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线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落日怅望

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注)①马戴:唐代诗人,他生活于中晚唐之交的动荡年代,诗擅长五律,内容多身世之叹,终是晚唐风貌。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内容和技巧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由眼前之景起兴,见到孤云和归鸟在空中自由地飞动,写出诗人的兴奋和喜悦之情。
B.颔联写诗人滞留他乡久未归,突出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苦闷之情。
C.本诗是唐代诗人马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中有景有情,景与情高度统一,融为一体。
D.此诗语言简洁凝练,遣字用词非常传神,表现出极其丰富的内蕴。
【小题2】诗歌的第五、六句写了哪些景物?抒发了哪些情感?
【小题3】本诗与《春夕》一诗在结构方面有什么相同点?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2-27 02:53:0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象耕鸟耘辨

唐陆龟蒙

⑴世谓舜之在下也,田于历山,象为之耕,鸟为之耘,圣德感召□如是。余曰:斯异术也,何圣德欤?孔子叙《书》,于舜曰浚哲文明①,圣德止于是而足矣,何感召之云云乎!然象耕鸟耘之说,吾得于农家,请试辨之。
⑵吾观耕者行端而徐,起坺②欲深,兽之形魁者无出于象,行必端,履必深,法其端深,故曰象耕。耘者去莠,举手务疾而畏晚。鸟之啄食,务疾而畏夺,法其疾畏,故曰鸟耘。
⑶试禹之绩,大成而后荐于天,其为端且深,非得于象耕乎!去四凶③恐害于政,其为疾且畏,非得于鸟耘乎!不然,则雷泽之渔,河滨之陶④,无一感召何也?岂圣德有时而不德耶!
⑷孟子曰,尧舜与人同耳,而好事者张⑤以就其怪,怪非圣人之意也,吾病其书之异端,殴之使合于道。人其从我乎,虽不从,吾亦不能变其说。
注①浚哲文明:深沉有智,文理光明。语出《尚书•舜典》。②坺:耕地时第一锹翻起的土块。③四凶:传说中不服舜控制的四个恶人。④这句指舜曾在雷泽捕鱼,在河滨制陶。⑤张:夸大。
【小题1】可填入第⑴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A.焉B.也C.其D.之
【小题2】概述第⑵段中作者对“象耕鸟耘”的看法。
【小题3】对第⑶段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舜选拔人才和惩治四凶受到了“象”“鸟”的启发,称颂了舜的德行。
B.如果动物受到感召帮舜耕耘,捕鱼制陶时为何不帮舜?进一步否定“感召说”。
C.圣人德行的显现难道还有时段的区分吗,作者的反问使得“感召说”不攻自破。
D.第⑵段已指出“象耕鸟耘”含义,本段全从反面立论,相形之下,说服力较弱。
【小题4】本文从事实与道理两方面否定了“圣德感召”的说法,请联系全文加以分析。
【小题5】根据本文内容,并结合下面的材料,评价本文的思想意义。
象耕鸟耘:“象田”“鸟田”乃动物践踏、觅食之后为人所直接用于种植的农田,……犁耕的出现源自象田、鸟田等。(郭书春李家明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辞典卷),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9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