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三五七言
①
秋风词
李白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
②
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人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注】①三五七言:一种诗歌体式,其句式为“三三五五七七”格式。②寒鸦:体草纲目》中解释为“慈鸟,北人谓之寒鸦,以冬日尤盛。”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诗的开头写了高悬天空的明月和栖息在巳经落完叶子的树上的寒鸦,借此表达了无限调怅的心情。
B.“相思”两句写出了既渴望来日再相聚,又害怕今日相见难为情的矛盾心理,曲折婉转,细致缠绵。
C.秋风、秋月、落叶、寒鸦烘托出悲凉的氣围,强化了诗人的感情,让整首诗显得凄 婉动人
D.“长相思”两句的意思是:永远的相思带来永远的回忆,短暂的相思却也无止境。可见两种相思的滋味是不同的。
E. 本诗语言清新自然,多直抒胸臆之句,“相思” 一词反复出现,不显拖沓,却呈现出极强的韵律感。
【小题2】诗的结句“何如当初莫相识n运用了反语的手法,试分析其表达效果。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09-06 05:27:1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蜀道难》中的下列诗句,完成小题。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小题1】李白丰富和奇特的想象,充分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请结合节录的诗句。分析诗人怎样运用点面结合和夸张手法的?
【小题2】诗人给“畏途”营造了凄情、惊险的气氛,请对此作简单分析。
【小题3】结合选段,概括古老蜀道的特点。(不超过10个字)
【小题4】结合选录的二段,分析《蜀道难》的语言特点。
同类题2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听蜀僧濬弹琴
李 白
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②,余响入霜钟③。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 ① 绿绮:古代名琴。 ② 流水:借用“高山流水”典故。③ 霜钟:《山海经•中山经》载,丰山有九钟,霜降而鸣。
(1)诗的第二联中“一挥手”和“万壑松”分别表现了什么?
(2)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沙丘城下寄杜甫
李白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诗首句劈头自问,其中颇有几分难言的恼恨和自责的意味。
B.三四句用“古树”和“秋声”交代诗人居住的环境。两句渲染出沙丘城外萧索沉寂的气氛。
C.“鲁酒不可醉”中的“鲁”指的是当时诗人所在地——山东,这句意思是鲁酒不能醉人。
D.“齐歌空复情”中的“空”的意思是徒劳地、白白地。
E. 最后两句是说想要解除思念就跟随汶水一路南行。
【小题2】从结尾来看,这是一首思念之作,请简要说明中间四句是如何表达思念之情的。
同类题4
(题文)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完成下面小题。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李 白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
①
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②
。
(注) ①相接:能彼此对话,思想感情上互生共鸣的人。②谢玄晖:名谢朓,南齐著名诗人。其写有“澄江静如练”之名句。
【小题1】(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两句中“金陵”点明了地点;“夜寂”暗示了季节,与下文“秋月”相呼应;“望吴越”交代了登楼的目的。
B.“古来相接眼中稀。”一个“稀”字,吐露了诗人一生怀才不遇、愤世疾俗的苦闷心情。“眼中”在结构上有过渡作用,暗示后面将要写的内容。
C.“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两句话中有“话”,意思是谢朓的诗我能理解,但今日我写此诗,又有谁能读懂呢?
D.作者笔触所及,广阔且悠远,看似信笔挥洒,未加经营,而读者细细品味,则会发现本诗以“愁情”为线索贯通前后,脉络清晰。
E. 这首诗,诗人时而写自己行迹或直抒胸臆,时而描绘客观景物或赞美古人,给人一种明快、浪漫、清新的感觉。这就格外突出了诗中的抒情主线,使全诗浑然一体,愈见精美。
【小题2】(小题2)有人说这首诗第二联中的“摇”“滴”两字极为精炼传神。请试分析其中的妙处。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诗歌
登金陵凤凰台
李 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 该诗是作者流放夜郎遇赦返回后所作,一说是作者天宝年间,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所作。
【小题1】“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中用了____修辞方法?
【小题2】这首诗的最后一个字是“愁”,请结合尾联简要分析诗人在“愁“什么。
相关知识点
文章作者
中国古代文学
隋唐
李白(701-762)
诗