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宫词

薛逢

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

锁衔金兽连环冷,水滴铜龙昼滿长。

云髻罢梳还对境,罗衣欲换更添香。

遥窥正殿帘开处,袍袴宫人担御床。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逛()
A.这首宫怨诗从一“望”字起笔,以“遥窥"收朿,含蓄地表达了宫妃企望君王恩宠而不得的哀怨。
B.“尽晓妆”“望君王”一句,写宫妃大清早就起床精心梳妆打扮,翘首望向君王的宫殿,希望能得到君王的宠爱。
C.颈联运用动作描写,“对镜”“添香”这些细节,写出了宫妃豪奢的生活,反衬出宫妃空虚、寂寞的精神生活。
D.尾联“遥窥”二字,表现了宫妃复杂微妙而自我嘲讽的心理:享有尊贵的地位却只能整 翘首空待,还不如那清扫御床的宫女。
【小题2】“锁衔金兽连环冷,水滴铜龙昼漏长”一句,“冷”“长”用语稍妙,情致细腻,含而不露。请作简要赏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5-09 11:04:5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蠹化

(唐)陆龟蒙

①橘之蠹,大如小指,首负特角,身蹙蹙然,类蝤蛴而青。翳叶仰啮,如饥蚕之速,不相上下。或枨触之,辄奋角而怒,气色桀骜。一旦视之,凝然弗食弗动;明日复往,则蜕为蝴蝶矣!力力拘拘,其翎未舒。襜黑韝苍,分朱间黄。腹填而椭,婑纤且长。如醉方寤,羸枝不扬。又明日往,则倚薄风露,攀缘草树,耸空翅轻,瞥然而去。或隐蕙隙,或留篁端,翩旋轩虚,飏曳纷拂,甚可爱也。须臾犯蝥网而胶之,引丝环缠,牢若桎梏。人虽甚怜,不可解而纵矣!

②噫!秀其外,类有文也;默其中,类有德也;不朋而游,类洁也;无嗜而食,类廉也。向使前不知为橘之蠹,后不见触蝥之网,人谓之钧天帝居而来,今复还矣!

③天下,大橘也;名位,大羽化也;封略,大蕙篁也。苟灭德忘公,崇浮饰傲,荣其外而枯其内,害其本而窒其源,得不为大蝥网而胶之乎!观吾之《蠹化》者,可以惕惕。

(对原文有改动)

注释:①特:突出的。②翳叶:隐藏在叶下。③枨触:用物件触拨。④力力拘拘:行动迟缓、曲不伸的样子。⑤婑:帽带,喻蝴蝶的触须。⑥嬴枝不扬:贏,瘦弱;枝,通“肢”;扬,举起。⑦轩虚:高空。轩,高。虚,天空。飏曳:飘扬摇曳。纷拂:随意抖动(翅膀)。⑧蝥网:蜘蛛网。⑨钧天帝居而来:从天帝居住的地方来的。天,天的中央。帝居,天帝的住所。⑩名位,大羽化也;封略,大蕙篁也:羽化,指昆虫由幼虫或蛹化为成虫,长出翅膀,这里指蝴蝶。封略,即封疆,疆界,指国家分封给官吏的土地。

