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唐)许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内容和表现手法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红叶萧疏,长亭饯别,交代了季节、地点,描绘出一幅孤寂的秋日行旅图。
B.颔联大笔勾勒,雄浑苍茫。骋目远望,残云缭绕太华山,稀疏的秋雨洒落中条山。
C.颔联以“残云”点染太华山,以“疏雨”烘托中条山,于沉静中显出飞动的意趣。
D.颈联写出山色和树色迥然不同,东海与黄河一起咆哮,绘声绘色,意境壮阔辽远。
【小题2】全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3-28 09:55:5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杨伯丑,冯翊武乡人也。好读《易》,隐于华山。开皇初,被征入朝,见公卿不为礼,无贵贱皆汝之。人不能测也。高祖召与语,竟无所答。上赐之衣服,至朝堂,舍之而去。于是被发阳狂,游行市里,形体垢秽,未尝栉沐
尝有张永乐者,卖卜京师,伯丑每从之游。永乐为卦有不能决者,伯丑辄为分析爻象,寻幽入微。永乐嗟服,自以为非所及也。伯丑亦开肆卖卜。
有人尝失子,就伯丑筮者。卦成,伯丑曰:“汝子在怀远坊南门道东北壁上,有青裙女子抱之,可往取也。”如言果得。或有金数两,夫妻共藏之,于后失金,其夫意妻有异志,将逐之。其妻称冤,以诣伯丑,为筮之曰:“金在矣。”悉呼其家人,指一人曰:“可取金来!”其人赧然,应声而取之。道士韦知常诣伯丑问吉凶,伯丑曰:“汝勿东北行,必不得已,当早还。不然者,杨素斩汝头。”未几,上令知常事汉王谅。俄而上崩,谅举兵反,知常逃归京师。知常先与杨素有隙,及素平并州,先访知常,将斩之,赖此获免。又人有失马,来诣伯丑卜者。时伯丑为皇太子所召,在途遇之,立为作卦,卦成,曰:“我不遑为卿占之,卿且向西市东壁门南第三店,为我买鱼作脍,当得马矣。”其人如此言,须臾,有一人牵所失马而至,遂擒之。崖州尝献径寸珠其使者阴易之上心疑焉召伯丑令筮伯丑曰有物出自水中质圆而色光是大珠也今为人所隐具言隐者姓名容状。上如言簿责之,果得本珠。上奇之,赐帛二十匹。
国子祭酒何妥尝诣之论《易》,闻妥之言,倏然而笑曰:“何用郑玄、王弼之言乎!”久之,微有辨答,所说辞义,皆异先儒之旨,而思理玄妙,故论者以为天然独得,非常人所及也。竟以寿终。
(选自《隋书·列传第四十三》)
【注】①郑玄:东汉经学大师;王弼:经学家,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
【小题1】对文中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言果得   如:依照
B.其夫意妻有异志 意:怀疑
C.其妻称冤,以诣伯丑  诣:拜访
D.我不遑为卿占之 遑:匆忙
【小题2】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崖州尝献/径寸珠/其使者阴易之上/心疑焉/召伯丑令筮/伯丑曰/有物出自水中/质圆而色光/是大珠也/今为人所隐/
B.崖州尝献径寸珠/其使者阴易之/上心疑焉/召伯丑令筮/伯丑曰/有物出自水中/质圆而色光/是大珠也/今为人所隐/
C.崖州尝献径寸珠/其使者阴易之/上心疑焉/召伯丑令筮/伯丑曰/有物出自水中/质圆而色光/是大珠也今为/人所隐/
D.崖州尝献/径寸珠/其使者阴易之/上心疑焉/召伯丑令筮/伯丑曰/有物出自水中/质圆而色光/是大珠也/今为人所隐/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伯丑不拘礼法,放浪形骸。他看见公卿不行礼,无论尊卑都用“你”称呼。隋文帝同他谈话,他竟然不回答,把皇上赏赐的衣服也丢弃了。
B.杨伯丑颇具奇才,擅长析卦。他能探求深奥的道理,深入到细微之处。这曾让在京城卖卦的友人张永乐感叹佩服,认为不是自己能够相比的。
C.杨伯丑开店卖卦,深受信任。别人不仅因丢失孩子、金子、马匹等来找他占卜,连性命吉凶都来向他问卦,而杨伯丑每次的占卜结果都很准。
D.杨伯丑精于《易经》,见解独到。他与人辨析《易经》时,蔑视前代大师,且能发前人之所未发,评论者认为杨伯丑的才能是天赋,非常人所能及。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被发阳狂,游行市里,形体垢秽,未尝栉沐。
(2)知常先与杨素有隙,及素平并州,先访知常,将斩之。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赵绰字士倬,河东人也。性质直刚毅。周初为天官府史,以恭谨恪勤,擢授夏官府下士。稍以明干见知,为内史中士。隋文帝为丞相,知其清正,引为录事参军。文帝受禅,授大理丞。处法平允,考绩连最。每有奏谳,正色侃然,渐见礼重。上以盗贼不禁,将重其法,绰进谏曰:“律者天下之大信,其可失乎!”上忻然纳之,因谓曰:“若更有闻见,宜数言之。”迁大理少卿。

