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
菊
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①
。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
②
,升君白玉堂。
(注)①《晋书·罗含传》:“及致仕还家,阶庭忽兰菊丛生,以为德行之感焉。”②金鹦鹉:金制的状如鹦鹉螺的酒杯。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____)(____)
A.首联“暗”“淡”二字的重叠使用,生动逼真地刻画出菊那淡雅的风姿;“融融”运用通感,“冶冶”状其明艳柔美之态。
B.第二联用典写菊花之美,写色说成同陶渊明东篱下的菊花一样,写香说成与罗含宅中的菊花一样,这赋予了菊花高贵的品格。
C.第三联对比鲜明,一“禁”一“怯”,写菊花不怕被露水沾湿,可是害怕夕阳的来临,赋予了菊花软弱的性格。
D.第四联阐述菊花希望自己被制成美酒,装在金鹦鹉螺状的酒杯中,来到富贵人家丰盛的酒席上,表明诗人想通过捷径摆脱地位卑下的现状。
E.这首诗引典自然,锐意中有伤时,哀婉里有进取,突出的特点是状物新奇,物我交融,毫无晦涩之感。
(2)诗的前四句描写了菊花怎样的特点?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1-13 03:02:3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1)首句写出骆氏亭怎样的环境特点?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4分)
(2)许多人说“留得枯荷听雨声”是全篇的点睛之笔,请说说你的理解。(4分)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作品,回答问题。
北青萝
李商隐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
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⑴这首诗多用“照应”的手法,结合全诗赏析。
⑵有人说这首诗是寻隐者“不遇”有人说“遇”,说说你的看法。
⑶尾联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潭州
(唐)李商隐
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
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
陶公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尘①破庙风。
目断故园人不至,松醪一醉与谁同。
(注)①承尘:唐代以前,没有天花板,房梁横木之上用遮布挡灰,名曰“承尘”。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写诗人傍晚看到潭州官舍里人去楼空,不禁陷入伤今吊古的情怀之中。第一句由过去之景写起,第二句由古今情承,由今及古,情由景生。
B.“湘泪浅深滋竹色”一句隐晦曲折的表达了自己的幽怨哀伤之情,传说舜帝南巡,淹死在湘水,他的两个妃子蛾皇、女英在湘水边啼哭,泪洒在竹子上,让竹子润出或浅或深的颜色。
C.“楚歌重叠怨兰丛”,“楚歌”是古代的楚地民歌,这里专指楚国大诗人屈原写的《离骚》《九歌》《九章》等骚体诗;“兰丛”即兰惠等香草,当属《离骚》中常见的意象。
D.“陶公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尘破庙风”,是说东晋太守陶侃当年用战舰来作战,在空荡荡的沙滩上只见雨水在飞;西汉贾谊贾太傅祠庙如今很破烂,只回荡着一些风吹着天花板发出的声音。
【小题2】颔联中哪两个字用的最妙,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小题。
苏武庙 温庭筠①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②,空向秋波哭逝川。
注:①温庭筠,晚唐著名诗人、词人。②汉武帝逝世后葬于茂陵。苏武归汉,昭帝“诏武奉一大牢谒 武帝园庙”,汉宣帝赐苏武爵关内侯。
【小题1】下列对于这首诗的解说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第一句是想象苏武骤然见到汉朝的使者时,表现出极为强烈、激动、复杂的感情。
B.“古祠”一句由人到庙,由古及今,写出了庙的苍古肃穆,表达了诗人崇敬追思之情。
C.颔联形象地写出了苏武牧羊绝塞时单调、孤寂的生活,环境、心情相互交触,浑然一体。
D.颈联先说“回日”,后述“去时”,虽有些板滞,但“去时”反衬“回日”,更增感慨。
【小题2】本诗歌颂了苏武什么样的精神品质?诗人这样写有何深意?请简要分析。
同类题5
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
①
宴作
李商隐
露如微霰下前池,风过回塘万竹悲。
浮世本来多聚散,红蕖
②
何事亦离披?
悠扬归梦惟灯见,濩落
③
生涯独酒知。
岂到白头长只尔,嵩
④
阳松雪有心期。
注:①崇让宅:洛阳崇让坊王茂元宅。此时诗人在朝廷受到排挤,暂住岳父王茂元家,妻子仍在京城长安。②红蕖:红莲。③濩落:空虚冷落。④嵩:即河南嵩山,古代学道隐居之地。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第一句写露凝如细小的冰粒,说明露重天寒。第二句写风摇翠竹,飒飒作响,也像在悲泣一般。
B.第三句“聚散”重点是在“散”上;第四句写池中红莲不解诗人情怀,犹在风中盛开。
C.第五句“悠扬”形容“归梦”的悠长。“惟灯见”使人仿佛看到一盏孤灯伴着诗人朦胧入梦的景象。
D.第八句“松雪”喻高洁的品性和节操,指诗人的高远志向。
E. 亲朋会饮,本为乐事。但此诗所写却不是宴饮之乐,而是由此引发的诗人的幽怨悲情。
【小题2】“莲”作为意象内涵丰富,下列诗句借“莲”表现诗人高洁品质的一项是
A.盈盈荷上露,灼灼如明珠。 (晋·陆云《芙蓉诗》)
B.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唐·王维《山居秋暝》)
C.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D.暴之烈日无改色,生于浊水不受污。 (宋·包恢《莲花》)
【小题3】钱良择评论此诗“情深于言”。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本诗“情深”的具体表现。
相关知识点
文章作者
中国古代文学
隋唐
李商隐(813-858)
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