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浩然的诗的特色是“遇景入咏,不拘奇抉异”,虽然只就闲情逸致做了轻描淡写,但是往往能引人渐入佳境。《夏日南亭怀辛大》就是很有代表性的名篇。
B.诗的内容可分为两部分,既写夏夜水亭纳凉的清爽闲适,同时又表达了对家人的怀念。
C.“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开篇就是遇景入咏,细味却不知是简单写景,同时还写出了诗人的主观感受。三、四句不但写出一种闲情,同时也写出一种适意,来自身心两方面的快感。
D.诗人是多么希望有朋友在身边,闲话清谈,共度良宵。可人却未来,自然会生出惆怅。“怀故人”的情绪一直带到睡下以后,进入梦乡,居然见到了亲爱的朋友。诗以有情的梦境结束,极有余味。
【小题2】“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中“忽”“渐”二字运用极妙,请问妙在何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08-13 10:01:3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注】,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注】非吾土:不是我的故乡。王桀《登楼赋》:“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小题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诗题点明是乘舟停宿桐庐江的时候,怀念扬州(即广陵)友人之作。首句写日暮、山深、猿啼。诗人伫立而听,感觉猿啼似乎声声都带着愁情。环境的清寥,情绪的黯淡,于一开始就显露了出来。
B.次句沧江夜流,本来已给舟宿之人一种不平静的感受,再加上一个“急”字,这种不平静的感情,便简直要激荡起来了,它似乎无法控制,而像江水一样急于寻找它的归宿。
C.颔联语势趋向自然平缓,晚风吹来,两岸树叶萧萧风鸣;月光之下,一叶孤舟漂荡。在月光下,诗人的心灵得到了慰藉,明月相伴,愁情得到了暂时的解脱。
D.诗人之所以潸然泪下,除了思念家乡、怀念故人外,可能也在感伤自己年华已逝却功业未成。
E. 诗人精于艺术构思,整首诗在用笔上经营锤炼。无论是开头的景物描写,还是后半部分的情感表达, 诗人都在遣词用句上精心雕琢,讲求用笔上的浓而重。
【小题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本诗是怎样抒情的?

同类题5

阅读下列诗歌,完成文后问题。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下列有关诗歌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昔闻”与“今上”对举,表面是表现早年夙愿得以实现的喜悦之感,实际上则蕴含着漂泊天涯、感时伤世等诸多悲慨。
B.颔联运用夸张的手法,极言洞庭湖水的浩瀚壮阔,无边无际,气象宏奇伟丽。
C.颈联顺承颔联的意境和气势一贯而下,表现了空阔天地间的老病漂泊与孤独惨苦。
D.尾联写凭轩远望,联想到北方边关战事,其广阔胸襟正和颔联的壮阔气象相承,上下衬托,斤两相称。
夜归鹿门歌
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2)下列有关诗歌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开篇两句,山寺僻静和渡口喧闹形成对比,意境和谐,诗人闲望沉思的神情隐约可见,流露出洒脱自得的情怀。
B.第二联,世人回村和诗人进山形成对比,突显诗人隐逸的志趣和孤南做世的情怀。
C.第三联,意境朦胧而美妙,“忽”字传神地写出诗人融于自然、沉于美景而浑然忘我的情景,“庞公栖隐处”则表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志趣。
D.最后两句,营造了清幽、寂寥、与世隔绝的意境,既表现了隐逸超拔的情趣,也暗含一点仕进无望的郁愤不平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