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课内文言文阅读《始得西山宴游记》(原文略)(共4题)
【小题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惴栗(担心)   浸漫而游(任意)B.草而坐(拨开)   意有所(极点)
C.染溪(沿着)   攒累积(收缩)D.引满酌(酒杯)   游于是乎始(从此)
【小题2】与例句中“穷”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例: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
A.穷山之高而止B.欲穷其林
C.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D.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小题3】与“则施施而行”的“而”字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欣然而往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C.倾壶而醉D.蟹六跪而二螯
【小题4】下文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记叙了作者发现和宴游西山的经过,描写了西山的怪特,抒发了贬居永州的孤愤,及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怀。
B.《始得西山宴游记》是一篇游记。作者开头用游其他山水的心情反衬西山给自己带来的精神愉悦。
C.作者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小石潭记》也是他写的游记,与《永州八记》一样有名。
D.《江雪》(千山鸟飞绝)是柳宗元的一首山水诗。历代诗人对此诗无不交口称绝。千古丹青妙手,也争相以此为题,绘出不少动人的江天雪景图。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1-11 08:58:3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片断,回答问题。

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而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1)下面对文中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
A.寿,长寿,活得长
B.实,果实
C.若,如果
D.爱,吝啬
(2)下列句式包含倒装的一项是(_____)
A.已去而复顾
B.他植者则不然
C.故不我若也
D.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3)对本文字词解说有误的一项是(_____)
A.驼业种树。“业”是名词的意动用法,译“把……当作职业”。
B.非有能硕茂之也。硕茂是形容词,使动用法。译“并没有办法使它们长得高大茂盛”。
C.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这句三个“以”都是连词,用法含义完全一样。
D.若甚怜焉。焉:代词,他们,指代老百姓。

同类题5

四、文言文阅读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筏,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字。
(1)自余为僇人,居州  是:_________
(2)其隙也,则施施行  而:_________
(3)染溪     缘:_________
(4)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 梦:_________
【小题2】理解课文,填空。
本文写景,抓住了西山“___________”的特点,寄情于景,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突出了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受。
【小题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2)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
(3)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赤壁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