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贼平后送人北归
司空曙
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
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
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
(注)①贼平:指平定“安史之乱”。
【小题1】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诗歌的对仗和内容看,本诗是一首以送别为内容的五言律诗。
B.一二两句交代诗人送人北归的原因,抒写自己不能还乡的痛苦。
C.三四两句寄托诗人的悲苦,与“国破山河在”有异曲同工之妙。
D.五六两句从友人的角度落笔,真实描写了乱离之后的荒乱场景。
【小题2】以下评价适用于本诗的一项是()。
A.慷慨激昂B.清新流畅C.刚劲凝练D.凄苦悲凉
【小题3】明代诗人徐用吾评价本诗的最后两句:“观其结句,犹不免有悲伤之意,其与《诗经》‘鸿雁于飞,哀鸣嗷嗷’,同一用意。”请从手法角度,联系全诗内容进行赏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2-17 09:46:3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送宗判官归滑台序

大丈夫其谁不有四方志?则仆(自身的谦称)与宗衮,二年之间,会而离,离而会,经途所亘,凡三万里。何以言之?去年春,会于京师,是时仆如桂林,衮如滑台;今年秋,乃不期而会于桂林;居无何,又归滑台,王事故也。舟车往返,岂止三万里乎?人生几何?而倏聚忽散,辽夐若此,抑知己难遇,亦复何辞!

岁十有一月,二三子出饯于野。霜天如扫,低向朱崖。加以尖山万重,平地卓立。黑是铁色,锐如笔锋。复有阳江、桂江,略(流过)军城而南走,喷入沧海,横浸三山(传说中的海外三山,即蓬莱、方丈、瀛洲)。则中朝群公岂知遐荒之外有如是山水?山水既尔,人亦其然。衮乎对此,与我分手。忘我尚可,岂得忘此山水哉!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是时仆桂林(___________)   乃不而会于桂林 (__________)
【小题2】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居无何,又归滑台,王事故也。
【小题3】画波浪线的句子叙述了“仆与宗衮”□□□□的经历。(用文中的话回答)
【小题4】对本文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一篇赠序,是送别时的赠言。
B.首段感“人生几何”,叹“世无知己”。
C.次段写饯别,描绘出阔远奇绝的景象。
D.尾句不落俗套,反笔以出,别具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