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文字,完成各题。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邀,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小题1】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梦亦同趣 趣:同“趋” |
B.始指异之 异:奇怪 |
C.外与天际 际:交会 |
D.不与培塿为类 类:同类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游于是乎始 不拘于时 |
B.其高下之势 其皆出于此乎 |
C.不知日之入 句读之不知 |
D.施施而行 顺风而呼 |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文章开头即写明自己不幸的遭遇和贬谪南荒后“恒惴栗”郁闷痛苦不堪的心情。 |
B.作者在西山之前的游山玩水也是带着明确的目的进行的,借饮酒和入梦正是寄压抑与忧愁于山水的率性表现。 |
C.西山之游才是真正的游,实现了自我与自然的融合,达到了乐而忘忧的目的,所以看似简单的“始”字,在文中不可或缺,语约意丰。 |
D.寄情于景,托物寓志,是本文的一大特点。文中叙事写景,都饱含着作者丰富的感情色彩。 |
【小题4】翻译
(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