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列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行香子·过七里濑
苏轼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君臣一梦,今古虚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注):①东汉初年的严子陵,辅佐刘秀打天下以后,隐居不仕,垂钓富春江上。昔人多说严光垂钓实是“钓名”。
【小题1】上面这首词按照字数分属于___________。
【小题2】对本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叶舟轻,双桨鸿惊”这一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B.“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既写出了船之行程,也创造出清寒凄美的意境。
C.“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中的“但”强调自然永恒的意思。
D.作者写到严子陵,是想效仿他的归隐之心。
【小题3】本词上阕的景物描写传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请从这一角度加以赏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11-13 12:28:3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节选自苏轼《赤壁赋》)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节选自苏轼《后赤壁赋》)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吾与子之所共享用
B.洗盏酌重新
C.履巉岩,蒙茸拨开
D.掠予舟而西也向西
【小题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客亦知夫水与月乎”在结构上承上启下,紧扣上文的“水”与“月”,以答客的方式,展开了富有哲理的议论。
B.甲文中苏轼认为,无论宇宙还是人生,变与不变都是相对的,皆有短暂与永恒的两面,人对天地万物不必“羡其无穷”。
C.乙文中“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动态美,与《赤壁赋》中“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静态美,展现了赤壁景物的多姿多态。
D.乙文道士化鹤的故事与“羽化而登仙”的道教思想有关,作者借此寄寓对超凡脱俗、自由自在境界的向往。
【小题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2)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
【小题4】请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

同类题4

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望江南•超然台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玉楼春
欧阳修
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①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注①春容:如春风妩媚的颜容。此指别离的佳人。②寒食:节令。旧时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两首词的字数都不足58字,属于词中的小令;由上、下两片构成,又属于双调。
B.欧阳修的词首句“尊前”,意为尊重友人,词人准备向朋友提出告别,而对方已惨咽,可见相知之深,相别之苦。
C.苏词写到寒食过后正是清明节,应当返乡扫墓。但是,此时却欲归而归不得。词作寄寓了作者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
D.在苏词中,面对难以排解的苦闷,作者认识到,必须超然物外,忘却尘世间一切。于是作者决定暂且抓紧时机,借吟诗饮酒以自娱吧!
E. 欧阳修的词实写了洛阳的牡丹在春天里绽放的美景,而苏词则着力描写作者在超然台上看到的暮春景象。
【小题2】请指出两词在情感变化上的相同点,并简要分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竹阁

苏轼

海山兜率两茫然,古寺无人竹满轩。

白鹤不留归后语,苍龙犹是种时孙

两丛恰似萧郎笔,十亩空怀渭上村。

欲把新诗问遗像,病维摩诘更无言。

(注)①竹阁:在杭州广化寺柏堂后,唐代白居易知杭州时所建。②海山:海中的仙山。③兜率:即“兜率天”,佛教用语,指人死后所登的天界。传说唐会昌元年有海商遭风至蓬莱山,见一宫院名日乐天院,故白居易《答客说》诗有:“海山不是吾归处,归即应归兜率天。”④“白鹤”二句:《旧唐书·白居易传》:“乐天罢杭州刺史,祷天竺石一,华亭鹤二以归。”苍龙:此指翠竹。⑤萧郎:萧悦,善画竹,曾为白居易画十五竿竹,白居易作《画竹歌》,赞美萧悦笔下之竹的逼真。⑥维摩洁:毗耶离城中的大乘居士,与释迎牟尼同时,曾以称病为由向释迦牟尼派来问询的含利弗、弥勒、文殊讲说大乘教义。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无人”二字,既是写眼前景,又是怀古,充满了物是人非的感慨。
B.颔联中以有竹(竹阁)衬无白鹤,抒发了“前不见古人”的“茫然”之感。
C.颈联对句以白居易退居之地渭上村代指白居易,“空怀”二字点明了全诗主旨。
D.苏轼诗题材广阔,多用比喻,并用得自然贴切,这首诗就运用了大量的比喻。
【小题2】诗中“欲把新诗问遗像,病维摩诘更无言”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