜慎择良将/使之完辑/
D.党项小蕃与中国/杂处间者/边将侵刻/今戎丑方强/边备未实/诚宜慎择良将/使之完辑/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建中,是年号,建中初,采用的是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
B.中国,在古代文献中它是一个多义性的词组。有时指国家,本文就是指国家,而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用来泛指中原地区。
C.乞骸骨,是委婉的说法,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告老还乡之意。
D.谥,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韦皋,字城武,京兆万年人。皋始仕为建陵挽郎,诸帅府更辟,擢监察御史。德宗狩奉天李楚琳杀镒劫众叛归朱泚始泚以范阳军镇凤翔既归节而留兵五百戍陇上以部将牛云光督之。至是,云光谋请皋为帅,将劫以臣泚。别将翟晔伺知,以白皋。云光懼不克,率众出奔,至汧阳,遇泚奴使皋所。皋迎劳,先纳奴,伪受泚诏。即让云光曰:“既去而复,何也?”对曰:“向未知公之命,故去;今还,愿与公同生死。”皋曰:“大使固善,苟无它图,请释甲以安众,而后可入也。”云光乃命士委仗铠,皋受而内其卒。明日,置酒大会,奴、云光与其下至,皋伏甲左右庑,酒行,尽杀之,以其首徇。又驰使吐蕃与连和,陇坻遂安。
贞元初,代张延赏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初,云南蛮羁附吐蕃,其盗塞必以蛮为乡道。皋计得云南则斩虏右支,乃间使招徕之,稍稍通西南夷。皋上言:“礼让行于殊俗,则怫戾者化,愿皆封以示褒进。”诏可。又明年,云南款边,求内属,约东蛮鬼主骠傍、苴梦冲等绝吐蕃盟。
初,东蛮地二千里,胜兵常数万,南倚阁罗凤,西结吐蕃,狙势强弱为患,皋能绥服之,故战有功。西山羌女、诃陵、南水、白狗、逋租、弱水、清远、咄霸八国酋长,皆因皋请入朝。乃遣幕府崔佐时由石门趣云南,而南诏复通。
顺宗立,诏检校太尉。会王叔文等干政,皋遣刘辟来京师谒叔文曰:“公使私于君,请尽领剑南,则惟君之报。不然,惟君之怨。”叔文怒,欲斩辟,辟遁去。皋知叔文多衅,又自以大臣可与国大议,即上表请皇太子监国,又上笺太子,暴叔文之奸,且劝进。会大臣继请,太子遂受禅,因投殛奸党。是岁,皋暴卒,年六十一,赠太师,曰忠武。
(选自《新唐书·韦张严韩列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德宗狩/奉天李楚琳杀镒/劫众叛归朱泚/始/泚以范阳军/镇凤翔既归节/而留兵五百戍陇上/以部将牛云光督之/
B.德宗狩奉天/李楚琳杀镒/劫众叛归朱泚/始/泚以范阳军镇凤翔/既归节/而留兵五百戍陇上/以部将牛云光督之/
C.德宗狩/奉天李楚琳杀镒/劫众叛归朱泚/始/泚以范阳军镇凤翔/既归节/而留兵五百戍/陇上以部将牛云光督之/
D.德宗狩奉天/李楚琳杀镒/劫众叛归朱泚/始/泚以范阳军/镇凤翔既归节/而留兵五百戍/陇上以部将牛云光督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别将指秦、汉时代,军中别部之统领官,也就是配合主力军作战的将领。
B.南诏是隋末唐初洱海地区六诏之一的蒙舍诏。因蒙舍诏在诸诏之南,称为“南诏”。
C.受禅指王朝更迭,新皇帝承受旧帝让给的帝位。起于古时尧舜禹时代的禅让制。
D.谥号指古代历史上的皇帝、皇后以及诸侯大臣等去世后朝廷给予的褒扬称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韦皋有智慧,用计谋斩杀叛贼。牛云光与朱泚家奴想劝韦皋投降叛军,韦皋假装接受诏书,缴械了牛云光的武装,宴会中埋设伏兵斩杀了他们。
B.韦皋上疏礼让异族,教化褒进叛逆者。韦皋在计取云南斩断吐蕃右臂后,提出礼让异族,叛逆者也会归化,以封爵来褒奖进用,得到皇上赞同。
C.韦皋平定征服西南,战功显赫。东蛮依仗吐蕃、阁罗凤及善战精兵,成为边患,韦皋征讨平定,迫使东蛮、西山羌女、诃陵等与吐蕃断盟。
D.韦皋敢于揭露奸佞。唐顺宗时,王叔文等人干预国家大事,韦皋上疏请求太子监国理政,并揭露王叔文等人的奸佞,使他们得到惩罚。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使固善,苟无它图,请释甲以安众,而后可入也。
(2)公使私于君,请尽领剑南,则惟君之报。不然,惟君之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