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杨子
李 白
斗酒渭城边,垆头醉不眠。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
惜别倾壶醑,临分赠马鞭。看君颍上去,新月到应圆。
【小题1】下列各项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融情于酒,又寄情于景。酒是李白诗文的一大母题,诗人感情或是因酒而生或是借酒浇愁,酒早已成为了李白诗歌的象征。
B.首联“斗酒渭城边,垆头醉不眠”描写的是送别的地点以及送别酒宴的热闹场景。诗人以被送行人的目的地起兴,宕开一笔,铺陈叙述。
C.颔联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对仗工整,使诗文具有形式、音韵之美,而“梨花”、“杨叶”的意象又具有唐诗典型的形象美的特点,给人以无尽的想象。
D.颈联“惜别倾壶醑,临分增马鞭”是全诗的点题之句,明确地交代了举行酒宴的目的是送别友人。
E. 尾联是诗人实写友人路途上的情景,并借月圆之日表达了诗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美好的祝愿。
【小题2】李白“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岑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请赏析这两联诗句,比较其所运用的手法、所描写的对象、所创造的情境以及所表达的情感的异同。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05-12 09:41:1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望庐山瀑布水(其一)

李白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潨射,左右洗青壁。

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

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

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注释)①欻(xū):忽然。②潨( còng):急流。
【小题1】下列李白诗歌中,与《望庐山瀑布水(其一)》题材不同的一项是
A.千岩泉洒落,万壑树萦回。东海横秦望,西陵绕越台。
B.三门横峻滩,六刺走波澜。石惊虎伏起,水状龙萦盘。
C.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D.海色动远山,天鸡已先鸣。银台出倒景,白浪翻长鲸。
【小题2】诗话,常用三言五语对诗歌进行简练而中肯的点评。请为“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或“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写一则诗话。
【小题3】盛唐山水诗风格多样,异彩纷呈。同是歌咏山水,李白与王维的诗风格迥异。请以《望庐山瀑布水(其一)》与王维《山居秋暝》为例,任选一个角度,比较赏析两人山水诗的风格。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蜀道难

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险也如此,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但见悲鸟古木 号:引声长鸣,呼啸
B.连峰去天不尺 盈:满、足
C.崖转石万壑雷 砯:水流的声音
D.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嗟:叹惋之辞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难上青天 以其无礼
B.见悲鸟号古木   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C.险也如此 真无马邪
D.锦城云乐 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一端
【小题3】下列对这首诗第一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定了奔放雄奇的感情基调。
B.诗人以夸张的笔墨描绘了自古以来秦蜀之间被高山峻岭阻隔的情形。由秦入蜀,必经太白山,自古只有高飞的鸟儿才能从其低缺处飞过。
C.千里翱翔的黄鹤不能飞过,轻疾敏捷的猿也不能攀缘,不言而喻,人行走就更难了。诗人用夸张、衬托的手法极写蜀道高不可攀。
D.青泥岭为唐人入蜀的要道,诗人通过着重写其山路的萦回和山势的峻危,来表现人行其上的情状和人们的畏惧心理。诗人捕捉了手扪星辰、屏住呼吸、抚膺长叹等细节,这些细节是实写,困危之状如在眼前。
【小题4】下列对第二段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第二段开始,诗人笔锋一转,借“问君”引出旅途愁苦,以优切低昂的旋律,把读者带进一个古木荒凉、鸟声悲凄的境界。
B.诗人借最抒情,用“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等感情色彩浓重的自然景象,渲染了旅途愁苦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
C.诗人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写逶迤千里的蜀道的奇险风光:“连峰去天不盈尺”是夸饰山峰之高,“枯松倒挂倚绝壁”则是衬托绝壁之险。
D.在这段文字中,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声响,惊险万状,令人目不暇接,形成一种排山倒海之势。

同类题3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寄黄几复
( 宋 )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国不蕲三折肱。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烟滕。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注释:①黄几复:名介,南昌人,是黄庭坚少年时的好友,时为广州四会(今广东四会县)县令。②古语:“三折肱,知为良医。”意思是:一个人如果三次跌断胳膊,就可以成为一个好医生,因为他必然积累了治疗和护理的丰富经验。此句侧喻黄几复善“治国”。 蕲:通“祈”
【小题1】黄诗中“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与李诗当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被称赞妙笔佳作,结合诗句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黄诗中“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巧用了六个名词排列出十年间的情景,但给读者留下的想象空间很小。
B.黄诗寓情于景,“桃李春风”“江湖夜雨”等平常之景寄予了作者的浓浓的深情;“桃李春风一杯酒,”的明媚与“江湖夜雨十年灯”的凄凉对比,凸显了时人对友人的思念。
C.李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月亮人格化。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作者并不在朋友身边,有月亮的阴晴圆缺,想到人的悲欢离合,真切自然。
D.李诗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但却没有抒发作者对友人被贬原形的忧虑关心之情。
E. 黄诗中“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运用列锦的手法,目的是突显自己的文学才华和造诣,与抒情无关。
【小题2】两首诗共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