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塞下曲
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
①
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
②
,矜夸紫骝
③
好。
[注]①幽并:幽州和并州。当地居民以慷慨悲歌、尚气任侠著名,故多并称。②游侠儿:自恃勇武、讲义气而轻视生命的人。③紫骝:古骏马名。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二句写桑林叶落杈疏,加之寒蝉的鸣叫,更显寒意,主人公就在这样的季节踏上奔赴萧关的道路。
B.第三、四句说走出一个关塞又进入另外一个关塞,看到的只是黄芦草,进而将边塞之景描写得苍凉之极,用意在于暗示战争的残酷。
C.第五、六句写幽、并两州的豪杰都与尘土黄沙相伴到老,诗人从这些满怀宏图大志的年轻人身上看到的却是一种无奈结局。
D.这首诗华美绚丽,写边塞秋景,有慷慨悲凉的建安遗韵;写戍边征人,又有汉乐府直抒胸臆的哀怨之情。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回答。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12-01 05:07:2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面问题
从军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
①
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塞上听吹笛 -----高 適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
②
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注 ①关山:系乐曲《关山月》。②梅花:系乐曲《梅花落》。
(1)按内容分类,这两首诗属于
两首诗都写了
和
,借以抒发戍边者的情怀,可谓“‘声色’传情”。
(2)为什么说《塞上听吹笛》的三、四句有“语意双关”的特点?
同类题2
阅读《出塞》,回答小题。
出 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小题1】诗歌第二句紧承上句,暗示__________,表现出诗人对____________的深厚同情。
【小题2】在诗歌三四句中,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饯别的宴会设在靠江的高楼上,空中飘散着橘柚的香气,环境幽雅,气氛温馨,写这一美好的环境是为了衬托作者的心情。
B.“凉”字一语双关,既写出了江风吹雨,使人感到阵阵凉意的江上环境,同时也写出了诗人当时的心境。
C.诗的三四两句写离别朋友后,泊舟潇湘,明月高悬,梦中听猿的境界,这一实景的描写,扩大了意境,深化了主题。
D.末句的“长”字状猿声相当形象,有《水经注·三峡》中描写猿声的意境:“时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长”字作韵脚用在此诗之末,更有余韵不绝之感。
【小题2】这首诗写的是在什么季节送别朋友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同类题4
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西宫春怨》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
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
,朦胧树色隐昭阳。
A.桃叶眉长易觉愁
B.斜抱云和深见月
C.月中秋露点朝衣
D.碧天如水夜云轻
相关知识点
文章作者
中国古代文学
隋唐
王昌龄(690-756)
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