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江神子•初至休宁冬夜作①葛胜仲
昏昏雪意惨云容。猎霜风。岁将穷。流落天涯,憔悴一衰翁。清夜小窗围兽火②,倾酒绿,借颜红。
官梅疏艳小壶中。暗香浓。玉玲珑。对景忽惊,身在大江东。上国故人谁念我,晴嶂远,暮云重。
[注]①此词是词人刚被贬官休宁(今安徽休宁县)时所作。②“兽火”指炉火。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夜小窗围兽火,倾酒绿,颜红。”借酒浇愁,酒入愁肠慢慢烧红面颊,用“绿”“红”鲜明色彩来反衬词人内心的灰暗、失意。
B.“官梅”一语双关,既指插在壶中的梅花,也是作者自喻,他虽在官衙内小壶中,身有羁绊,但玲珑剔透,暗香浮动,傲霜斗雪。
C.“上国故人谁念我,晴嶂远,暮云重”写出了关山阻碍,暮霭重重,就连京城的朋友也不再想念我表达了作者的羁旅之愁,孤独之感。
D.这首词构思巧妙,景的描写富有变化,从而揭示了情的变化。感由悲而喜,由喜而悲。全词意象鲜明,感人至深。
【小题2】结尾“上国故人谁念我,晴嶂远,暮云重”句用了什么手法?有何妙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10-04 11:31:3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比较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题。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孟子少时,诵①。孟子辍然②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③也,呼而问之曰:“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选自《韩诗外传》卷九)

注释:①诵:背诵。②辍,停止,废止。辍然:突然中止的样子。③喧:遗忘。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人恒,然后能改( )    ②入则无法家士( )
③其母织 ( )    ④其母引刀其织( )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
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甲)(乙)两文在表达方式、写作手法上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乙)文中孟母教子的方法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