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渔翁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为永州司马时期。②欸乃:指渔歌,一说指摇橹声。
【小题1】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这首诗以时间为序,描述了渔翁的活动:夜宿晨起,汲水燃竹,日出打渔。
B.三四两句的描写内容,既有自然景色,又有人物行踪:渔翁不知何时已离岸。
C.日出之后,“欸乃一声”打破了山水的宁静,诗歌的感情也由低沉转入昂扬。
D.苏轼说“子厚晚年诗极似陶渊明”,此诗与“采菊东篱下”一诗风格正相似。
E. 此诗通过渔翁在山水间获得内心宁静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心境。
【小题2】诗人借渔翁这一形象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做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8-17 03:19:2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文,完成第下列小题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小题1】解释加点词语
梦亦同趣 ___________ 始指异之 ______________
箕踞而遨 ___________ 外与天际 ___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句子中不存在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苍然暮色,自远而至B.四望如一
C.攒蹙累积,莫得遁隐D.望西山,始指异之
【小题3】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施施而行,漫漫而游——跟在别人的后面,漫无目的地游览。
B.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精神专一,忘掉形骸,似乎与大自然万物相融合。
C.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这之后知道我假如没有开始游览的话,游览就从这次开始。
D.觉而起,起而归——睡一觉后就起来,起来了就回去了。

同类题3

阅读下文,回答下列小题。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

【小题1】柳宗元,字_______,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___________运动。
【小题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早实以 (2)橐驼非能使木寿且
(3)吾小人飧饔以劳吏者, (4)故且怠
【小题3】下列“而”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鸣鼓而聚之B.字而幼孩
C.旦视而暮抚D.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小题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不相同的一项是
A.我固当B.早以蕃
C.视而暮抚D.甚者其肤以验其生枯
【小题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
﹙1﹚ 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2﹚ 传其事以为官戒
【小题6】《种树郭橐驼传》中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结合文中的例子对此进行分析

同类题5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永州万石亭记

柳宗元

永州崔中丞万石亭记御史中丞清河男崔公,来莅永州。闲日,登城北墉,临于荒野藂翳之隙,见怪石特出,度其下必有殊胜。步自西门,以求其墟。伐竹披奥,欹侧以入。绵谷跨溪,皆大石林立,涣若奔云,错若置棋,怒者虎斗,企者鸟厉。抉其穴则鼻口相呀,搜其根则蹄股交峙,环行卒愕,疑若搏噬。于是刳辟朽壤,翦焚榛,决浍沟,导伏流,散为疏林,洄为清池。寥廓泓渟,若造物者始判清浊,效奇于兹地,非人力也。乃立游亭,以宅厥中。直亭之西,石若掖分,可以眺望。其上青壁斗绝,沉于渊源,莫究其极。自下而望,则合乎攒峦,与山无穷。

明日,州邑耋老,杂然而至,曰:“吾侪生是州、艺是野,眉厖齿鲵。未尝知此。岂天坠地出,设兹神物,以彰我公之德欤?”既贺而请名。公曰:“是石之数,不可知也。以其多,而命之曰万石亭。”耋老又言曰:“懿夫公之名亭也,岂专状物而已哉!公尝六为二千石,既盈其数。然而有道之士,咸恨公之嘉绩未洽于人。敢颂休声,祝于明神。汉之三公,秩号万石,我公之德,宜受兹锡。汉有礼臣,惟万石君。我公之化,始于闺门。道合于古,佑之自天。野夫献辞,公寿万年。”

注①崔公:崔能,坐为南蛮所攻,陷群邑,为永州刺史。②藂翳:草木繁盛的样子。③企:站立。④厥:其。⑤眉厖齿鲵:眉毛花白,齿落更生细齿。形容老寿。

【小题1】第一段主要写了万石亭建造的______ 和_______。
【小题2】在建万石亭之前,崔中丞做了哪些准备工作?(用原文回答)
【小题3】作者写第二段对话的目的是_________。
【小题4】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永州城北石林是中丞崔能偶然发现的。
B.万石亭的美景连当地百姓都赞叹不已。
C.众都认为万石亭是来自上天的恩赐。
D.崔中丞时被贬此地,人们为他鸣不平。
【小题5】从语言特色的角度赏析文中划线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