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岁暮归南山
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注释】①写这首诗时,诗人正是四十岁,长安科考落第。②北阙:指帝宫。③青阳:指春天。
【小题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诗首联直抒胸臆,明确表达作者不再追求仕进,甘愿淡泊,志在归隐的情感。
B.颔联具体回忆了为官失意的缘由,其中含有才不被人识、良骥未通伯乐的委屈。
C.尾联中的“虚”字既写出了院落静夜的空寂,也表露出作者内心的空虚与落寞。
D.本诗语言看似浅近、明白如话,实则含蕴丰富层层辗转,语涉数意,悠远深厚。
【小题2】“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一联中,“白发”、“青阳”,本是无情之物,作者缀以“催”“逼”二字,则情感尽出,下列诗句运用了相同手法的一项是
A.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王维《送沈子福之江东》)
B.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C.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
【小题3】本诗与下面王维的《终南别业》均为归隐之作,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二者表达感情的不同之处
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小题4】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孔子在《易经·系辞下传》中说“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古人在诗文创作中自觉实践这个方法,感天地悟人生的诗文名句不胜枚举:王羲之在修禊日里“仰观宇宙之大,  ① ”游目骋怀,喜极而悲;王勃在滕王阁上,“披绣闼,  ② ”,望闾阎扑地,观舸舰迷津;这一边,苏轼在《前赤壁赋》中面对浩渺长江,喟然长叹,感慨人生短暂“  ③   ④ ”;那一边,王安石“于是叹焉”,凝眉深思,“  ⑤ ,往往有得,  ⑥ ”。不能不说,这实在是中国古人认识世界,思考人生的一个重要方法。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4-05 11:05:0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王昌龄之岭南①
孟浩然
洞庭去远近,枫叶早惊秋。
岘首羊公②爱,长沙贾谊愁。
土毛③无缟纻④,乡味有槎头⑤。
已抱沉痼疾,更贻魑魅忧。
数年同笔砚,兹夕间衾裯。
意气今何在,相思望斗牛。
【注】①王昌龄与孟浩然交游多年,二人数年同用一个笔砚,友情深厚。王昌龄被贬岭南路经襄阳时,看望了病中的孟浩然,孟浩然作了此诗。②羊公:西晋名将羊祜。羊祜镇守襄阳时,常与友人到岘山饮酒赋诗,有过江山依旧人事短暂的感伤。③土毛:土地上生长的五谷杂粮。④缟纻(zhù):白色生絹及细麻所制的衣服。⑤槎头:也曰查头鳊,一种味道鲜美的鱼。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一、二句从洞庭湖、山上的枫叶写起,枫叶如丹先报寒秋,给人以萧瑟之感。
B.诗中“无缟纻”和“有槎头”表明了诗人对远道而来的友人热忱地欢迎之情。
C.“更贻魑魅忧”写出了诗人虽身染重病,却对远去岭南的友人充满了担忧之情。
D.“数年同笔砚”一句回忆起自己与朋友过去的生活,写出了二人情同手足的情感。
E. 本诗是一首送别诗,与一般送别诗抒写离情别绪不同,本诗低沉中有豁达,结尾时昂扬向上。
【小题2】“岘首羊公爱,长沙贾谊愁”借用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