【小题1】下列句子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1)橘之 (2)气色暴   (3)习风露
A.(1)dù (2)lèi (3)yīn
B.(1)dǔ (2)1èi (3)ān
C.(1)dù (2)1ì  (3)ān
D.(1)dǔ (2)lì  (3)yīn
【小题2】第②段划线句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分析其表达效果。
【小题3】本文最主要的写作手法与《病梅馆记》相同,请简要说明。
【小题4】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主旨。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孙惠蔚,武邑武遂人也。年十五,粗通《诗》、《书》及《孝经》、《论语》。十八,师董道季讲《易》。十九,师程玄读《礼经》及“春秋三传”。周流儒肆,有名于冀方。太和初,郡举孝廉,对策于中书省。时中书监高闾因相谈荐,俄为中书博士,转皇宗博士。秘书令李彪,自以才辩,立难于其前,闾命惠蔚与彪抗论,彪不能屈。黄门侍郎张彝,常与游处,每表疏论事,多参访焉。
十七年,孝文南征,上议告类之礼。及太师冯熙薨,惠蔚监其丧礼。上书,令熙未冠之子,皆服成人服。
惠蔚与李彪以儒学相知,及彪位至尚书,惠蔚仍太庙令。孝文曾从容言曰:“道固(李彪字道固)既登龙门,而惠蔚犹沉涓浍【注】,朕常以为负矣。”虽久滞小官,深体通塞,无孜孜之望,儒者以是尚焉。
二十二年,侍读东宫。先是,七庙以平文为太祖。孝文议定祖宗,以道武为太祖。祖宗虽定,然昭穆未改。及孝文崩,将祔神主于庙。侍中崔光兼太常卿以太祖既改昭穆以次而易兼御史中尉黄门侍郎邢峦以为太祖虽改昭穆仍不应易乃立弹草欲按奏光光谓惠蔚曰:“此乃礼也,而执法欲见弹劾,思获助于硕学。”惠蔚曰:“此深得礼变。”寻为书以与光,赞明其事。光以惠蔚书呈宰辅,乃召惠蔚与峦庭议得失。尚书令王肃又助峦,而峦理终屈,弹事遂寝。
惠蔚既入东观,见典籍未周。及阅旧典,先无定目,新故杂糅,首尾不全,有者累帙数十,无者旷年不写。或篇第剥落,始末沦残,或文坏字误,谬烂相属。卷目虽多,全定者少。请依前丞卢昶所撰《甲乙新录》,其省先无本者,广加推寻,搜求令足。求令四门博士及在京儒生四十人,在秘书省专精校考,参定字义。诏许之。卒于官,赠瀛州刺史,谥曰戴。
(选自《北史·列传第六十九》,有删改)
注涓浍:小水流,小河。喻低微的地位。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侍中崔光兼太常卿/以太祖既改/昭穆以次而易/兼御史中尉黄门侍郎邢峦/以为太祖虽改/昭穆仍不应/易乃立弹草/欲按奏光/
B.侍中崔光兼太常卿/以太祖既改/昭穆以次而易/兼御史中尉/黄门侍郎邢峦/以为太祖虽改/昭穆仍不应易/乃立弹草/欲按奏光/
C.侍中崔光兼太常卿/以太祖既改/昭穆以次而易/兼御史中尉/黄门侍郎邢峦/以为太祖虽改昭穆/仍不应易乃立/弹草欲按奏光/
D.侍中崔光兼太常/卿以太祖既改昭穆/以次而易/兼御史中尉/黄门侍郎邢峦/以为太祖虽改昭穆/仍不应易/乃立弹草/欲按奏光/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四书”“五经”分别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和《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B.文中“太和初”“(太和)十七年”,是按照帝王即位的年次或年号来纪年的,“太和”为孝文帝的年号。
C.“丧礼”是中国礼仪文化之一,指有关丧事的礼仪。如功,按关系亲疏分大功和小功,大功服丧九月,小功服丧五月。
D.古文中的“博士”常常指古代官职名,如文中的“中书博士”,也指最高学位,如“四门博士”。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惠蔚很有才学,还善于结交朋友。黄门侍郎张彝,常常与孙惠蔚相处在一起,每次上表疏论政事,大多征询他的意见。
B.孙惠蔚对官职大小不在意。虽然长久担任小官,但没有孜孜的渴求,儒士因此把他长期在小官任上努力工作而不是渴求升迁作为风尚。
C.孙惠蔚很好地解决了孝文帝去世时将袱祭牌位放到庙中的礼仪问题。他特意主动帮助崔光战胜了邢峦、王肃的“礼仪”之争。
D.孙惠蔚在典籍校订方面不辞辛苦,做出了贡献。针对典籍新旧混杂、首尾不全等问题,他上书奏请相关校订考证事宜。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以才辩,立难于其前,闾命惠蔚与彪抗论,彪不能屈。
(2)或篇第剥落,始末沦残,或文坏字误,谬烂相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