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建中四年,李希烈陷汴洲。既又将盗陈州,分其兵数千人抵项城县。盖将掠其玉帛,俘累其男女,以会于陈州。
县令李侃,不知所为。其妻杨氏曰:“君县令,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君如逃,则谁守?”侃曰:“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杨氏曰:“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杨氏言曰:“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众皆泣,许之。乃徇
①曰:“
以瓦石中贼者与之千钱以刀矢兵刃之物中贼者与之万钱”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杨氏亲为之爨
②以食之,无长少必周而均。使侃与贼言曰:“项城父老,义不为贼矣,皆悉力守死。得吾城不足以威,不如亟去;徒失利,无益也!”贼皆笑。有飞箭集于侃之手,侃伤而归。杨氏责之曰:“君不在,则人谁肯固矣!与其死于城上,不犹愈于家乎?”侃遂忍之,复登陴。
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贼气吞焉,率其徒将超城而下。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其帅,希烈之婿也。贼失势,遂相与散走。项城之人无伤焉。
(李翱《杨烈妇传》)
(注)(1)发布命令 (2)爨:cuàn 烧饭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以瓦石中/贼者与之/千钱以刀矢/兵刃之物中/贼者与之万钱 |
B.以瓦石中/贼者与之千钱/以刀矢兵刃之物中/贼者与之万钱 |
C.以瓦石中贼者/与之千钱/以刀矢兵刃之物中贼者/与之万钱 |
D.以/瓦石中贼者/与之/千钱以刀矢/兵刃之物中/贼者与之万钱 |
【小题2】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左传》之“左”意指左丘明,春秋时期楚国史官,传说为姜子牙的后裔。 |
B.《左传》是我国第一本编年体史书,上承《春秋》下启《史记》,与同体例的《国语》成书时间相当,思想倾向基本一致。 |
C.《左传》之“传”为“解释”“阐发”之意,与《公羊传》《谷梁传》并称“春秋 三传”,都是为解释《春秋》而作,同属儒家经典“十三经”。 |
D.纪传体是由司马迁开创的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史书体裁。《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二十四史绝大多数都属这一类。 |
【小题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坟墓存焉 朝济而夕设版焉 | B.府库皆其财也 吾其还也 |
C.重赏以令死士 以其无礼于晋 | D.与之千钱 失其所与,不知 |
【小题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杨氏深明大义的一组是 ( )
①力不足,死焉,职也 ②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 ③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
④杨氏亲为之爨以食之 ⑤君不在,则人谁肯固矣 ⑥贼失势,遂相与散走
【小题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李希烈的叛军要攻占项城县时,县令李侃不知怎么办,他的妻子杨氏说服他应忠于职责,为国家利益而坚守。 |
B.杨氏对召来的吏人百姓讲话,激励他们为保卫自己的家园而战,不做叛军之人。 |
C.李侃带领召集的几百人备战,杨氏亲自为他们做饭送饭,并让李侃向叛军讲话,表示准备战死决不投降。 |
D.李侃受伤回家,杨氏责备了他,并和他一起去指挥作战。叛军在主帅被射死后撤退,项城得以保全。 |
【小题6】将下面文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2)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