故陈将萧摩诃其子世略在江南作乱摩诃当从坐上曰世略年未二十亦何能为以其名将之子为人逼耳因赦摩诃。绰固谏不可,上不能夺,欲待绰去而赦之,因命绰退食。绰曰:“臣奏狱未决,不敢退朝。”上曰:“大理其为朕特放摩诃也。”因命左右释放之。

刑部侍郎辛亶尝衣绯裈,俗云利官,上以为厌蛊,将斩之,绰曰:“据法不当死,臣不敢奉诏。”上怒甚,谓曰:“卿惜辛亶而不自惜也?”命左仆射高颎将绰斩之。绰曰:“陛下宁可杀臣,不可杀辛亶。”至朝堂,解衣当斩。上使人谓绰曰:“竟如何?”对曰:“执法一心,不敢惜死。”上拂衣入,良久乃释之。明日,谢绰,劳勉之,赐物三百段。

时上禁行恶钱,有二人在市以恶钱易好者,武候执以闻,上悉令斩之。绰谏曰:“此人坐当,杀之非法。”上曰:“不关卿事。”绰曰:“陛下不以臣愚暗,置在法司,欲妄杀人,岂得不关臣事?”上曰:“撼大木不动者,当退。”对曰:“臣望感天心,何论动木!”上复曰:“啜羹者,热则置之。天子之威,欲相挫邪?”绰拜而益前,诃之不肯退。上遂入。书侍御史柳彧复上奏切谏,上乃止。上以绰有诚直之心,每引入阁中,或遇上与皇后同榻,即呼绰坐,评论得失。前后赏赐以万计。其父为蔡州刺史。

时河东薛胄为大理卿,俱名平恕。然胄断狱以情,而绰守法,俱为称职。上每谓绰曰:朕于卿无所爱惜,但卿骨相不当贵耳。”仁寿中,卒官,上为之流涕。   

(节选自《北史》)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故陈将萧摩诃其子/世略在江南/作乱/摩诃当从坐/上曰/世略年未二十/亦何能为/以其名将之子/为人逼耳/
B.故陈将萧摩诃/其子世略在江南/作乱/摩诃当从坐/上曰/世略年未二十/亦何能为/以其名将/之子为人逼耳/
C.故陈将萧摩诃/其子世略在江南作乱/摩诃当从坐/上曰/世略年未二十/亦何能为/以其名将之子/为人逼耳/
D.故陈将萧摩诃其子/世略在江南作乱/摩诃当从坐/上曰/世略年未二十/亦何能为/以其名将/之子为人逼耳/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受禅,本指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后来王朝更替时有人以禅让之名,行夺权之实。
B.大理,即大理寺,是古代主管司法的最高官署,明清时与刑部、吏部合称“三法司”,共同职掌天下刑狱。
C.杖,文中指“杖刑”,是古代刑罚之一,指用荆条或大竹板拷打犯人,分大杖﹑法杖﹑小杖三等。
D.赠,亦称“追赠”,一般指的是赐给死者以官爵和荣誉称号,如帝王把土地或爵位等赐予在世的亲属或臣僚则常称“封”。
【小题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绰精明干练,不断获得升迁。他在北周时曾先后担任天官府史、夏官府下士等职,又被隋文帝引荐为录事参军,入隋后最终做到大理少卿。
B.赵绰据法行事,不惜以身护法。他坚持认为刑部侍郎辛亶法不当死,冒死相争,隋文帝最终释放辛亶,并向赵绰道歉。
C.赵绰性格刚强,敢于触犯龙颜。他在隋文帝欲斩杀以恶钱易好钱的二人时针锋相对,据理力争,毫不退让。
D.赵绰忠诚正直,深受文帝器重。他常被隋文帝邀请进入阁中,甚至有时与皇帝皇后同坐,评论时政得失;去世之后皇帝为之伤心落泪。
【小题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绰曰:“臣奏狱未决,不敢退朝。”上曰:“大理其为朕特放摩诃也。因命左右释放之。
(2)时河东薛胄为大理卿,俱名平恕。然胄断狱以情,而绰守法,俱为称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